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基于“双碳”背景下对深圳市低碳经济的现 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采用数理统 计法对深圳市的低碳经济分别从节能减排效果 、碳排放能源 种类、碳排放行业、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结 果发现低碳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率低,且公众参与度低 。最 后从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在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 源的末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明确提出,并逐渐获得了全球社会 各界的广泛认同 , 是近年来全世界对环保工作追求的核心 。 2020 年 9 月 22 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 大会的一般性讨论中表示, 我国将争取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 峰,在 2060 年达到碳中和。在世界天气极端多变和碳中和的新 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将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探 索和资源革命 ,我们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经济试验的 龙头兵,在全球能源环境危机、全社会弘扬低碳绿色的大背景 下,对全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2010 年,深圳正式 成为国家发改委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5 年深圳市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低碳试点示范项目》率先启动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2021 年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 《2022 年绿 色低碳产业扶持计划》支持产业发展,符合有关条件的申报单 位最高可获资助,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二、深圳市低碳经济现状分析
(一)深圳市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2020 年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AQ1) 达到国家一级 (优)和二级( 良)的天数共 355 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6 天)的 97.0%,比上年上升 6.0 个百分点。
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2020 年臭氧在空气污染物中 占比最高 29.2%。全年灰霾天数 3 天,比上年减少 6 天。二氧化 硫(空气污染物分担率 3.7%) 、二氧化氮(空气污染物分担率 21.4%) 、可吸入颗粒物(PMo)(空气污染物分担率 18.5%) 、细颗 粒物(空气污染物分担率 19.9%)(PM- 5)、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 和臭氧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分别为 100%、100%、100%、100%、100%和 97.0%。
(二)深圳各辖区工业碳排放能源种类占比情况
由图 1 可知, 深圳市 2019 年各辖区工业碳排放能源种类 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气, 占比均超过一半, 除了罗湖区占比37.84%,福田区的天然气占比最高,达到 95.21%,第二是大鹏 新区占比 74.66%,紧接着是龙华区占比 74.64%,坪山区占比 70.51%,龙岗区占比 66. 15%,盐田区占比 60.4%,宝安区占比 51.58% 。柴油在罗湖区 、福田区的占比都比较低, 分别仅为 0.08%和 1.02% 。在各辖区排放能源种类占比为 0 的是其余能 源种类和原煤原油 。其中其余能源种类占比为 0 的有福田区、 坪山区、大鹏新区、盐田区 。原煤和原油占比为 0 的分别是南 山区、宝安区、光明区、龙岗区、龙华区。
(三)各行业碳排放分析
根据图 2、图 3 对深圳工业行业进行以下分析:
关于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是深 圳市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因此可以从图中看到电力、热力生产 和供应在碳排放中占比最大, 但近年来由于深圳的电力和热 力的生产和供应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上升, 因此碳排放占比逐渐降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 2010 年 的 45.75%下降至 2019 年的 30.58%。
深圳市沿海区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对资源的大规 模开采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深圳市碳排放占比第二, 碳排放比例也不断上升。
(四)深圳市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动态分析
由图 4 可知, 天然气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占比最高的能 源种类,且呈现波动递增的趋势,由 2010 年的 41.26%增加至 2019 年的 48.80% 。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使用比重较 高,说明深圳市工业的能源消耗结构优化具备较好的基础 。深 圳市机械化水平较高,对柴油的需求较大,柴油的碳排放占比 排第二 。作为传统粗放的能源—原煤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占 比第三高的能源种类,且下降幅度较大,由 2010 年的 19. 18% 减少至 2019 年的 5.97%, 说明深圳市工业能源消耗结构逐渐 在优化 。原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在深圳市工业 碳排放占比相对较小, 其中 原 油 的 消 耗 占 比 由 2010 年 的 6. 16%增加至 2019 年的 20.73%,增加幅度较大,汽油的消耗 占比则由 2010 年的 8. 18%减少至 2019 年的 6.53%,呈现小幅 度波动递减 。煤油的碳排放占比由 2010 年的 0.21%减少至 2019 年的 0.05%, 燃料油的碳排放占比由 2010 年的 1.36%减 少至 2019 年的 0.24%,液化石油气的碳排放占比由 2010 年的 2.94%减少至 2019 年的 0.75%,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
