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园林学科具有经济 、社会 和观赏等多重属性,近年来已经逐渐发 展为新农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改善该学 科教学质量是响应新农科目标建设的 首要任务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基 础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 落后、教学方法守旧以及教学实践不够 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课程教 材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以及考核 方式这四 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 一 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 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农科,园林生态,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9 年 6 月 28 日 , 为了加快建设 “ 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任 务,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 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同 发布了《安吉共识—— 中国新农科建设 宣言》。 宣言中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 求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打造人才培养 新模式,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新农科 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跟随社会的变化 趋势作出相应的改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 加快,生态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居 民生活和发展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城市 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 工 作等在创造良 好的人居环境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园 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已经成为现代园林学的重要指导理 论[1] 。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使之适应国家 战略发展的需求是目前我国涉农高校 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园林生态学的地位和特点
园林生态学作为新兴的园林学与生 态学的交叉学科,是一 门运用生态学理论 去建造园林、绿化环境的实践性学科[2]。该 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农业高 校及其他相关涉农专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园林生态学不仅是一 门基础学科, 也是一 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 重生态思想与园林设计实践的结合,强调 园林在美好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整体生态 效益与综合服务功能 。除此之外,园林生 态学还是一 门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 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归纳新的知识, 持续产生重要的研究进展 。因此,在园林 生态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生 态学的内容还需时刻关注其他相关领域 的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和填充园 林生态学内容。
三、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 要问题
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 个新的分 支学科,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初具雏形, 21 世纪初已作为 一 门新兴独立的应用 生态学分支学科基本形成。 其发展时间 尚短,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实 践教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一)教材内容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园林建设 也逐渐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城市绿 化方面,而是转向了多元化的发展 。 目 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 人口向经济发达城市群聚集的趋势呈 明显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 向城市中迁移 ,成为城市人 口 的一 员 。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成为现阶段园林生态学研究热点 。譬 如,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大气湿度、减少 噪声污染等,都已成为园林生态建设中 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而在目前各个涉 农高校《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还未能根 据这些变化及时改变教学方向和重点, 导致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当前园林生态 建设的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符,致使园林 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足。
( 二)教学方法守旧
园林生态学是 一 门注重实践的学 科,学生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 实践积累相关经验,将理论融入实践当 中,这样才能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 而现 有的园林生态学授课模式依旧遵循理 论为主 、实践为辅的方式,在课堂上老 师依旧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 动位置,这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在这种教 学模式下,学生缺乏时间思考、消化、吸 收,所学知识没法巩固,很难形成对园 林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 另外,多数 院校教学时常常只专注于课本上的知 识 , 不够关注学科最新的发展成果,也 很少教授学生除课本外的知识,这些致 使学生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和扩散思维。
( 三)教学实践不够
新农科要求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 践项目为主体的一系列建设 ,说明实践 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项主体内容[3] 。但 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多数高校的园林生 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还是处于传统的课堂 教学阶段 , 学校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校 外实践机会 ,很多所谓的校外实习训练 也只是带领学生短暂地参观一 下 ,却不 能自己动手实践 。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 的自主钻研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 了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之间的矛盾。
四、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
( 一)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信息
园林生态学是 一 门涉猎范围广泛 的学科, 不仅涉及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还涉及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病虫害防治 技术以及园林管理和植物资源保护等 内容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各 个领域的研究进展疾如旋踵 。 因此,在 教材的编写上,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及 时根据外界的发展进行创新改革 。在园 林生态学的教学上,可以引入各个相关 领域最新的学科进展,并将这些和教材 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实践。此外,教师还 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带领学生 深入生产第一线,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 认知,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 实 验教学部分 ,增加学生在外实践课时, 相对减少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使学生 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更加深入透彻。
(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在园林生态教学方面,多数院 校还是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师上课 时只教授课本上的内容 , 学生只是靠死 记硬背来理解相关的理论, 掌握一 些基 本的原理和方法 ,这种学习方式过于被 动,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4] 。因此 ,教师在课堂授课教学实践中应该积 极进行创新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 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热情。
( 三)加强教学实践,培养艰苦精神
传统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 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掌握部分 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发生与演替 规律等理论知识 ,但园林生态学作为一 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应该进行合理转 型,注重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 践中去 ,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 的认知。目前该课程实践环节薄弱,因而 从兼顾实验内容完整和新颖性 ,对该环 节内容进行一些完善与优化。
五、增加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是教学过程 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得教学效果反馈信 息、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5]。在传统的考 核中,大多以闭卷考试为主,最终成绩 也往往采取平时作业成绩与期末考试 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作业成绩占总成绩 的 30% , 期 末 考 试 成 绩 占 总 成 绩 的 70%。由于期末成绩占比高,往往会出现 “上课不听讲,考试靠突击”的情况,为 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园林生态学 课程考核上,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期末考 试 为 主 的 考 核 方 式 改 为 期 末 考 试 占 40% , 实验 成 绩 占 40% , 小 组 讨 论 占10%,平时作业占 10%。提高实践成绩占 总分的比例,让学生重视日常课程中的 实践学习 。此外,让学校在重视教学的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 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积极探 索、勇于创新。
六、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生态学课程为园林 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文在新农科背 景下对园林生态学课程建设进行了创 新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 涉农高校普遍存在教材内容落后、教学 方法守旧以及教学实践不够等问题,学 生在整个高校学习期间缺少实践动手 机会。因此,在今后的园林生态课程教学 中,应着重加强教学实践,多创造外出实 训机会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其次,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情境教学 法或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 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 情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 。 最后, 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法检验学生在 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增加课程实践的占 比, 积极为国家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据淑明 , 张翠英 ,徐德兰 . 风景园林专 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信阳 农林学院学报,2016.26(02):139- 142.
[2] 刘效东 , 苏艳 , 李吉跃,等 , 面向本科 生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 国林业教育,2018.36(02):52- 55.
[3] 王灯 , 王业社 .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学 科“ 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园艺,2023 (03):173- 180.
[4] 李海霞 , 郑和平 . 浅析园林生态学实 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现 代营销,2012(9):270.
[5] 章家恩,骆世明, 叶延琼, 等 .生态学专 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 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11): 86- 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