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基于绿色金融背景的区块链技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7 10:55: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绿色金融背景下的区块链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优化供应链可追溯性、信息共享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潜在作用。随后,分析了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区块链;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金融模式需向绿色化转变,绿色金融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困难和环境风险等。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来改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推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绿色金融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供应链可追溯性
  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全程的可追溯性,确保产品原材料的来源和生产环节的透明度。区块链技术通过记录和验证每一次交易和转移,建立起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供应链各参与方可以实时共享和验证数据。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准确了解产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环节和运输路径等关键信息[1]。如果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可以通过区块链上的数据追溯到其源头,从而有效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绿色制造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友好性,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不谋而合。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使用来自非法采掘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原材料。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环境友好性也有了更高的信任,能够更好地选择和支持绿色产品。
  (二)促进信息共享
  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制造企业可建立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实时共享和验证数据。每一次交易和转移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并且由多个节点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供应链各参与方可以基于共享数据进行决策和操作,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孤岛的问题。通过实时共享和验证数据,供应链各参与方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产品需求、库存状况和物流情况等关键信息,从而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安排[2]。合作伙伴之间可以更加紧密地协同工作,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支持。通过共享的数据,金融机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供应链各参与方的经营状况和信用风险,为其提供更准确的融资和保险服务,这有助于降低供应链的融资成本,促进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三)防控环境风险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面临着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环境风险,这些风险会对企业的形象和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环境风险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基于绿色金融背景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从而减少环境风险。具体来说,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数据监测,确保供应链中的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例如,企业可以将环境指标(如二氧化碳排放量)记录在区块链上,并设置智能合约,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3]。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数据监测,实时监测供应链中的环境数据,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预警,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实现绿色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可以降低环境的风险和成本,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和证明其环境数据和成果,证明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提高其环境形象和品牌价值。
  (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绿色金融被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绿色金融旨在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从而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增强其透明性、可信度和效率[4]。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资金的透明使用和跟踪,确保绿色金融资金的流向、使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交易记录和资金流向记录在区块链上,可以建立起一个不可篡改的账本,确保资金的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并能够被监督和审计。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资金的流向,确保其用于绿色项目和环保措施,从而增加对绿色金融的信任度。另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等机制,确保绿色金融资金的使用符合预定的条件和标准。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预设的规则和条件,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例如,当绿色项目达到一定的环境指标或成果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释放资金,从而推动绿色项目的实施。

基于绿色金融背景的区块链技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二、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运作成本较高
  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运作成本较高。首先,供应链体系不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这导致采购、库存、物流等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和共享,各企业无法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增加了成本。其次,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过程繁琐,标准化程度低,很难实现平台化和信息共享。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复杂,各企业难以协调和合作[5]。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限制了供应链的灵活性。最后,供应链上的企业缺乏协作和战略性采购意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难以协调。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发展未能实现,导致成本不断攀升,削弱了制造业在低成本竞争方面的优势。
  (二)供应链管理协作意识较差
  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管理协作意识较差,导致信息共享度和资源融合效率低下。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导致信息流动受阻。例如,供应商无法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变化,制造商也无法准确地把握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交货时间。这种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使得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进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6]。协作意识缺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应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倾向于独立运作,导致资源的重复购买和浪费。例如,某一环节的企业可能会为应对季节性需求而增加库存,而其他环节的企业却没有及时共享这些库存信息,就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金链的紧张。此外,在供应链中,问题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作,问题往往难以得到及时解决,风险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当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供应短缺或质量问题时,如果,其他环节没有及时提供支持与合作,问题可能会扩大化,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三)供应链与区块链未深度融合
  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供应链各方在决策时缺乏全面的信息支持,难以做出最优的决策。由于受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中的供需关系经常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例如,某一环节的生产过剩或者需求不足,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浪费。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虽然部分企业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但未实现深度应用,质量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供应链中涉及的企业众多,而且质量标准参差不齐,因此,很难保证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交易成本较高,包括物流、仓储、信用风险等方面,这些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基于绿色金融背景的区块链技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三、基于绿色金融背景的区块链技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措施
  (一)多手段结合降低运作成本
