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升 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面对复杂 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地 质单位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 。文章通过 分析传统地勘单位管理现状和困境,从 创新发展理念、探索矿产资源勘查新路 径、推进绿色能源发掘 、服务绿色生态 文明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 探讨地勘单位在改革浪潮中将如何应 对,并为地勘单位探索一条适合自身转 型升级的道路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创新实践,绿色发展
地质勘查是具备公益性、基础性和 先行性的行业,保障社会能源需求的供 给、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地 勘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 地勘单位在自身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 探索新的发展领域,挖掘新的能源空间, 及时转变观念 ,据弃落后的管理制度, 在新常态下,构建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 建设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现状 及困境
( 一)体制结构制约着经营模式
地勘单位的事业属性导致其过分 依赖国家的财政资金,事业性质的体制 也导致缺乏开拓市场能力及主动寻找 社会资金的意识 。 目前,地勘单位仍保 有事业属性,体制从根本上没有发生改 变。 纵观全国各省份的地质系统,多数 以“局— 队”“百局千队”二级法人格局 进行管理 。 因此,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 定位不清、职能不明、体制不顺、政策不 配套等一 系列的问题 。 另外,传统地勘 单位事企不分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地勘单位的发展,限制了市场开 拓的进程, 不利于地勘单位的长效、健 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传统地勘单位普遍存在开拓市场经验不足 , 市场开拓积极性不高, 内部管理模式僵化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和能力等,在改革浪潮面前,缺乏强有 力的应对能力。 目前,地勘单位可以通 过结合市场化的需求来改进管理模式, 不断学习现代管理运营模式,及时改变 经营理念以及调整市场竞争思维,以实 现地勘单位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从而寻 求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二)惯性的经营思维难以适应市 场新变化
地勘单位长期以来承担基础性、公 益性和战略性的国家地质勘查项目,因 此,形成了公益性地质基础找矿工作的 惯性思维 。分类改革以来,地勘事业单 位管理虽然在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但 还是存在观念落后狭隘,陈旧的管理思 路 、对市场和形势研判不足 、对生态文 明新要求新标准认识不全面 、对“大地 质 ”的新理念认识不透彻等多种问题 。 地勘单位想要破局,就要在如何平衡公 益性与商业性,如何处理事业定位与开 拓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中寻求一条适 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管理路径 。否则, 无法抵御外在风险和困难,也无法有效 利用自身存在的优势资源顺应经济发 展与社会环境变化。
( 三)业务内容同质化导致竞争加 剧
地勘单位在准入门槛 、技术能力、 经营理念 、资质等级 、业务范围等方面 上存在严重同质化的问题 。业务的同质 化促使地勘单位之间、地质队之间存在 竞争关系,也诱发产能过剩的问题 。投 入勘查的财政资金缩减,地勘队伍过度 依赖财政资金,行业间的竞争消耗更多 的财力物力从而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 育。在“大地质”发展要求下,地勘单位 在新兴领域的份额也处于同一起跑线, 队伍间竞争优势不明显,优势也发挥不 出来。
( 四)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科研创新能力 不足的困境 。地勘单位实际工作性质偏 向生产施工,工 作考核上,多以经济指 标、效益目标作为考核的衡量标准 。 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以及优秀人才、财力物 力更多倾斜到重点项目上。项目资金多 投入到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进行科研的 资金较为缺乏 。 因此,地勘单位在技术 创新、科技使用,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 育和投入都乏陈可善 。而技术人员时间 精力也多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地勘单位 在探求行业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 成果以及专业方法的运用上知之甚少, 大部分还依赖传统的技术设备和采用 传统的工作方法。
(五)创新性人才较为缺乏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要求, “大地质 、大环境 、大生态”理念的发展 也促使地勘单位的工作重 心 由基础性、 公益性的地调研究、资源储量勘查等逐 步走向生态地质 、城市地质 、旅游地质 方面 。地勘单位人才结构过于单一,缺 少创新型地质科研人才。在新兴的大地 质业务面前,传统地勘单位存在“ 有 心 无力”的现象 。一方面,陷入到“寻找到的 新项目无人可承接,而没有项目平台又 无法引进人才”的困境 。另外,技术人员 也在寻求突破转型提升,但由于缺少“传 帮带”,平台狭窄,能力提升较为困难。
二、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当前 ,地勘单位在内部管理上,由 于观念、体制、人员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限制其健康、科学、高效发展。由于国家 在地质勘查工作进行了方向性的调整, 地质找矿的财政资金明显缩减,地质找 矿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传统的管理理念 和运行模式明显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新 形势的发展要求。
从市场需求看,传统固体矿产勘查 需求逐年明显下降,而战略性新兴能源 和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勘查 投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 。从政策角度, 鼓励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农业评估、生 态地质等以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为重 点的领域正方兴未艾 。 因此,地勘单位 转型升级,不仅对地勘单位自身发展有 重要意义,更是对国家资源保障 、服务 民生建设有长远意义。
三、地勘单位如何创新探索实现转 型升级
地勘单位如何运用创新手段实现 转型, 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 党的十八 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 升至国家的重大战略 。“大地质 、 大环 境 、大生态”的新理念深入地勘单位改 革发展中。地质工作也由较为单一的矿 产勘探逐转变成资源、环境、工程施工、 测量、地灾监测 、服务民生等领域的综 合 。 因此,地勘单位在结合自身传统优 势的基础上,需从管理模式、业务转型、人员 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以寻求适 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 一)转变发展思维创新发展理念
