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区块链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6 10:5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区块链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工业互联网 、两化融合 、智能制造 、车联网、平台经济等领域,重构了价值信区块链技术,  在微观层面可以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在中观层面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宏观层面可以促进全球价值流通。为了更好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在区块链领域建设人才队伍,  攻坚技术难题,构筑安全保障,进而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一、引言

2019 年 10 月 24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 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  对区块链技术及其集成应用做出了 前瞻性部署 。  2021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 准通过了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将区块链首次纳入到国家五年规划 中 。  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发展 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载体 。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 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四个部分[1] 。  从数字 经济的内部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区 块链这一新兴颠覆性技术,  已被逐渐应用于产业数字化的多 个领域,对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区块链的概念及特点

1.区块链的概念 。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它以时间为序,  将不同的数据区块顺序相连,  通过分布式账 本、共识机制、密码学范式和智能合约,实现数据存储、数据处 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2]。

2.区块链的特点。(1)公开透明。区块链技术利用分散数据 库记录每笔交易的输入输出,呈现出公开透明的特点 。除用户 的私人信息会被加密外,其他数据都属于公开数据,具有非常 高的透明度 。  另外,区块信息的传递极为便捷,只需极短时间 即可复制到全网 。随着交易的进行实时更新,整条链上的信息 也会随之同步,使得任何节点都能够见证这笔交易 。(2)去中 心化 。区块链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和点对点的网络架构, 实现了去中心化 。传统模式的交易活动都存在一个中心媒介, 交易双方之间需要依靠中介组织或中介机构开展业务活动,难以达成直接的业务关系 。而区块链并不需要中心或中介,每 个智能终端都是一个信息节点,  完整存储了区块链中的全部 信息 。  任何交易者都可以在自身的节点端查阅完整的交易数 据,从而实现点对点的往来。(3)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通过工 作量证明机制、共识机制、最长链机制,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如果一个区块被修改了,  那么这个区块后面的所有区块都将 无法找到它的潜入区块 。  因此,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更改撤 销是无效的 。另外,所有的节点都保存了完整的区块数据 。  除 非单个个体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 51%的节点,  才能对区块链 信息进行篡改,这需要付出天价成本,显然不可能做到。

\

三、区块链技术在产业数字化领域中的应用

1.区块链 +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将世界各国的工业系 统纳入其中,与互联网、高级计算、智能分析、感应技术等科技 相互融合[3],重构工业资源,发掘产业潜能。工业互联网需要高 效稳定运行,回避高额运作成本 。区块链技术为其提供了坚实 的科技基础,在信息安全、成本节约以及隐私保护方面都有着 独特的优势 。两者相结合,能够在没有第三方证明和担保的前 提下,实现工业信息的协作,在工业互联网工控监管 、供应链 透明管理、跨行业征信服务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2.区块链 +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工业化的有 机融合 。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再孤立进行,  而是合二为 一,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4] 。“两化融合”需 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支柱 。  区块链基于 P2P 组网技术和混 合通信协议处理异构设备间的通信,  能够减少信息泄露和恶 意操控的风险,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避免由单一 节点失败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3.区块链 + 智能制造 。  智能制造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以 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贯穿创新设计、合理生产、个性化服务、 数字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智能选择、精准掌控、自动操作、 自主优化等优势[5]。智能制造的重点是构建组织内部的纵向信 息流,集成不同企业间的横向价值链,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数字化网络 。  系统中的传感器及其他部件原来都是一个个孤立 的信息节点,而在区块链体系中,这些信息能够被采集、归类、 共享、分析,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估和判断,提高生 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4.区块链 + 车联网。车联网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 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车辆位置、行使线路及行驶 速度等信息集成在一起,构筑成庞大的数据网络[6] 。  车联网在 发展过程中持续受到数据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的 挑战 。未来会有更多的车辆接入到车联网中,对于这些庞杂的 数据,区块链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 可以被用于解决车联网的安全保障和身份认证问题,  在车联 网的节点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提升车联网系统的安全性、私密 性和便捷性。

5.区块链 + 平台经济。平台经济是由数据整合、平台展示、 网络集成等技术协同共建的新型经济体系,  是数字平台中各 种经济关系的总称[7]。平台自身的盈利有时会和交易场所中的 用户利益产生矛盾 。  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来构建垂直 型行业平台,能够避免平台运营企业由于其盈利目的,进行有 偿推荐、有偿排序等业务,使厂商能够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产 品研发中 。  平台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完善社会信用 体系 。  在这方面,作为信任创造机器的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 真实数据,发挥重大作用。