(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
1.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垃圾发电,装 机容量是衡量企业发电水平的基础,2021 年,深圳能源控股的 垃圾发电装机容量总数达到 80.45 万千瓦时,新增垃圾发电装 机容量为 8.5 万千瓦时 。深圳能源的装机容量较大,对应的发 电量以及发电效率也较高 。2019—2020 年,深圳能源发电量、 上网电量和售电量增长明显,增速均在 80%左右 。2020 年,深 圳能源售电量达到 33.6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0.90%。
从垃圾发电效率来看,2019—2020 年,深圳能源垃圾发电 利用小时数上升, 从 5806 小时上升至 6083 小时, 用电率下 降,发电效率 18.58%,整体发电效率有所提升 。2020 年,深圳 能源垃圾发电利用 6083 小时,用电率为 17.78%。
2.风电 。2020 年深圳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288.41 万 千 瓦, 占 比 22.64%;2021 深 圳 风 电 发 电 机 组 装 机 容 量 为 293.39 万千瓦,占比 17.78%;这是由于近年来绿色能源转型步 伐加快,特别是在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深圳风力 发电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呈增长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低碳技术水平的挑战
新科技是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基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们在低碳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虽然按照《联 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世界各国政府也有义务对已 合作的项目提供技术转让 ,但在很多情形下 ,发展中国家也可 以利用全球的低价格购买或引进,这对我国来说显然是一种很 大的技术包袱。
(二)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挑战
和欧美国家比较,深圳在低能耗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份额 相对较少 。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科技和设备等方面相对 滞后,资源使用率低下 。再加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 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条件,对能源资源的大量利 用需要促使中小企业积极地采取低碳技术,产业创新意识相对 淡薄。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这样以 煤为基础的社会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规律的统一结合已经非 常明显 。所以,在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处理环境问题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趋势将面临挑战,完成这项任务也将十分困难。
(三)公众参与度不高
公民的环境意识也相对淡薄,多数人普遍认为建设低碳环 境是政府行为,与个人无关 , 因此公民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对绿 色消费意识也薄弱,但过量消费却比较常见。
四、建议对策
(一)节约优先,提升资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节约能源的关键部 门的重要战略举措 。提高节能改造的工业强度, 特别是在电 力、建筑和运输领域,促进油气项目,淘汰旧的高能装置,减少 输电、转换和配电损失以及发电厂自耗份额,关闭小型火力发 电厂
(二)适应工业结构和能力建设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建设低碳工业是推荐深圳市工业低 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首先大力发展高科技金融服务、互联 网信息、业务外包、文化创意设计、国际品牌会展等新的中高 端业务领域,推动产业高端化,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严 格控制,建设新开工专案项目管理单位的部门责任,结合制度 和建设项目审查问责制度 ,优化燃料结构 , 以提高低碳燃料的 比例
(三)设立碳基金,促进低碳技术研发
深圳市应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和企业多渠道融资为核心 的低碳投资体系,并鼓励低碳发展 。低碳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 政府对低碳科技的支撑,而深圳市最优秀的创新体系也应着眼 于发展低碳科技, 并强化政府对低碳企业和科技的扶持措施。 加速科技营销 。通过全面共享深圳最先进的经济效益, 以促进 中国低碳科技发展 ,进一步拓宽和扩展低碳科技领域 , 以推动 中国长期减排。
(四)引导绿色消费,建立低碳生活方式
深圳市政府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媒体渠道对公众普及绿色低碳环保知识, 提高社会对资源与节约 、低碳生活方式的认 识,同时对购买低碳产品进行消费补贴,使节能产品得到充分 的支持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洁 .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前景预测研究[D]. 东北 财经大
学,2020 .DOI:10 .27006/d .cnki .gdbcu .2020 .001294 .
[2] 郑培柳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探索[J]. 黑龙江生态 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7-9+14 .
[3] 李皖豫.深圳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探[A].科学之友,2010(06)
[4] 小冉.2021 年深圳地铁大数据出炉, 全年为社会提供约 78.4 万吨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减排量[J].环境与生活,2022(Z1):17 .
[5] 周丽 .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D]. 江西财经 大学,2021 .DOI:10 .27175/d .cnki .gjxcu .2021 .000008 .
[6] 赵秀娟. 北上广深低碳政策措施及绩效评估 . [J]区域经济与城 市,2022(12)
[7] 周 东恩 . 陈珊 .低碳经济:深圳的现实选择[J].特区经济,2010 (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