摘要: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后,我国的税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税收征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可追踪的技术,是当前我国税收征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将区块链技术与个税征收相结合,搭建一个税务大数据平台,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出发,对其在个税征管方面的运用途径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当前区块链技术在个人所得税中应用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个人所得税,大数据平台
新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实施,第一次完成了由分类征税到综合征税的转变。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标准。近几年来,区块链以其具备的独特优势,如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信息安全共享等,已成为智能科技时代的新发动机,并逐步成为税收领域的新动能。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学者对其在税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处理税务问题层面,董丽娟[1]强调区块链技术在税务管理方式上的加速作用,这种作用通过信息的高透明度来实现。韩海波[2]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数据采集以及流转优势,可以保证数据在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实现采集、提取、使用以及风险监控等一整套流程。田冠军等[3]揭示了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区块链在其中的关键效用,并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史晓芳[4]表示区块链技术下的新型智慧税务稽查系统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还能对税务稽查数据的合规性、真实性进行实时验证,推进新型智慧税务稽查系统自动化运行。
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中的应用,构建总体框架,提高税务机关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个税稽查数据的安全性。
一、新个税实施所带来的问题分析
(一)征管难题
1.信息管理问题
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实行综合计征的项目,需要税务机关对居民个体的收入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所以在对居民个人的税收来源进行划分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个人所得税涉及大量数据,包括纳税人的信息、应纳税额等,如果这些数据管理不善,就会导致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以及安全问题。
2.信息共享程度低
在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各部门间信息无法及时共享,这就使税务部门很难对纳税人的收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影响税收征管的效果。个税改革并不仅仅依赖于税务部门,还需要一些政府单位的协调合作,如公安、民政、法院等互相配合。部门负责的内容不同,也就导致出现信息难以协同、质疑准确度等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技术支撑推进各单位的连接与配合,使治理更加协调和精准化。
3.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必然会造成居民的收入下降,因此居民个体会产生不愿纳税念头。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新增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将减少居民个体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与此同时,这也让对个人所得税认知不足的纳税人有了可乘之机,当前,已有多家税务部门发布公告,要求核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材料,其中之一是为了使纳税人的专项附加扣除申报工作更加规范,其二如果在实际的申报中出现了漏报、误报的情况,应该及时修改。但因我国居民人口众多,全面核查专项附加扣除申报真实性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税务部门对国家的税收政策有更全面的掌握,而纳税人对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来源也有更准确的了解。一般而言,纳税人缺乏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纳税的自觉性,加之纳税人也不愿将个人的收入和财务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这就给纳税人虚假申报纳税资料提供了机会,增加了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
2.数据信息平台未发挥相应的作用
自经济全球化以来,居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当前我国一些部门自己建立了诸多数据信息平台,这就导致出现了难以统一的现象,比如税务机关与银行、社保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之间尚难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致使每个环节的后续变动都很难监控,而且由于跨平台的原因,很难实现数据共享。这样一来,平台之间就很难相互协助,个税所需要的资料是由企业、第三方机构及政府部门共同持有的,但是,就税务机关而言,此类数据的获取十分困难,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进一步导致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区块链技术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一)区块链技术简述
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便是区块链。每个模块中都保存了相应的数据,区块链按照产生时间的先后次序构成一个链。这个链条会延伸到每一台服务器上,只要有一台还在运转,整个区块链就都是安全的。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区块链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容易被篡改和去中心化。这些特性使得区块链记录的数据更加可信,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中缺乏信任的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路径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难以篡改性
区块链的资料库能完全精确地记录居民个体的每次交易,记录无法更改且无法替换,为之后的采集、储存、使用和风险监测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确定纳税人的所得,本文重点研究了综合收入中的四种所得;其次要确保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企业确认相关信息的正确性提供便利,纳税人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所以不存在独立的中心记账节点。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有所不同,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系统更易于维护,且风险较低。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应用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一是,从传统的企业代扣代缴变成了员工与税务部门的直接对接,极大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行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会计服务费用。二是,税务部门不再作为中心存储节点,从而避免了中央数据库遭受攻击的风险,也可以大大节约数据存储开销,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三)区块链技术与个人所得税结合的适用性
1.区块链技术可确保个人资料的安全性
纳税人的所得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税收部门均有查询权限。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在区块链技术中,有一套复杂的密码系统,这些数据只有有关部门,如税务部门和纳税人自己的授权人员可以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纳税人的信息安全。
2.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改革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撑
近几年来,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偷税逃税的新闻层出不穷,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关的技术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要以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为主,在税额较大时,难免会出现扣缴义务人协助负税人分解所得,从而逃避高税负的情形。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和个体独资企业,在自行申报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据实申报的情况。