  为了解决传统供应链管理运作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来改善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的信息交互方式,可以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可追溯性和透明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欺诈行为的发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干预和误操作的风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供应链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供应链的预测能力和决策效率,减少误判和浪费。除了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还需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畅通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和共同发展计划,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合作基础。二是定期召开供应链联席会议,邀请各环节的代表参与,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促进信息共享和解决潜在的矛盾[7]。三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供各环节实时上传和获取所需的信息。平台可以包括订单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运输跟踪系统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四是通过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可以考虑建立中转仓储点,实现货物的集中配送,同时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和路径规划算法,提高运输效率。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应共同参与需求规划和预测,确保生产和供应的准确性。五是利用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手段,共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六是建立共享资源池,包括设备、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各环节可以根据需求共享资源和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8]。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强协作和合作意识等措施,可以提高制造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协作
  在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由于协作意识不足,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存在问题,导致信息共享度和资源融合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从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支持、培训等方式提高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供应商和生产商共同参与,实施共同的研发计划。共同的研发可以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造企业需建立共享库存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库存积压和浪费[9]。还可以通过共享库存信息,实现库存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在物流环节,采用智能物流技术,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如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运输路径的优化规划和实时监控。在营销过程中与分销商共同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通过联合促销、品牌推广等方式,共同开拓市场,提高销售收益。此外,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保险等方式来降低供应链风险和损失。
  其次,需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应共同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整合。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各环节可以实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搭建一个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模块,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该平台,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可以实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从供应商的供货情况、生产进度、库存水平等入手,了解供应商的基本情况,随后将供应链管理系统部署在云端,实现信息的远程访问和共享。云计算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可以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整合。在此过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和设备与供应链管理系统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对物流、生产和库存等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运用大数据对供应链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关联和趋势,为各环节的决策提供支持[10]。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预测需求、优化库存、改进生产计划等,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行为提供激励,例如,设立奖励制度或者给予额外的利益分享,以增强各环节的积极性,促进信息的共享。
  最后,以绿色金融为依托优化供应链信息共享。通过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绿色金融工具,为供应链中的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例如,为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投资者可以选择将资金投向符合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企业和项目,鼓励供应链中的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和进行可持续发展实践,激励供应链中的企业关注环境影响,并推动资源的优化和利用。绿色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绿色保险产品,为供应链中的环保项目提供风险保障,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降低投资者和项目方的风险,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绿色金融注入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有诸多优势,在绿色金融的辅助下,可以开展绿色审计和评估,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环境和社会绩效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环境信息数据,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为供应链中的环保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供应链中的环保产品生产商提供融资,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推动绿色产品的普及。
  (三)构建区块链与供应链双链管理模式
  在绿色金融背景下,区块链技术需与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深度融合,构建双链管理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碳排放的溯源和监管。通过将供应链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上链,实现数据的透明性和可信度,监测和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从而促进绿色制造。同时,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对资金流动的追踪,将供应链中的交易信息上链,实现交易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减少供应链中的金融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对制造业物流进行全程跟踪,把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上链,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可追溯性,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区块链与供应链双链管理模式时,需要平衡各方数据,并注重隐私保护。可采用加密算法和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保护供应链中的敏感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背景下的区块链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盼盼,周启清.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23(9):62-72.
  [2]林佳敏,胡盛强,张琳晗,等.面向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区块链应用障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22,41(10):62-64.
  [3]周兴建,周建亚,李闯,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装供应链溯源管理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13):53-54.
  [4]张玉洁,孙慧英.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下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5):101-104.
  [5]代书桥,张旭刚,江志刚.区块链视角下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5):71-73+118.
  [6]梅晚霞,冷凯君.区块链政策发展及其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28-30.
  [7]冯珊珊,李永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征信,2022,40(2):59-65.
  [8]胡玉洁,李春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2022,41(1):110-112+137.
  [9]鲁静,程晗蕾,吴士泓.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场景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11):24-27.
  [10]程文美,夏肇元,李荣,等.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资供应链数据协同共享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18):140-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76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