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观察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基于 2013—2021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 9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其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分 析 。通过考虑人 、社会 、经济和生态四个方面的 13 个指标,我们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 。 同时运用数字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两个层面共 5 个指标构建了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 进行综合估分 。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每上升 1 个单 位,城乡融合就会增加 0.329 个单位,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 。
一、引言
城乡融合主要指的是城乡整合 ,即通过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来实现 ,同时采取工业补足农村 、小城镇经济拉动农村经济的方式 ,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 普及与分享,整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城乡产业之间的协同增长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 升 ,从而塑造了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实现了城乡互补发展和共同繁荣 ,同时也加速了农业农村现 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 自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 80 年代后期 ,因为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镇乡村之间 的不平衡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矛盾也逐步出现,城乡融合问题也逐步引起了各学者的研究讨 论 。 同时,乡村向城市流动的资本和生产要素等逐渐增加,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强调了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质的效益增长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目标[1] 。
数字经济目前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与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部分学者也从创新驱动 、新技术改革等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做 出了关系论证 。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城乡关系的逐渐演变 ,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已经逐步取 得了成效 ,城镇化率从 2010 年的 49.68%提高到了2021 年的 64.72% ,人口流动规模也从 2010 年的 2.21 亿 增 长 至 2021 年 的 3.85 亿 人 ,可 支 配 收 入 中 的 城 乡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之 比 从 2010 年 的 2.99%下降至2021 年的 2.50%[2] 。截至 2022 年 ,全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 50.2 万亿元 ,相比上 年增长了 10.3% ,占全国 GDP 比重的 41.4% 。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 ,数字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的有效手段 ,电信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 、互联网以及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进步能够缩小居民收入差 距,有助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
自 2020 年 起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系列文件 ,如《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 《“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这些文件指出我国的数字经济贸易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 在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面也在加快推进 ,同时也在进一步推进城乡“数字丝绸之路 ”所经
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新方式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7 年“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了创 新驱动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发展的要求,他还提出了利用数字经 济吸引更多国家与我国在该领域展开合作的建议 。
二、理论分析
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的战略部署 ,涉及广大居民 、各级政府和大中小企业等多 个主体 ,以及农业 、手工业 、服务业 、零售业多个部门 。 目前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重要任务 ,虽然随着乡村设施和服务水平的逐步提升 ,城乡间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 ,但因为 设施供给的不均匀 ,城乡流通不顺畅等原因 ,城乡融合仍不能高效地开展 [4] 。 因此在信息技术和人 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 ,数字经济被大幅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已经逐步 成为数字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们在城乡产业生产 、流动等多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 字经济在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进而不断推进乡村进入科技化 、智能化为导向的新 阶段 。这也体现出以互联网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乡村产业未来振兴发展的重要方式[5] 。 鉴于此我们从城乡经济 、社会 、生态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进行分析 。
第一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因此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促进 作用 。 已有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居民的收入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 发展 ,数字医疗 、数字教育 、数字农业等领域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应用的主力军 。这些经济产业 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不仅能提高偏远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居民经济收入 ,还能带动相关地区的基础设 施建设 [6] 。
第二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与农村发展 问题根本之策 。数字经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发展新方向 ,通过短视频平台拉近 城乡之间的联系 ,减少农村消息闭塞等主要问题 。此外 ,在一定程度上 ,数字经济拉近了城乡医疗 水平之间的差距 ,并且对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发展有着一定作用 ,通过“智慧医疗 ”解决农村医 疗不足以及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7] 。
