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浅谈生态文明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4:10: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被反复强调的今天,绿色 、 可持续发展、人与 自然等元素愈来愈鲜活在中国当代文学中。 中 国 当代文学也以多种文学性的方式蕴含着生态文明理念 。 此外,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催生了 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 “三种类型”;同时,生态文明也通过影响一种文体,而附带影 响 了 另一种乃至多种文体 。在文学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凸 显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拥抱“生态文学”,在呼吁更 多人生态意识觉醒、间接保护生态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等方 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文学,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

  我们常常感叹作家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亦不难发现作家所处时域下的生态文明对其文学创作也有着难舍难 分的关联。文学一直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精神家园之一。立足于 文学的多维视野, 可以发现生态理念几乎洋溢在每一个当代 作家的文学创作之中,或鲜明成大声疾呼的倡议,或润化在万 物生灵的背景里。在崇尚“绿色”发展理念的今天,生态环境保 护、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等元素愈来愈鲜活在我国当代文学 中,或是在探寻自然生态的价值,或是在思考人与生态之间的联系,抑或是在反思和预警生态危机,都彰显出了“生态文学” 的当代活力。

  一、渗透在中国当代文学里的生态文明

  在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作家们常常展现出对家 乡的一种凝视姿态 。作家们在凝视家乡的过程中追溯着自己 与故土的种种关联 。而故乡的话题里是永远带有独特地域性 的生态文明的 。贾平凹执笔书写商州、阿来重新审视着阔别许 久的川西北高原、迟子建追忆雪国美好、毕飞宇探寻垛田水乡 …… 文学创作与故乡的勾连在影片中徐徐展开, 其实也在注 目着故土所体现的生态文明。

  “环境变坏的时候,你不能同时说我们人心是在向好的地 方变换 。我有十几年不想回家,我恨这个地方 。这个砍树的过 程你是完整地经历过,反正我们出生起就刀斧声声呐”

  “每一朵花与你的相逢,都是在某种地理环境里,某种游 历的情况下产生 。他们又一个词叫生命共同体,真正我们想要 环境很好,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一草一木 。一只飞鸟、一个动 物,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的一个成员 。”

  阿来在《文学的故乡》中多次诸如此类地审视着人与自然 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主题渗透进了他的笔下, 无论是烈烈在 《空山》的火灾,还是来往于《梭磨河》的信札 …… 悲悯生态横 遭摧毁的作品中处处透射着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理念。

  袁行霈言:“把握住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崇尚自然之美的文 学观念,就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中国不少文学作品充分地体现了对生态自然的 关注 。文学场域中的生态现状不断涌现。

  迟子建在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将人性异化,对自 然资源贪婪掠夺的反思表现得力透纸背 。“我”无眠地游走出 喧嚣的城市,停靠在煤矿丛生的乌塘:

  “乌塘的色调是灰黄色的 。乌塘的雨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 肮脏的雨了,可称为‘黑雨’。雨由天庭洒向大地的时候,裹挟 了悬浮于半空的煤尘,雨便改变了清纯的本色 。乌塘人因而喜 欢打黑伞 。众多的打黑伞的人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让人 以为乌塘落了一群庞大的乌鸦 。”

  在连下雨都是恶臭的乌塘,造就出了“嫁死”的扭曲怪象。 生态破坏的恶果最终也使人自身走向失衡的空虚与颓败 。人 对自然疯狂掠夺,而自然生态的恶化也强烈反作用于人 。秉笔 书写生态文明, 融入生命的意识在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中常常 可见 。《人民文学》的编辑朱伟说:“好的小说应该有一层生活 原生态的、毛茸茸的感觉”融入生态文明色彩的《北极村童话》 便是如此。

  对生态文明强烈关怀的中国当代文学, 往往不单纯只是 揭露人穷凶极恶地对待自然,“也或隐或显充盈着对人类社会 发展的歌吟与批判, 更是承载着作家对理想社会形态的期 冀 。”而这种希冀往往会通过展现世间纯净绝美的自然生态来 传达。

  “像是走在诸神的庙宇,一进苍山,我就变得虔诚,群峰从 天空垂下大理石的长袍,长剑如云”诗人沉醉在自然里,正如 其所说—沉默如僧侣 。关注自然,守望自然,领悟到人与自 然姻缘的真谛。

  揭露惨遭摧残的自然与追求美好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在 当代诗文中。

\

 
  二、中国当代文学蕴含生态文明的方式

  大力讴歌美好自然环境,呈现生态文明之美 。少数民族作 家常常将自己生于斯 、长于此的土地作为文学创作的背景或 内容来源 。他们擅长通过极尽赞美原始自然来展现出自然之 美的不朽,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例如,《绿色的山岗》《草木的理想国》等等。

  饱含悲悯情怀,叙说生态文明的威胁 。在人不断向自然索 取的年代,生态环境持续遭受着破坏,不少作家意识到了这一 点,用文字来陈述现实,倾吐悲悯情怀。《伐木者,醒来!》《古典 之殇》,以及上述阿来的《空山》等等皆是。忧虑生态文明,又因 个人之力无力回天的状态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呼应时代风标,强调生命共同体 。在新时代新方位下,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不断涌现。“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 山”唤醒了时代作家生态文明的理念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 作理论与批评》一书中更是详细展现了这一类。