未来个税的改革也会朝着更公正、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居民个体的相关数据税务机关掌握的越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将会越公平、顺畅地执行。从现在看来,要想完全掌握居民的收入数据还是存在困难的,但是区块链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区块链的强大功能就是收集、存储和及时更新,这有助于增强税务机关对居民个体收入数据的掌握,进而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税征管模块设计
(一)总体技术架构
如图1所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架构,包括应用层、接入层、数据加工层、智能合约层、区块链层五个层次。相对于传统的区块链层次结构,减少了激励层。究其原因,在于激励层所建立的完全公有链无法应用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需要利用拥有管理权限的联盟链,赋予税务机关较高的行政管理权限。
区块链层:区块链层的主要功能是分布式存储和传递个人所得税相关数据,并验证其真实性。其中包括分布式存储、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技术。
智能合约层:智能合约层作为智能合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区块链层面上的数据来解决特定的税收征管问题。
数据加工层:数据加工层则是对区块链层面的信息进行再处理。主要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税务稽查、部门分析对比资料等。相关技术主要包括资料分析、数据搜集、数据统计等。
接入层:接入层是对单位和居民个体的访问问题进行管理,并对其所涉及的各部门进行授权,以确保联盟链上的数据完整性、可靠性。这一层次包括税务部门、企业、自然人、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等。
应用层:应用层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的目标,它包括了自然人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市场预测、宏观调控、政策优化、风险识别和纳税信用评级等方面。
运用以上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框架,能够减少获取自然人税务信息的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一定的标准划分自然人,进行纳税信用评级,构建健全的征信体系;该系统可实现对高风险个体的自动甄别,进而开展税务审计、风险预警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了解现行个税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相关政策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二)基于区块链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流程
1.对收入的监管
区块链技术首先要对纳税人收入相关数据进行上链工作,需要三方一起填写相关信息,三方即居民个体、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将纳税人的信息上链之前,必须要通过区块链来完成居民个人的银行账户信息的填写。首先,纳税人要将自己的收入资料完成填写,企业要填写支付工资的资料,双方都要做一次初步的信息核实,之后再由金融机构核实填入的个人有关账户,两轮的核查完成了对个人收入的监管。
2.对费用扣除的监管
新个人所得税要点在于新增加的6个专项附加扣除,这对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块链技术在简化纳税申报程序的同时,也为税务部门减轻了工作负担。有关部门只需要将纳税人的资料写在上面,然后把自己所知道的最新资料输入到区块链中,经过纳税人的验证,双方核实后完成上链。
3.个人所得税的税款缴纳
纳税人在完成了有关资料的上链后,相关信息不能随便查阅更正,只可以被授权的机关调用,但是只能对其进行更新,而不能对其随意改动。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来看,只有相关合约才能调用有关的资料,也就是收入资料和其它纳税人的纳税资料。在纳税义务发生的时候,将有关的资料按照收入数额进行匹配,这样就可以实现费用的扣除、税额的确定和纳税的支付。
我国有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每个居民的个人情况都不一样,这就给个税的计算增加了难度和混乱度,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智能合约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设计智能合约,不仅可以使类似的情况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还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
四、区块链技术在个人所得税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设计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1.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
当前,正在发展中的区块链技术在实现信息存储能力的实践中,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数量不断增加,储存的大量数据逐渐转变为有价值的数据,这便会成为一些犯罪分子和黑客们的主要目标,因此还需要业内从业者的不断探索。
2.区块链技术成本较高
区块链的成本也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降低数字资产转化过程中的成本,但是,区块链中包含了大量的尖端技术,如大数据、密码学原理、数据库等。这些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且区块链后续的维护成本也不容忽视。
3.司法问题
监管不完善是目前区块链在数字资产转化中面临的一个风险,数字资产本身的合法性、信用等问题,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否则会滋生一些法律问题和纠纷。
(二)个人所得税信息区块链架构的设计问题
在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以及居民个体信息收集上,对非居民和外籍居民两类纳税主体,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外籍居民的个人资料很难被有效地掌握,其资料的真实性很难查证。其次,在将纳税人的信息上链的时候,要保证信息的完整和真实较为麻烦,因此,必须要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避免公司、社会组织和纳税人等互相勾结,导致虚假的信息上链,否则就会造成区块链信息的不真实和不精确,大数据平台的效用性也就降低了。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个人所得税领域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相适应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并非意味着税务机构的核心管理职能将完全消失,也并非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传统的税收征管体系,而是要将区块链技术与现行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分散式架构为基础,在现有税务管理体系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以实现进一步的整合。
(二)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前文中提到的构建数据平台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且个人所得税属于全国征收的税种,在平台上输入的大部分数据,其他政府部门也能够利用,这给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在税务机关与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双方的工作效率都能有所提高。在搭建好区块链的基础上,还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一同研发。由税务部门牵头,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完成相关资料的录入工作。
(三)强化税务风险意识,构建税务溯源体系
我国税收征管的流程较为繁琐,纳税对象非常多,监管居民个体的偷税漏税行为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便需要加强居民个体纳税意识教育,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可追溯的税制,对于那些有逃税行为的个体,哪怕目前尚未被查到,但在以后的纳税年度内,一旦被发现,根据区块链数据库中的事项记录可以追回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纳税人偷税漏税的倾向,保证了税收管理的权威与公平。
参考文献:
[1]董丽娟.区块链技术在税收管理领域的应用[J].地方财政研究,2020(12):73-77.
[2]韩海波.区块链技术助力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思考[J].市场周刊,2021,34(12):140-143.
[3]田冠军,陈钰泓.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个人所得税协同治理框架构建[J].地方财政研究,2021(6):47-52.
[4]史晓芳.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智慧税务稽查系统构建[J].财会月刊,2022(17):122-12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