第三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还加 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 ,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成为各学者研究的重点方 向 [3] 。而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生活质量的直观体现 ,是否能通过数字经济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从 而带动城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了热点话题 。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环节 ,提高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水平 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该倡议建设的第三次座谈会上进一步 明确了加强信息联通以完善路、海、天、网等四大领域的信息布局结构,他同时倡导推进新型基础设施 合作,并促进全球化的信息水平提高,为数字丝绸之路和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指引[9] 。数 字丝绸之路的出现代表着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同时也对共建“一带一路 ” 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中国境内的范围包括了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四川省 、重庆市和云南省 ,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共计涵盖了中国境内 9 个省域 。其中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主要城 市 ,具有天然区位优势 ,202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9300 亿元 ,相当于当年地区生产 总值的 35.5% 。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要塞 ,甘肃的全省信息运输情况 、软件业务以及科 技服务业在 2021 年的增加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 11.7% 、10.2%和 8.4% 。新疆常住人口约为 3.2 亿人 , 其覆盖面积达到了中国陆地面积的 44.7% ,根据《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2 )》内容 ,2022 年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的 数 字 经 济 规 模 已 经 超 过 预 期 目 标 ,达 到 了 4906.92 亿 元 ,占 GDP 比 重 28.42% ,比上一年增长 15.30% ,相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同期 GDP 名义增加 6.7 个百分点 ,同时也 高于全国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 5 个百分点 。 以上数据表明新疆的数字经济正处于稳步上升阶 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11] 。在当今时代 ,城乡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有着更深层次的研究意义 。综上分析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 9 个省 市为案例地,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状况 。
(二)计算方法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文献查阅 ,深入研究城乡融合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采用了熵值法对 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熵值法 ,我们能够量化各项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性 ,进而计算出权 重,以准确评估各项指标在城乡融合与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基于计算得出的权重测度,我们 利用综合计算方法 ,综合考虑了城乡融合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这样做旨在全面了解城乡融 合与数字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一个综合评估的视角 。其赋权过程如下 。
(三)面板模型构建
1.基准回归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采集了 2013 — 2021 年间 9 个省市 的面板数据,并利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这些长期跨越多年的面板数据,我们能够更 好地捕捉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演变趋势和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面板模型的方法,我们可以同时考 虑跨省市的差异性和时间序列的变动,以更准确地评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模型设定如下:
URIit = α +βGRPit + γ ln Controlit + θt + δt + ζit ( 7 )
其中 ,i 代表各省市 ,t 代表 2013-2021 年的年份 ,被解释变量 URIit 为城乡融合指数 ;其中 ,控制 变量 GRPit 代表各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Controlit 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 ,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和个 体就业人员 、总抚养比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 。 β 和 γ 是待估参数,δt 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θt 为时间固定效应,ζit 为随机扰动项 。
2. 稳健性检验模型 。稳健性检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方法和指标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主要是通过 控制变量保持不变,改变某些参数,观察评价结果是否仍然稳定和一致来判断算法的鲁棒性和可靠 性 。换句话说 ,在稳健性检验中 ,我们会对算法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改变或者随机扰动 ,以此来检验 算法的结果是否能够在这些干扰下仍保持原有的稳定性 、精确度和准确性 。稳健性检验的目的在于 排除外部因素的影响,评估算法对于模型参数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抗干扰能力 。在进行稳健性检验 时,要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和算法,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果一个算法在经过多次稳健性检 验后仍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算法的结果是可靠的,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解释性 。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1.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的指标体系(被解释变量)。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能够准确反映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同时要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原因的各类指标 。 我们基于 王松茂 [1] 、杜金岷 [2] 等相关学者的研究,构建了人 、经济 、社会 、生态四个维度,人均 GDP 、城乡人均消 费 比 、普 通 中 学师 生 比 以及城 乡 节 能 减排 等 13 个 指标 测 度城 乡 融合水平(见表 1)。 经 济发展水平 是反 映社会 经 济现 象在不 同 时期 的规模 或水平 ,同 时也是各种 动态分析 指标 的基础 。农村 设施是 否完善 、公共服务是否分配均匀是构建城乡融合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主观赋权法等其他计算权重 的方 法 ,熵值 法是相对客观 的 ,用 熵值可 以 判 断某个 指标 的离散程 度 ,因此 我 们也选 用此方 法对城 乡融合指标体系进行赋权 。
2. 构建数字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核心解释变量)。 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 强 大 的 动 力 。然而 ,国 内 学 者对数 字 经 济 的发展程 度 尚未有统 一 的 定义 。在 测 定数 字 经 济发展水 平 时 ,为保证 测算 指标 的 准 确性 ,还 需要考 虑 其他 因 素 ,例如 电 子 商 务和数 字基础 设施服 务 等 。近 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 因此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两个方面, 通过这两个部分的数据对数字经济指标进行测算 ,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包含 3 项指标 ,通过电话用户 以及宽带的接入数量直观地反映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包含 2 项指标,借鉴陈海鹏[4] 等的研究可以看出, 电子商务销售额反映的是交易状况,采购额反映的是发展潜力 。指标体系如表 2 所示 。
