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数字经济背景下算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2 15:32: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突破了传统增长路径的新质生产力,是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底座基石, 也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算力与数据、算法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社会智能发展高度。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兴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高效释放算力潜能,促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数字经济,算力,算力产业,算力设施,智能,计算

       当前,数字经济支撑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的概念已形成普遍共识, 在社会发展  需求与技术创新应用共同作用下,算力产业迎来历史性时刻。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和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  院联合发布的《2021— 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数据显  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 1 个点数,数字经济规模和地区生  产总值将分别增长 3.5‰和 1.8‰。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政府出  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应  用场景更加丰富,技术更新迭代更加迅速,整体发展前景更加  广阔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  息技术的发展, 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算法  的深度演进,进而使得算力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多元、迭代创新  愈加频繁快速,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对算力规模、 计算能力 、算力服务又提出新的需求 。在如此循环作用机制下,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向深向广发展。

\
 
       一、发展成效

       ( 一)算力基础设施能力显著提升


       毋庸置疑 ,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支撑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网络 等在内的算力基础设施,并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 。根据工信部 数据,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千兆用户突破 9000 万户,5G 用 户突破 5.61 亿户。截至 2023 年 2 月,全国已建成 5G 基站超过 238.4 万个,覆盖了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主要载体的数据中心, 在算力基础设 施总体规模中占比超过 90%。2022 年 2 月,我国已完成全国一 体化总体布局设计 ,并正式启动了建设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 点,规划 10 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计划,同时“ 东数西算”工 程也全面启动。根据国家发改委 2022 年 9 月公布信息,我国 8 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均已进入深层次建设阶段 ,起步区 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多达 60 余项, 新建数据中心数量超过 110 万标准机架,总投资规模超过 4000 亿元。另据中国信通院 发布信息,截至 2022 年 9 月,我国东部枢纽节点在用数据中 心机架总数超过 368 万标准机架 ,西部枢纽节点在用数据中 心机架总数超过 80 万标准机架。

       ( 二)算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算力产业相关发展规划相继出台 ,算力产业顶层设计正加速完善, 同时我国算力设施建 设 、算力产业链建设和算力赋能效应愈 发显现, 尤其是算力规模实力的快速增 长更加显著 。根据《2021— 2022 全球计 算力指数评估报告》 信息 , 当前全球各 国算力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美两国稳居 领跑者阵营, 在全球算力领域的主导地 位也得到进 一 步加强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 2022 年底,全国范围内在用数据中心超过 650 万标准 机架 ,服务器数量超过 2000 万台 。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 到 1.8 万亿元,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达到 180EFLOPS(每 秒 18000 京次浮点运算),存力总规模超过 1000EB(1 万亿 GB)。

       (三)算力产业架构雏形已现

       我国算力产业架构雏形已现, 从产业链层次上分为上中 下三层,涵盖了由设备、设施、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 产业链上游;由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商 、云计算厂商构 成的产业链中游;由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以及互联 网和工业企业构成的产业链下游 。并初步形成以处理器、服务 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等应用及相关服务为 核心基础,以 AI 芯片(GPU、FPGA、NPU)、异构处理 器 、物联 网、边缘计算等软硬件产品和前沿技术为新兴动能,以满足行 业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平台服务为重点应用的产业体系 框架。

       二、发展趋势

       ( 一)基础设施以绿色高效为主线


       伴随 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布局和创新应用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数据量仍将保持爆炸式增长态势, 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 将更加明显和迫切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数据中心产业仍将保 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 1~3 年内,我国数据中心规模有 望保持年均 20%的增长速度。
全球数据中心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 ,能效水平成为产业  关注热点 。我国数据中心 2020 年用电量超过 2000 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7%。预计到 2025 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突  破 4000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 4. 1% 。为践行国家绿色发  展理念和服务双碳发展目标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方式将围绕绿色智能 、安全可靠持续开展模式创新和技术创  新,以实现绿色高效发展目标。

       ( 二)智能计算将引领产业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等行业 应用渗透逐步拓宽和深入发展,应用场景也不断开放创新,人 工智能已经成为组织建立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能力和象 征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极大拉动了算力产业增长,为满足 万物互联、万物感知 、万物智能的智能社会计算需求,智能计 算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快速兴起。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 ,我国算力结构将随应用需求的变  化而快速演化 。2016— 2020 年, 基础算力占比从 95%下降至  57%,AI 算力占比从 3%提升至 41% ,预计 2023 年 AI 算力在  我国总算力占比将高达 70% 。人工智能计算是当前技术创新  最活跃的领域,异构计算、高速互联已成为 AI 算力发展趋势, 将成为我国智能计算发展的核心动能。

       (三)云网协同向算网融合进化

       “ 算力网络”的概念最早在我国提出 ,意指依托高速 、移 动、安全、泛在的网络连接,整合网、云 、数、智、边、端、链等多 层次算力资源,实现网络和计算高度协同,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 。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兴 数字技术,提供数据感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运算等一体 化服务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1 年 11 月,在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  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云网协同,促进云间互联  互通,实现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优化匹配、有效协同”。 次年, 2022 年 1 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中提出,“要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从国家的战略要  求和未来应用场景深入发展角度出发, 云网协同到算网融合  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和进化升级 。因应云网协同 + 算网融合而  打造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 , 既能够提升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  础设施能力,也符合新型算力应用的创新需求。

