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业单位资源投入的数量、方向以及事业单位成 本的构成被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情况所反映。文章基于众多学 者对事业单位经费支出问题的研究成果, 以某地区的事业单 位为研究实例,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通 过研究汇总后提出了优化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措施 ,从而使 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更加合理化,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绩效。
建立事业单位经费精细化管理体系是优化事业单位资源 配置、加快转化事业单位科研成果、提升事业单位综合水平的 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情况是该环节的核心 部分, 经费的支出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出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及 成本构成。因此,对于多所事业单位的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剖 析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 、可行的事业单位经费 支出结构 ,可使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配置 ,发挥其最大的作 用 ,使经费实现精细化管理, 从而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基础数据的提取以及指标的构成
( 一)基础数据的提取
本文以某地区的 38 所事业单位 2017 年至 2021 年间 5 年 的经费预算数据为基础数据 ,通过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分析来 形成事业单位经费的支出结构。
( 二)支出结构指标
财政部制定的相关制度规定,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经费支出 结构的指标构成主要由人员经费支出比率 、公用经费支出比 率和人均基本支出比率三个指标组成 。其中人员经费支出比 率为人员经费支出费用占事业运行经费支出费用总额的比 重, 即人员经费支出比率 = 人员经费支出 / 事业运行经费支 出 × 100%; 公用经费支出比率为公用经费支出占事业运行经 费支出的比重 ;人均基本支出比率为人均基本支出与离退休 人员的支出差额,该差额在实际在编人员数量的比重 。由于事 业单位规模不同,其经费的支出结构也不尽相同,为了使事业 单位经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科学,本文特增加两个指标,基本 建设和债务利息支出比率以及人均基本支出比率 。基本建设 和债务利息支出比率为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费用与债务利息支 出总额在事业支出中的比重, 人均基本支出比率为事业单位 基本支出与离退休人员支出的差额与在职员工人数中所占的 比重 。另外,本文中还将公用支出比率细化为一般性公用支出 和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其它费用支出两部分, 从而来反映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构成情况。
二、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架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一)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架构不合理,人员支出比率偏高
为清晰了解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架构, 上文提出了多项指 标来对某地区 38 所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情况进行量化(量化数 据以 2017 年至 2021 年的数据为参考),从分析出的事业单位 经费支出结构指标数据可以得出 ,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比率一 直在 46%到 51%之间上下波动,其中 2020 年因国家出台相关 扶持计划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情况受到影响, 成不规律状 态,5 年内事业单位的一般性公用支出比率平均值为 34.34%, 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其它费 用支出占比平均值为 15.90% 。另 外,在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架构中,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占比 较大,某地区 38 所事业单位每年平均为离退休人员支出的经 费高达 7.42 亿元 , 占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总额的 6.59%(2021 年国家和该地区先后提出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待遇后, 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还将进一步提高 , 达到 8.69%)。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38 所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大部 分用于事业单位人员支出,而在事业单位建设、科研活动以及 事业单位设施建设等项目经费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发展。
( 二)事业单位一般性保障支出占比大,而事业单位发展建设所需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事业单位发展
企业或者组织费用的支出可以分刚性需要支出和选择性 支出两部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则可分为必不可少的保障性 经费支出和可选择性支出的发展建设费用支出。一般而言,事 业单位必不可少的保障性费用支出如果占比越小 ,则事业单 位的可用经费越多,经费就可以流向更多的方向。本文分析了 事业单位 2017 年至 2021 年这 5 年间事业单位费用支出情 况,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事业单位保障性支出即事业单 位经费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以及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两部 分在事业单位所有支出费用中占比较大,达到 82.13% ,而基 础 建 设 以 及 事 业 单 位 债 务 利 息 支 出 等 其 它 支 出 一共 占 比 17.87% , 其 中 基 础 建 设 以 及 事 业 单 位 债 务 利 息 支 出 占 比 1.97%,这与当前事业单位提出的扩大规模提升事业单位工作 水平的宏伟目标是不相符的 。 由于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以及 事业单位债务利息方面投入不足 ,某些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为了扩大规模提升发展, 可能会通过银行借贷来用于事业单 位建设,因此,事业单位每年都需从有限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 用于偿还贷款利息 ,这对于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不 稳定因素。
( 三)事业单位经费增长迅猛,但人均支出增长后劲不足
从分析的 38 所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数据(2017 年至 2021 年)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及该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地 区 38 所事业单位的人均基本支出、事业运行支出费用以及人 均支出费用都呈现增长趋势 ,其中事业运行支出平均增幅为 9.4%,人均支出增幅 7.04% 。然而,相比于全国事业单位人均 支出增长速度为 10%相比 ,该地区事业单位人均支出增速远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地区事业单位人均支出增长后劲不足 的情况十分突出 。研究发现,造成事业单位人均支出增长后劲 不足的原因是该地区实行事业单位职工定额支出费用 ,期间 仅在 2018 年提高了 300 元,因此,导致人均支出费用增长缓慢。