  三、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

  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扎根于自然,反应其特征的 文学便也会随之有所体现 。在人民生态意识逐渐觉醒的时代, 生态环境的变化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生态文学”“生态 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三种类型”;同时,生态文明也通过影 响一种文体,而附带间接影响了另一种乃至多种文体。

  ( 一)“生态文学”与“生态批判”,以及“三类型”

  生态文学是受到生态危机刺激而诞生的文学, 所有生态 文学都是对现代性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 。在生态文学领域,最 具代表性和拓荒性的当属雷鸣的学术专著《危机寻根:现代性 反思的潜性主调— 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其中,怀有 生态忧患意识和学术敏感性的雷鸣潜心搜集文献, 梳理了几 乎一整个可归位于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的发展脉络,充分“勾勒 出了当代中国生态小说发展的全景图”,建立了“一个完整而 全面的审视平台”。

  生态批评指的就是文学批评家探讨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 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概念的产生为中国当代 文学的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关注生态文明,缜密思考 人与自然的关系, 将生态责任作为一个新的纬度纳入了文学 评论中, 充分展现了生态文明对于人物文学思辨与评论价值 尺度的影响。

  此外,龙其林在其研究文章中表示“随着生态危机的蔓延 与生态意识的普及,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对生态灾难进行了 集束式书写,并形成了三个较为常见的创作类型:批判型、忏悔 型与审美型”,表明生态文明还影响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书写形 态。

  (二)生态文明间接式的影响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诗歌史上非官方的桂冠诗人 。阅 读罗伯特的代表作,结合我国朱秀芳对其诗的研究分析,不难 发现他那蕴含生态理念的诗歌对于美国整体生态文学的创作 及理论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此类推,也可探知,我国生态文明的状态及其变化当影 响了中国当代文学一种文体之后, 也会在跨文体的交流中促 使“生态文明”从理念到样式影响其他的文学体裁,最终影响 到整体生态文学。毋庸置疑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环境治理等元素在越来越多的文人学者笔下涌现。

\

 
  四、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凸显及未来趋势

  “生态危机正在挑战人类一切的现代性哲学观念、伦理道 德、政治模式乃至基本的生存方式 。”在生态形势的日趋严峻 的现实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及“绿 色”发展理念下, 越来越多的文学家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 性 。生态文学作家以“行走、在现场的写作方式,也给当下‘媒 介化’与‘悬空化’的文学写作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反拨 。”

  当然,生态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新兴的文学形态,由 于产生时间较晚、作家创作群体较小等方面的局限,其发展还 有很长的历程要走 。 同样,生态文学批评也要避免“按图索骥地进行批评研究,缺乏理论的生成性”。不过,随着《粮道》《躬 身》等关注生态文明的小说出版,生态文学正走向蓬勃,生态 文明理念值此也日益凸显 。在此作用下,能够预见生态环境也 将得到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关怀,更多的人将会注目 、思考,甚 至行动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ESG 与碳中 和等方面 。新时代下,生态文学在文学世界中以文学性的方式 持续呼唤着生态文明理念。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与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生态文明渗透在中国当代文学里,为文学所表现 。与此 同时,生态文明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面貌,促使其产生 了生态文学、生态批判和文学创作三种类型 。生态文学的繁荣 发展将会呼吁更多的人生态意识的觉醒, 在间接保护生态环 境、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产生着弥足重要的影响 。生 态文明是人与自然永恒的话题, 中国当代文学与生态文明注 定在未来会继续紧紧相拥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央视频 .《文学的故乡》 第 2 集: 阿来 [Z/ O L]. (2020- 07- 24). https:/ / yspapp.cn/ 3sM .

  [2] 袁行霈. 中国文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迟子建.迟子建小说[M]. 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

  [4] 央视频 .《文学的故乡》第 3 集:迟子建[Z/ O L]. (2020- 07- 24). https:/ / yspapp.cn/ hc2.

  [5] 常金秋,侯小波 . 当代文学作品中生态意识透视[J]. 绥化学院 学报,2014(11):45- 48.

  [6] 于坚 . 于坚诗歌·便条集( 1996- 1999)[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2001.

  [7] 欧阳澜,汪树东. 生态·边地·乡土—— 雷鸣的当代文学研究述 评[J]. 文艺论坛,2021(04):18- 22.

  [8] 李国银 . 论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生态纬度[J]. 求索,2012(09): 173- 175.

  [9] 龙其林 . 生态灾难与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类型书写[J]. 湘潭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94- 100.

  [10] 雷鸣 . 论生态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及意义[J]. 文艺 论坛,2021(04):4- 12+ 2+ 129.

  [11] 李盛涛 . 论生态文化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潜在影响[J]. 安 康学院学报.2010(02):62- 64+ 72.

  [12] 张兴成 . 现代性 、技术统治与生态政治[J]. 书屋,2003(10): 4- 12.

  [13] 王开玲 . 古典之殇 纪念原配的世界[M]. 太原:书海出版社, 2010.

  [14] 李振 .《古典之殇》:守护乡土中国的斯文[J].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2):86- 91.

  [15] 翟墨. 生态文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析《生态文学 讲读》[J].环境保护,2020(05):75- 76.

  [16] 阿来. 空山[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

  [17] 阿来.梭磨河[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8] 刘文良 .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理论与批评[M]. 北京:九州 出版社,2021.

  [19] 雷鸣 .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 中 国 当代生态小 说研究[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0] 朱秀芳 .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J].语文建设,2015(29):35- 36.

  (作者单位:苏州城市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0)

  [作者简介:杨煜(2001— ),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 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32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