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合肥市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效应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6 10:29: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基于现有研究,以合肥市 为例,分析 2018 年个税改革对税收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消 费水平、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 应,研究表明:此次个税改革使合肥市税收收入增速 、个税收入 、个税收入占比税收收入下降,减税效果总体显著;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但城镇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并未得到显著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城镇居民消费    效应分析 分配职能

一、引言

2019 年,  我国个人所 得税税收收入 10388.53 亿 元,较2018 年减少 3483.44 亿元,下降幅度 25. 11%;2018 年,我国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2019 年达到 30732.8 元,  上 升 8.8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呈现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2018 年 居 民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19853. 1 元,2019 年 增 长 1705.8 元,达 21558.9 元,增长幅度 8.59% 。可以看出,2018 年的个税 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职能,  减轻纳 税人税负,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也提升了居民消费 能力 。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分析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 对合肥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 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依据。

\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主要基于收 入对消费的影响,先后提出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 、生 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 。国内学者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研究 内容主要为收入分配的职能研究,  而对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居 民消费间影响的研究较少。截止目前,尚有少数学者在国外学 者提出的几种收入假说基础上,理论分析 1994 年后几次个税 改革对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以某次 具体个税改革为对象,基于理论分析,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 析个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大体分为三种,即个税改革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个税改革抑制居民消费、个税 改革对居民消费无影响。

本文将基于现有文献研究,对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客观、合理评价此次 个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政策效应。

三、个税改革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分析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 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个税改革效 应分析。

(一)个税改革对税收收入影响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以减轻家庭税负为目标,  减税 对合肥市税收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2018 年,合肥市税收收入 5646208 万元,个税收入 252538 万元,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 入 25.89%,个税收入占全省个税收入 27.35%,合肥市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 4.47%;2019 年,  合肥市税收收入 5713218 万 元,   同比上涨 1.187%,  个税收入 159485 万元, 同比下降 36.85%,  合肥市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 2.79%;2020 年 1-9 月, 合肥市税收收入累计 439.36 亿元,同比增长率 -5.2%,个税收入累计 13.8 亿元,同比增长率 12.8% 。从表 1 可看出,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合肥市税收收入放缓增长率,个税收入呈现大幅度下降,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下降,此次个税改革对合肥市税收影响显著,  也验证了此次个税改革减税效果明显。

 (二)个税改革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以减轻家庭税负为目标,根据一些学者的已有研究,个人所得税税负减轻,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图 1,2019 年第一季度,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96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3%,合肥市 2019 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404 元,同比增长 9.5% 。

2020年前三个季度,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减缓,但仍然呈现增长趋势,表明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效提高了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职能。 

\

(三)个税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

根据前文分析,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提高了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那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如何?  根据表 2,自 2016 年以来,合肥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人均 消费支出 均 不断增长,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 2018 年同比增长 7.81%,低于合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 9.45%,也低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 10.5%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 革 后,合肥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 57.74% 下 降 至50.51%,表明此次个税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肥市城 镇居民收入水平,但短期内并未明显刺激居民消费,消费效应滞后。 

( 四)个税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

2019 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7319 元,比上年 增长 7.8%,  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增长 15.3%,交通通信 增长 12.8%,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 8.2%,居住增长 8.0%,食品烟酒 支出增长 4.4%,衣着增长 2.0%,医疗保健增长 2% 。1994 年分 税制以来,  合肥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于 2018 年首次低于 30%,  为 29.91%,  进入 最富裕区间,2019 年恩格尔系 数为 28.9%,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通过分析可知,2018 年个人所 得税改革实施后,合肥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娱乐、 交通通信等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最快,改善了居民消费结构,同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进一步下降,  也反映此次个税改 革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994 年分税制以来,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的组成部分, 是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006 年、2008 年、2011 年、 2018 年个人所得税几次重大改革,  均希望发挥其调节收入分 配、刺激消费的职能 。本文通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对象, 分析 2018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使合肥市税收收入 增速放缓,  个税收入大幅度下降,  个税收入占比税收收入下 降,减税效果总体显著;二是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 提高,有效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职能;三是此次个税改革 短期内并未显著刺激合肥市城镇居民消费,消费效应滞后;四 是合肥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二)建议

1.扩大专项附加扣除 。按照现有个税规定,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 、大病医疗 、住房贷款利息 、住房租 金、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方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并未达 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养孩成本太高,  一是建议就将子女教 育支出扩大为子女抚养支出,包括子女教育、衣食住行 、医疗 支出等,全面提高子女抚养支出扣除标准;二是建议子女抚养 支出专项扣除时限从出生至完成高等教育为止,  真正减轻抚 养子女成本,落实个税专项扣除红利 。住房贷款利息方面:目 前按 1000 元 / 月扣除,但房价高,还贷压力大,建议提高住房 贷款利息扣除标准。

2.实行区域化差异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我国目前不同城市 房价差异较大,房贷是多数家庭中最主要的负债,房贷压力大 抑制居民消费支出,当前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住房贷款利息 均按 1000 元 / 月标准扣除,对于多数城市而言,此标准偏低, 建议结合不同城市房价和经济发展水平,  实行住房贷款利息 差异化扣除,  进一步实现个税减税红利,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3.逐步建立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综合所得税税制指对纳 税人所有收入作为一个整体,  扣除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额后 进行征税,充分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和量能纳税原则,美国 、 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目前, 我国个税只是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 费实行综合纳税,并不是真正的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度,随着我 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财富不断增加,在不断完善个税扣缴和 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不断提升个税征管信息化条件 下,可逐步建立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度。

参考文献:

[1]  黄晓虹 . 个人所得税改革 、消费刺激与再分配效应—基于 PSM 方法[J]. 中国经济问题 ,2018(05):25-37 .
[2]  李文鸿 .基于 PSM-DID 模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家庭消费 影响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05):27-3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3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