三 、 事业单位支出费用因事业单位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及原因分析
( 一)支出结构占比存在差异
当前,我国现行体制将事业单位分为不同的种类,即公益 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在 事业单位支出费用方面 ,不同种类事业单位的支出架构也不 相同,例如,在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公用经费支出占比以及项 目科研经费基础建设以及事业单位债务利息支出占比三大块 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支出架构不同的原因主 要是:其一,有些事业单位因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科研成 果转化而成的收入也就相对较少 ,而有些类型事业单位因业 务条件灵活多变,其收入相对较大,因此,人员支出占比较小; 其二,近年来有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建设较快,使人员支出占比减少。
( 二)人均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均成本差异
人均支出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所支出的费用也不相 同,本文分析了 38 所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人均支出及人均基 本支出情况,可以看出,人均支出按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公益一 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 三)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人均支出增幅存在巨大差异 ,公益 一类事业单位人均基本支出增速为 8.39%,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人均支出增速为 1.0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均支出增速为 2.91%,增速的差异表明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因预算拨款方式不 同而存在差异 。在该地,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预算拨款方式采用 全额拨款方式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方式采用定额 拨款方式,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则采用基数加增长方式,这 导致事业单位人数增速远大于预算拨款的增速, 甚至出现人 数增长经费负增长的现象 。因此,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 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使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 理体系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不断优化支出架构,实现事业单位经费精细化管理
( 一)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经费预算,优化支出架构
当前, 大多数事业单位存在人员支出在事业单位经费总 额的比率偏大而在科研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 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事业单位需要对各项经费支出进行合 理规划,制定预算,比如规划设定事业单位的人均支出占比 、 科研投入占比以及其它经费支出占比 ,将制定的预算作为事 业单位全年经费支出的考核标准, 实现事业单位经费精细化 管理,从而达到优化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结构的目标 。经过多年 研究,笔者认为,在制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预算时,需对事业 单位人员基本支出进行合理控制,一般而言,人员支出需要控 制在事业单位支出经费总额的 50%以内 ,这样才可以保障有 足够的经费用于事业单位科学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职能建设等,只有这样合理规划,才能全方面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 实力。
( 二)健全人均支出增长机制,增强保障力度
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能否拥有足够的财力, 需要多方面的 保障,而制定健全的人均支出增长机制就是一大保障措施 。该 保障措施可以从三方面来实施:首先,扩大人均定额拨款事业 单位范围,在此之前,我国只对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实行定额拨款机制,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未在体系之内,只有 将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纳入定额拨款机制范围内 ,才能够切 实保证事业单位人均支出机制的有效性;其次,使人均支出增 长机制动态化,也就是将该增长机制随当前全社会物价、成本 变化而波动,提高保障力度;最后,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增 长机制进行划分, 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增速的增长机制。
( 三)制定精准化预算管控体系,做到资金有效调控
其一,经费的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 的地位 ,事业单位在对经费管理中要实行预算管理 ,使事业 单位的各项经费的使用得到有效管控 。其二,事业单位的经 费需要进行全方位管理,以全方位预算、关注重点为导向,对 事业单位经费实行严格监控 , 有效管理事业单位经费的使 用,实现经费功效的最大化。其三,完善经费预算管理办法及 监管机制 。事业单位的经费每一份支出都需要落实到与工作 息息相关的地方,因此 ,相关部门需要对事业单位的经费预 算进行有效监控,避免经费被挪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事业 单位预算工作的监管力度,定期对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工作 进行考核通报 。最后,加强管理 。在整个预算管控体系中,要 严格按照先论证 、再评审 ,然后确定预算 ,最后执行的流程 , 对预算管控体系的每一个流程明确责任 , 确保资金安全管理。
( 四)提高事业单位资源利用率
第一,加大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虽然事业 单位改革后政府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包括办公面 积按职位分配,严禁超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缓解,但是 基于某些事业单位实际需要,应立足于事业单位长远规划,合 理安排经费用于事业单位基础建设 ,合理地扩大事业单位规 模,优化事业单位工作环境。第二,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 对于具有较大科研价值的学术研究要加大资源投入 ,在必要 时还可以将事业单位可调配的一切资源予以辅助, 从而加快 事业单位科研成果转化 ,使事业单位经费投入可以通过科研 成果转化的方式进行回收。
参考文献:
[1] 于甜 . 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 国管理信息化,2022(10):49- 52.
[2] 刘金环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 经界,2022(07):101- 103.
[3] 余泳泽,段胜岗,林彬彬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J].宏观质量研究,2021(04):78- 98.
[4] 蒋红艳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费支出的压减探析[J].会 计师,2020(08):82- 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生产批量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经常遇到...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