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 GTFP 的测度及差异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24 15:55: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省份共 13 个省作为研究对象,通   过 选 取 适 当 的 投 入 产 出变 量,   利 用   DDF-SBM 超 效 率 模 型 测 算 了 2006—   2019 年其沿线各省份的 GTFP,  并根据   测算结果对其进行时间演进和空间对   比差异性分析 。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   济带”沿线省份 GTFP 呈现出波段变化   和整体升高的趋势,并对其存在空间差   异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其分析结果   提出促进沿线各省份绿色可持续发展   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GTFP 时空差异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 一 个东接   亚欧大陆、西连欧洲经济圈的全新对外   开放经济发展区域,对促进沿线国家及   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   交流共融以及进一步加强各地区间的   密切深入合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近几年我国经济仍然以粗放式增   长方式为主,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省份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   价的高碳低效性发展,使得绿色经济发   展压力急剧增大。  因此,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丝 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在衡量经 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中 加入“绿色”这一 因素,以绿色全要素生 产率(GTFP)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 线省份绿色经济效率 。  首先,通过数据 整理和模型的构建对  “丝绸之路经济 带”沿线省份进行 GTFP 测算;然后,利 用 GTFP 测算结果分析沿线省份时间 和空间的差异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 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 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一)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 2005— 2019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13 个省份(新疆、重庆、陕 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内蒙古 、黑龙江 、 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的绿色全 要素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数据来源于 2006— 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 劳动统计年鉴》。

为了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 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选择变量。投入 变量选取资源 、  劳动和资本三个要素, 其中资源投入通过选取各省份的能源 消耗来反映,劳动投入通过选取样本考 察期间的总劳动投入与失业人口数差 值作为有效劳动投入变量,而资本投入 则利用永续盘存法(定折率为 6%)对其 资本存量进行估算  [1] 。  产出变量选择 2006— 2019 年 沿 线 各 省 份 年均 实 际 GDP 作为期望产出;而非期望产出则通 过熵值法对碳排放和工业废水、废气及 固体废弃物等计算的综合环境污染指 数来衡量。

(二)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丝 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绿色全要素 生产率 。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2]是用 来衡量相 同 目 标经营下相对效率的 一 种以线性规划为基础、距离函数为方式 的 分 析 模 型,   它 包 括 CCR、BCC 和 SBM 等若干种模型分析,  其中 SBM 作 为非径向距离函数相比前两个的求解 更有优势 。  在一般的 DEA 模型上加入 其他限定条件或变量就构成超效率模 型,  例如在 SBM 模型中加入方向型距 离函数 DDF 就构成了超效率 SBM 模 型(DDF-SBM),由于该模型能够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 同 时纳入到经济 效率体系中(即在 GTFP 测算时能将环 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非期望产出的 同时,以经济发展收益作为期望产出), 使得该模型在各领域方向得到了 积极 而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文 GTFP 采用 DDF-SBM 超效率模型进行测算[3] 。  其 主要模型构建如下式所示:

         \

其中,考虑松弛变量时为当其所有 变量全为 0 时,则其模型观测才有最优 结果,即当每个变量\ 时, 则:投入要相比前沿面投入更大,期望产出比前沿面期望产出更少,而非期望产出要多于前沿面非期望产出 。该模型 的结果具有与传统 DDF 相同的数值意义,即其结果值衡量某一单元的无效率值,其结果值越大说明该生产单元越没有效率。另外,在运用到 DDF(方向性距离函数)表达简式时\0(x,y,z;g)=sup {β:(y,z)+βg ∈P(x)} 时,方 向 向 量 g=(y,-z)表示为与其期望产出 g=(y, z)相反的非期望产出结果向量。

以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为基础,利 用 DDF-SBM 超 效 率 模 型 结 合  2005— 2018 年 沿 线 13 省的 统 计 数 据,  通 过 MATLAB2018 软件测算出 沿线省份的 GTFP,并应用 GTFP 从时间演进和空间 对 比 差 异 两 个 角 度 对 其沿 线 省 份 的 GTFP 进行分析。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一)GTFP 的时间演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 GTFP 时间演进测算结果如表 1 所示,年均增 长变化趋势如图 1 所示 。  从总体上来 看,沿线省份的 GTFP 呈现出波段变化 和整体升高的趋势 。  由图 1 可知,沿线 省份的 GTFP 分别在 2007— 2008,2009 — 2011,2013—2017 及 2018— 2019 出现 四段上升 走 势,而 在 2008— 2009,2011 — 2013 和 2017— 2018 年间呈现三段下 降态势,说明其沿线省份 GTFP 呈现出 波段性变化特点 。  其中,2013—2017 年 出现连续五年增长阶段,分析其原因在 于,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号召下及 相关环境规矩的制定约束下,重化工企 业难以生存发展,纷纷走向转型发展之 路,由密集高能耗 、高污染产业转向绿 色向好型产业,使得该区域绿色经济效 率得到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GTFP 实现正向增长。