(五)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我们采用 2013 — 2021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途径中国段的 9 个省市(广西 、四川 、重庆 、云南 、陕西 、 甘肃 、青海 、宁夏以及新疆)的面板数据 ,其中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 年鉴》以及一些省市的城市统计年鉴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我们使用了线性插值法来填补其中 的缺失值和异常值 。 同时 ,为了减少异方差对面板模型的干扰 ,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分别对控 制变 量进行 了对数化 的处理 ,其 中包括各 省 市人 均地 区 生产 总值 、各 省 市 总抚 养 比 、各 省 市农村林 牧 渔业 生产 总值 以及信 息传输软件 以及信 息技术服 务业 的就业人 员(见表 3)。 由表 3 结果可 以看 出 ,城乡融合( URI )的最大值为 0.644.最小值为 0.220.整体上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数字经济( TDE )最小值为 0.266.最大值为 0.714.均值为 0.505.标准差为 0.0.059.说明丝绸之路 9 个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稳定 。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从表 4可以了解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程度 。表 4 中的模型 1 和模型 2 是固定效应和随 机效应模型 ,仅考虑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 3 和模型 4 在考虑解释变量和被解释 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 。根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固定效应模型在文中更为合理,因此主要 分析模型 1 和模型 3[4] 。观察表中的模型 1 和模型 3 可以发现 ,在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 ,数字经 济对城乡融合有正向影响 。在 1%的水平上显著 ,加入控制变量后 ,在 10%的基础上显著 ;模型 3 中 的待估系数为 0.329.说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发生数据改变的情况下,每当数字经济提高 1 个单 位 ,城乡融合便会随之提高 0.329 个单位 。现如今数字经济在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 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乡资源的整合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控制变量上看 ,总抚养比 和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都在 1%的水平上对城乡融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从某种角度出发 ,抚养比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城乡人口的发展情况 ,更多年轻人愿意将所学知识融入乡村建设,提高城乡融 合发展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代表着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的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以及优化,改 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与城乡融合发展 。
(二)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可能在某一分位数下成立 ,我们采用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 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分位数回归分别在 0.25 、0.50 、0.75 三个分位数下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进行 回归检验 。表 5 展示了分位数回归的结果 ,其中模型 1 是基准回归 ,而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 是在 0.25 、0.50 、0.75 分位数下的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 ,在 0.25 分位数下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
为了更准确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融合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剔除重庆直辖市的样本重新进行回归分析 ,进一 步验证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结果见表 6.表 6 中模型 1 展示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回归结果 ,而模型2 、模型3 、模型4则是在0.25 、0.50 、0.75分位数下的回归结果 。可以观察到,在剔除 重庆市后 ,数字经济在 0.25分位 数处仍然在1%显著水平上产生影响 ,依旧是在0.25分位时数字经济对城 乡融合具有正向 促进作用 ,因此基准回归结果是可靠的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当前 ,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这也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研究数 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采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城乡融合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 。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 ,发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 。这也就 意 味 着 ,在 数 字化 技术 的 推 动 下 ,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更具体地说 ,各省 、直辖市的变异系数逐渐减少 ,这表明不同地区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趋于平衡 。 同时表明,各地方政府在实施城乡 融合战略时 ,已经开始注重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将目光放在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 ,而不再仅 仅局限于城市或农村的单一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城乡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城乡融合发展而言 ,数字经济已 经成为推动力量之一 。在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区域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 不断应用和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会呈现出更加平衡 、稳健的趋势 。
经过研究 ,发现在该研究区域内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回归系数为 0.329.并且在 10%的显著 水平上呈正相关 。这一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单来说, 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 ,城乡间的资源得以 更加平衡的配置 ,从而促进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 。此外 ,数字经济还对促进城乡社会 、经济 、生态 融合发展发挥着一定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 。数字技术能够改善生活品质和提升生产效率 ,同时也 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渠道和服务机会,推动城乡社会的融合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在该研 究区域内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通过加速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和促 进城乡社会 、经济 、生态融合发展 ,可以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实现全面 、可持续的区域 发展目标 。