       ( 四)融合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发展

       数字经济背景下 ,计算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为产业升级 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构建形成澎湃算力下的多元应用市场持续增长格局 。伴随数字经济向深向广发展态势,以及 5G、人工 智能、AR/VR 等技术的成熟应用,算力在数字政府、物联网、工 业互联网、智慧车联网、金融科技等应用场景的融合应用潜能 将得到充分挖掘 。算力在电力、交通、航空、医疗、教育等传统 行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创新也将显著提升 。算力在消费 、娱 乐 、旅游领域以及更多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创新应用也将层出 不穷 。算力赋能下的计算 + 智慧城市、计算 + 智能制造、计算 + 车联网、计算 + 超高清视频等融合应用终将迎来爆发时刻。

       三、存在问题与挑战

       ( 一)算力设施能效水平有待提升


       在“东数西算”等政策的推动下,全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能源消耗问题 ,这对算力的效率提出了  更高要求,高效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 目前,我国数据  中心建设总体上处于粗放向精细化过渡阶段 ,算力设施整体  能耗依然偏高,绿色高效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现存大部分中小型数据中心多依赖空调 、冷水机等设备来降温 ,效率相对偏低。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液冷、蓄冷、高压直流、余热  利用、蓄能电站等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程度有待提高,太阳能 、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待深入拓展, 进而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及碳排放,提升算力设施能效水平。

       ( 二)算力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数据中心整体呈现“ 东多西少”布局,且东部地区多  集中于北上广及其周边地区,据统计,北上广三地数据中心在  用机架数全国占比超过 30% 。 由于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分布在  核心一线城市,“热数据”处理需求逐年增长,从而导致一线城  市数据中心供不应求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主要处  理实效性要求不高的“冷数据”,且利用率不高 。在此背景下, 工信部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中明确指出,“利用 3 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 、 绿色低碳 、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  发展格局。”并制定了 2023 年目标,即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  率力争提升到 60%以上。

       (三)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断供风险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产业链重建和供应链重塑 将大概率发生或正在发生 。与此同时,基于国际竞争背景的技 术封锁 、出口管制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 业,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的封锁打压更加费尽心机 。在此高压 态势下,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先进材料、EDA 设计软件、算 法软件等成为供应链安全关键所在。

       由于我国算力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高度重合,致使我国算力产业在多个环节同样面临卡脖断供风险,算 力供应链安全面临空前挑战,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也面 临不确定性风险。

\
 
       四、对策建议

       面对算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亟待资源有效配置。充分 发挥市场优势,强化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协 作,破解供应链安全风险,推动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开展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算力  设施规划设计,统筹好云网、数网、算网、云边之间协同关系, 布局好东西部、南北方、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资源协同  和分工协作,构建我国绿色智能、协同高效的新型算力基础设  施体系。二是统一数据中心运营效能评价体系。统一数据中心  算力评价体系,对当前以 PUE(电能利用效率)指标为核心的  指标体系进行完善 。降低能耗的同时,鼓励绿电使用,并强化  运营效率指标。三是建立全国算力资源调度机制。明确算力资  源主管部门,加强统一指挥 。针对各地区算力不等、需求不一、 冷热不均等问题,加强需求引导、资源调度和技术攻关,建立  算力资源调度机制 ,探索算力交易模式, 形成全国算力一张  网 。四是聚力突破关键环节核心技术 。大力支持企业组织、研  究机构等开展算力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强自主创新 。在新型  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领域加速研发创新,形成特  色优势;在先进计算、云网协同、算网融合等方面加快研发创  新和示范推广;在高端芯片、先进材料、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研  发等方面持续加强政府引导和资源投入, 推动算力设施国产  化替代深入开展,加强国际间协作攻关,降低算力产业供应链  安全风险。五是推动算力深度融合创新与广泛应用。坚持以用  促建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算力产业供需对接,促进  算力产业生态建设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技术  攻关,推动计算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脑  机融合、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创新,以赋能数智化转  型为契机,促进形成丰富多元的泛在算力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  邢庆科 .算力:数字经济的新引擎[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
       [2]  黄 鑫 .   智 算 中 心 成 行 业 助 推 器   [DB/OL].   经 济 日 报 , 2023-01-17 .
       [3]  谷业凯 .《报告》: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DB/OL]. 央广 网,2022-03-22 .
       [4]  李洁,王月 . 算力基础设施的现状、趋势和对策建议[J].信息通 信技术与政策,2022,48(03):2-6.
       [5]  周 靖 杰 .  算 力 网 络 的 第一 个 十 年  [DB/OL].  新 华 网 , 2023-05-16.
       [6]  张筱璇 .  我国建成 110 个千兆城市千兆用户突破 9000 万户 [DB/OL]. 央广网,2023-02-19.
       [7]  何宝宏 .深化实施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DB/OL]. 中国 工信新闻网,2023-02-22 .
       [8]  国际数据公司,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 .《2021— 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R].2022-03-17.
       [9]  谭梦桐 .郑纬民院士: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AI 算力总量将超过 1800EFlops[DB/OL]. 中国网财经,2023-04-26.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 动计划(2021—2023 年)解读[DB/OL]. 中国政府网,2021-07-1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00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