地勘单位转型升级需牢固树立“大 地质”“大自然”的理念,在实践探索中 创新管理模式和思维 。 以改革为契机, 完善健全管理机制,逐步拓宽新兴地质 领域,深化地勘行业的结构性改革和调 整 。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逐步摆脱传 统单 一 经济的制约 , 围绕国家资源保 障 、 生态文明建设等需求进行结构调 整 。确保财政投入的资金重点应用于环 境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评价 、监测与预 警等涉及民生服务的业务开展。
(二)寻求矿产资源勘查新方向
地勘单位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 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的专业优 势得到凸显。在政策利好的条件下,地 勘单位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结合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需 求,做好综合业务布局规划。从传统的、 单 一的“ 找矿”业务向为国家提供资源 保障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大地质”方向 转变,通过拓展新的空间 、挖掘新的领 域,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坚持以市场为 导向,在产业结构上敢于破解历史遗留 的地质找矿而形成的“ 一 只脚走路”的 局面,结合地勘单位的传统优势和技术 经验找准市场定位,不断调整对战略性 地质工 作的重心,在做优、做强资源勘 查的“ 看家本领”上,进一步延伸、拓展 环境监测 、空间测量、地灾评估等涉及 民生领域的工作。
( 三)以绿色勘查推进绿色能源发 掘
地勘单位在转型中应当按照新标 准新要求, 践行绿色勘查开发的理念, 统筹平衡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兼容的原则,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 活动的全过程, 完善绿色勘查管理制 度,规范绿色勘查工作 。积极探索生态 先行、绿色发展的路径 。 以绿色勘查促 进绿色能源发展,以国家急需的绿色新 能源为切入点,加快新兴材料的勘查开 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绿色环保 的资源。
( 四)服务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地勘单位的 工 作要更好地落实国 家政策方针,以及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 要求,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 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要树立“大地质、 大环境、大生态”的观念,工作重 心 不断 与时俱进,根据新要求进行调整。通过 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市地质、地 热地质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服务环境治 理和污染调查等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 入。在服务民生与振兴乡村等方面投入 更多的关注。拓展地质 工 作的服务领 域,将绿色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地方经 济发展中去。
地勘单位加大对绿色生态建设、环 境保护等方向的积极探索。通过绿色找 矿新模式引导地质勘查 工 作可持续发 展,鼓励地勘单位的业务重心朝绿色方 向转型, 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协调统一, 在逐步实践中不断推动绿色和谐、绿色 发展、绿色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
(五)创新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日益显 著,地勘单位之间的竞争从矿产资源竞 争转变成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任何领域都需要 不断增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 强化能推动本行业持续发展的创新型 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壮大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在测绘、勘查、管理、信息等方面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 和引入,更需要引进、培养创新型管理 人才,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储备。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与科 研单位 、高校和兄弟单位的合作,共同 研发,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 各种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有意识地结 合运用科学技术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 力,将财政投入资金多向科技创新平台 倾斜,有计划地增强地勘行业的科研能 力和技术应用,促进科技创新能转变为 成果转化,逐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四、结束语
地勘单位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存在 着困难挑战 。地勘单位要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探 索转型之路 ,从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对 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探索,才能更好地迎 接新挑战 、适应新常态,走出一条可持 续发展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新路。
参考文献:
[1] 李剑锋 .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改革的 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市地勘局 208 水文地 质 工 程地质队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2016(01)
[2] 李杨 .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经济转型 升级实现路径分析: 以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 矿产局为例[J]. 中国矿业,2017(10)
[3] 张良杰 , 郑里 .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 位如何发展矿产资源产业经济[J]. 科技视 界,2016(06)
[4] 闫增刚 . 浅谈地勘单位经济管理现 状与对策[J].时代经贸,2020(13):71- 72.
[5] 王文雅 . 试析如何从内部管理视角 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思考[J].财经界:学 术版,2016.1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