\

从各年份 GTFP 的差异性来看, 2016— 2017 年 间 GTFP 均值达到最大值 1 .071,2018— 2019 年 间 GTFP 数 值 出现最低值 0 .924,   实现了 15 .9%的提升。然而2007— 2018 年 间 GTFP 的突然下跌仿佛不太符合现实发展规律,究其 原因是沿线省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放松了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要求, 使得绿色经济效率下跌,而这也提醒我 们“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意识这根弦 要时刻绷紧,保证各产业健康绿色的可 持续发展。

(二)GTFP 的空间差异分析

“ 丝 绸 之 路 经 济 带 ” 沿 线 省 份 2006— 2019 年的年均 GTFP 及 TFP 测 算结果[4]如表 2 所示 。  由该表 2 可以看 出,不考虑期望产出的 TFP 显然要高于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 GTFP,  这也证明了 单纯的 TFP 不能衡量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水平,  只有考虑非期望产出在 内的 GTFP 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评价 指标。  由于本文数据样本所在省份多为 生态脆弱,属于相对落后的粗放式发展 的省份,2016— 2019 年其均值 GTFP 仅 为 0 .965,低于其生产发展前沿面 3 .5%, 所以该沿线地区仍存在较大的绿色发 展潜力和可持续转型发展空间。

\
 
从各省份来看,  其沿线省份 GTFP 表现相对于较好的有重庆 、陕西 、辽宁 等省份,而甘肃 、青海 、新疆 、西藏等省 份则表现欠佳,与前者相比具有明显的 空间差异性,  这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 后者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优势 不足,科教投入相对较少,绿色创新水 平难以得到发展,  产业大多为高能耗、 污染型产业,不能与服务业或高端制造 产业相均衡,  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建设、 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都存在不足,所以 表现出明显的 GTFP 差异性 。  不过,随 着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开发 支援战略”和“大学生支教计划”等的颁 布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边境 省份”在未来发展中一 定会紧跟时代发 展的步伐,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和追赶跨越。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13个省作为研究对象,   通 过 DDF-SBM 超效率模型,  选取适当的投入产出变量测算其 2006— 2019 年沿线 各省份的 GTFP,  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 进行时间演进和空间对比差异性分析, 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在时间差异性上,  沿线省份 GTFP 呈现出 波段变化 和 整 体 升 高 的 趋 势, 2013—2017 年出现连续五年增长阶段, 而 2007— 2018 年间 GTFP 的突然下跌; 在空间差异性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非 期望产出在 内的 GTFP 较传统 TFP 的 衡量经济发展更有效;由于沿线省份多 为生态脆弱、发展相对落后的粗放式发 展省份,2016— 2019 年其均值 GTFP 仅 为 0 .965;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 优势不足,科教投入相对较少,绿色创 新水平难以得到发展,  甘肃 、  青海、新 疆 、西藏等省份 GTFP 表现欠佳,但仍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现对其沿线身 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以下相关建议:目 前我国 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要 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污 染物排放减少目标超前完成,资源利 用 率得到有效提高。各企业要在全民经济 繁荣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发展绿色创 新体制,实现技术进步,坚持创新驱动 发展的发展理念 。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 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变,逐步过 渡到高端制造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发 展方向,形成发展新格局 。  加快数字化 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 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1]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 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 2006—基于 DEA 模型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J]. 南开经 济研究,2009(03):139-152.
[2]  李永立,吴冲.考虑非期望产出弱可 处置性的随机 DEA 模型[J]. 管理科学学报, 2014,17 (9):17 -28.
[3]  黄秀路,韩先锋,葛鹏飞 .“ 一 带 一 路”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影 响机制[J]. 经济管理,2017(9):6-19 .
[4]  张红梅,张宁 .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 率的时空演变与空间溢出效应[J].财会月刊, 2019 (24):119-12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47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