四、区块链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优势

1.微观层面—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  中心化的传统企业, 通常通过分配股权的方式,实现与员工的利益捆绑 。但股权激 励机制容易造成股权纠纷,影响公司的管理 。而区块链通过数 学算法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共识与信任,通过通证(Token)保证 了公司的价值激励 。在相应的权利行使之前,代码将法律上很 难担保的激励,转变成了可以进行验证,并且具有数学确定性 的行使规则;智能合约使得整个权利的目标决定、执行过程和 奖励机制变得完全透明,解决了处理绩效评价的分歧,保证了 激励制度的权威性。

2.中观层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块链技术能够以一 个可信的价值网络,  连接起整个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上的数据 要素,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打通,从溯源、防伪、物流到供应链 管理,实现跨组织的数据共享 。  另外,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产 业生态的协同创新 。  产业内的不同组织之间,由于商业利益、 异构系统、不同管理方式的障碍,给协作融合带来困难 。  产业 区块链能够极大地降低协作各方的交易成本,  使得协同不仅 限于纵向的产业链上下游,  也能在产业链之间的跨界融合中 实现,从而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

3.宏观层面—促进全球价值流通。区块链思维是基于价 值网络的思考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设计新的信息流和资金 流,将数据可信化、要素化、资产化,让数据产生信用,而不是 让资产为信用背书 。  因此,数据将成为可信资源,产生商业价 值 。可以预见,在未来,区块链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 覆盖全球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  实现数字化后的信息可以通 过区块链在全球流通,万物互联,没有地域限制 。由此,全球的 机构乃至个人,都将参与到价值流通中来。

\

五、区块链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建议

1.建设人才队伍 。   目前,可以从人才研究、人才培养、人才 评价、人才服务这四个角度,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 。  人才研究 方面,需要构建高质量智库,在学研方面增加人力投入,制定 规范、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8]。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设立专项资 金,进行高校教学、人才引进、社会培训,使人才培养规范化、体系化,适配企业端的需求 。  人才评价方面,需要对 区块链领域已有的从业人员和培养的人才进行能力评价,  做好人才分 级,淘汰不合格的成员 。  人才服务方面,需要为区块链高素质 人才提供足够的薪酬激励,提高区块链人才的就业率,促进区 块链人才的流通。

2.攻坚技术难题 。   目前,可以就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 安全、数据应用这四个维度,开展技术难题的攻坚 。  数据存储 方面,需要支持多类型、多组织形式的数据可信存储,支持跨 链协同 。  数据处理方面,需要通过高性能关键技术,提高共识 效率,  解决目前区块链在大规模应用或者出现大量数据节点 时,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 。  数据安全方面,需要建立可靠的加 密算法和标准,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实现节点密钥管理 和数据加密存储,防止文件被篡改 。  数据应用方面,需要支持 多种编程语言的使用,增强区块链的扩展性,以便适用于各种 应用场景。

3.构筑安全保障。目前,可以在行业自律、法律监管这两个 阵地,进行安全保障的构筑 。  行业自律方面,需要相关企业建 立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合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抵制 非法集资和网络传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市 场秩序 。法律监管方面,需要国家给予规范立法和监管 。政府 可以利用代码转化部分法律,  构建可被底层技术框架执行的 技术规则[9],这样能够减少人力执法的成本,提高监督执行的 精准性 。  此外还需注意,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殊性,单纯依靠 一 国法律进行监管将会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协作, 强化国际监管。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  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各个产业的必然选 择 。  作为数据安全的保障,区块链技术凭借公开透明、去中心 化、不可篡改的特点,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为工业互联网、 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提效提质,在微 观、中观、宏观层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  未来,区块 链将在人才、技术、监管等层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推 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驱动产业数字化进程。


参考文献:

[ 1]  中 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中 国数字经济发展 白皮书[R/OL]. (2021.4)[2021-5-9].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104/P020 210424737615413306 .pdf.
[2]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 心 .2018 年中国 区块 链 产业白皮书 [R/OL].(2018.5)[2021-5-9].https://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   402/n1146445/c6180238/part/6180297 .pdf.
[3]  孙闲杰 .  传统工业的互联网再造  [J].  中国信息化 ,2014, ( 19):6-10 .
[4]  吴冈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及其共性技术[J]. 自动化技术 与应用,2013,32 (01):1-3+51 .
[5]  海川 . 区块链助推智能制造[J].新经济导刊,2017,(08):25-30 .
[6]  郎平,田大新,林椿眄 . 区块链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综述[J].无人 系统技术,2021,4 (01):1-7 .
[7]  董立人.有效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观 察,2021(06):48-49 .
[8]  邢萌 . 区块链人才建设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产学研用”一 体化人才模式[N].证券日报,2019-12-18(B2)
[9]  邓建鹏 . 区块链的规范监管:困境和出路[J].财经法学,2019(03):31-50 .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

[作者简介:杨一枝(1993—),女,汉族,江苏省建湖县人,助教,硕 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  ]

(责编:若佳)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73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