(二)政策建议
1.提高我国数字经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发展 。逐步将大数据 、人工智能 、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 术渗透到我国实体经济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能拓宽服务模式与生产模式的多 样性 。 当前 ,数字经济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而在中国 ,数字经济也成为推进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抓住数字经济化带来的机遇,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增长动力,同 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数字经济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题,如数字鸿 沟 、安全风险等问题 ,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来应对 。 同时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平衡现象也 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 因此 ,需要适时采取措施 ,以缩小城乡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 ,为 农村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动力,并且充分利用新科技带来的红利,促进城乡数字经济化共同发展 。
2. 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 ,同时推动城乡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要深化改革农村经济新体制 。 改 革的重点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改革的成果不能仅仅通过生产数字变化来 判断 ,而应该着重于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 。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 ,数字乡村的地位愈发重 要 。通过在农村社会中推动网络化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应用 ,可以加速农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推 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 同时,数字化的乡村发展也有助于构建更 加健全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数字经济在乡村中的应用将带来多重好处 。首先,通过数字技术的运 用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进而推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 。 其次 ,数字化的农村社会还有助于拓展农村产业链与价值链 ,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 ,提升 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 ,数字乡村的发展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丰富的公共服务 ,如数字教育 、数字医疗等,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
3. 完善乡村数字基础建设,打造人才队伍 [12] 。数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 要原因 ,通过提高信号覆盖率 ,加快网速 ,打造数字农业等手段 ,提高农村的形象 ,助力村民享受更 便捷的生活 。人才是推动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需要进一步 提升人才引进和保障力度 。这不仅包括积极吸引外部人才,更要注重留住本地优秀人才,以确保持 续的创新动力 。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 。通过完善政策 、提供优厚待遇和创造良好的 发展环境 ,吸引高层次 、高技能的人才投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 。 同时 ,还应加强人才培训和职业 发展机制 ,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机会 ,以提升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其次 ,要加强对本 地人才的留用和激励 。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晋升机制 ,为本地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发 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使他们能够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 ,可以提供住房 、子女教 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本地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留任意 愿 。最后 ,要建立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创业创新 , 提供资金支持 、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等服务 ,为人才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 同时 ,要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 ,打破区域壁垒 ,促进城乡间的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 ,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引进保障力度 ,并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 王松茂,尹延晓,徐宣国 .数字经济能促进城乡融合吗:以长江经济带 11 个省份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3(5): 77-87.
[2] 杜金岷,韦施威,吴文洋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吗?[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6):38-49.
[3] 许菁,戢淑媛 .“数字丝绸之路 ”视域下甘肃省数字贸易发展困境及路径[J].甘肃科技,2023,39(7):65-69.
[4] 陈海鹏,彭思雨,沈倩岭 .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3,39(10):100-105.
[5] 田野,叶依婷,黄进等 . 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中介效 应[J].农业经济问题,2022(10):84-96.
[6] 陈国喜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5):132-135.
[7] 苏春红,李真 .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了吗?——基于中国 285 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 较,2023(3):27-39.
[8] 姚燕琴,邓晓农 .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2023(6):38-41.
[9] 朱德成 .把握数字经济特点,高质量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J].丝路百科,2022(7):24-25.
[10] 原倩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22(7):21-27.
[11] 马延亮,秦波,李英峰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北方经济,2023(4):52-55.
[12] 王海霞,黄潇,张帅 .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23(7):155-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生产批量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经常遇到...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