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阳光体育”是一 个体育教 育新理念, 推动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 。 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管理来看,“阳光体 育”为其注入 了新的思路,也提出了新 的要求。为了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管理效 率, 高职院校要从更新管理理念入手, 采取 一 系列措施,改进 管理模式 、改革 管理手段,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 和开展, 打造全新的 体育教学管理 体 系。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职体育,教学管理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是在 2007 年 提出的,目 的是促进全国各类型院校重 视“五育”中的体育 。高职院校新一轮教 育改革过程中,要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其必然需要学生具备良 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借助“阳光体 育”教育的广泛化、普及化、多样化以及 个性化发展,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对体 育的科学认识,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 识, 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身心状态, 学习和发扬体育精神,不怕吃苦 、不怕 挫折、坚定向前、奋勇争先,找准自我定 位,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同时脚踏实地, 实现自我价值。
一、“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管理新要求
( 一)延展体育活动时间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作为调节学生 身 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应成为高职院校 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 以往,体育课时较少, 而且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宽松,不 少学生存在体育课旷课 、请假的情况 , 不去上体育课,经常得不到专业的体育 锻炼,而且高职院校并未给学生安排课 余体育活 动 时间,高职院校“宿舍宅文 化”日 渐趋显,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生 活习惯[1]。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 下,就是要让学生走 出教室,到“阳光” 下、到室外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需 要学校形成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 为学生延展体育活动时间,比如规定每 天上午某 一 时间段为“阳光体育”运动 时间。
(二)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影响下,高 职院校还有必要进 一 步 丰富体育教学 内容,不能将体育教学仅限于基本的体 能项目 以及几项体育运动中 。就当前来 看,高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 学生体能训练展开,以帮助学生在期末 考试中体能达标,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学生感受不到体育的乐趣所在 。而且体 育教学运动以常见的兵乓球 、排球、篮 球、足球教学为主,缺乏其他类型的体 育项目教学课程[2]。实际上,体育项目种 类多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展开教学的项 目也很多,比如健美操 、游泳 、羽毛球、 网球、滑冰等,都可以让学生眼前一 亮, 积极主动融入体育学习过程,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 意识。
(三)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常 常忽视教学手段的创新,这与体育教师 的教育专业能力欠佳有一定的关系。在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 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课堂,给学生带 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参与 体育活 动 的积极性 。 比如利用 小组 合 作、小组竞赛、微课等教学手段,融合应 用翻转课堂 、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 形式,促使不同兴趣爱好 、不同 能力层 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 获得成 长,形成阳光的心态[3]。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 学管理路径
( 一)注重课堂教学管理,融合课外 活动管理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 管理应创新思路,既要加强课堂教学管 理,深入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又要融合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为学生一 系列体育 类的课外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在课堂 教学管理方面,教师应转 变认识 、转 变 思 路,从“管理 学生”向“引导学生”转 变,避免学生产 生体育厌学情绪,并让 学生认识到体育与 健康之 间的 密切关 联,从而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如运动 呼吸节奏的把握 、运动方法的掌握等, 从而为其 日后 开展自主体育锻炼打好 基础;同时,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为学生 安排多种多样的学习项 目,教师也可以 在开设何种项目教学之前,询问学生的 意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来安排课 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在课外体育活 动管理方面,高职院校要在为学生提供 课外体育活动机会的同时,构建长效管 理机制, 比如高职院校趣味运动会、春 秋两季运动会、拔河比赛、篮球联赛、足 球联赛、羽毛球联赛等要形成长效管理 模式,每年定期 开展相关活 动,并给予学生专业的训练指导,进而丰富学生的 课余生活,拥有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4]。
(二)构建体育兴趣社团,优化人员 活动管理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 的开展还可以延伸到体育兴趣社团中, 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兴趣社团的指导 教师,也可以由体育教师来结合自身专 长, 在高职院校内组织体育兴趣社团, 并优化社团人员及活动管理 。高职院校 所招聘的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专长,有 的教师是田径运动员出身,有的教师是 篮球专业出身,有的教师是体育舞蹈专 业出身等等,其在求学时所选择方向的 不同,恰恰可以促使其在高职院校开办 不同的体育兴趣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鼓 励学校每名体育教师都带 一 个体育兴 趣社团, 而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政策、 场地和资金支持,体育兴趣社团可以与 其他类型的社团 一 样,每年纳新,学生 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选择其中一 个体 育兴趣社团即可 。 日 常状态下,教师应 做好社团成员的管理工作,了解社团成 员的信息以及相应体育项目 的能力,分 出不同层次, 为学生提供基础训练、进 阶训练和专业训练,社团活动频次不宜 过多,一般 一 周 一 次即可,不强制学生 每周都必须参加社团活动,可以采取激 励打卡的方式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5]。
(三)注重心理健康管理,增强学生 身心健康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 管理应坚持“以生为本”,转变学生思维 方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促使体 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是 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项目, 在科学的佐证下, 适当的体育运动之 后,大脑可以释放一种名为“内啡肽”的 物质,可以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 愉快 。而且,在适当的体育运动之后,人 的骨骼 、肌肉以及肺部 、心脏功能等都 调动起来,学生的心脏功能 、肺活量不 断提升,在 日 常生活中就会感到更加轻 松,甚至能产生“身轻如燕”的感受 。与 此同时,除了内在机能促使心理状态更 加健康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 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将体育精神教育融 入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精神状态 、心理 健康的观察和管理。在学生一入学时就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开展初始和 后续的身心健康测评,收集班级学生信 息,观察学生的 日 常表现,多与辅导员 进行沟通,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 生提供“一对 一 ”的辅导,借助“阳光体 育”将学生引出 阴霾,形成健康的生活 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6]。
(四)加强体育安全管理,保障学生 活动安全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方面 的活动增多,高职院校及体育教师更要 注重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及管理,避免学 生发生运动损伤,保障学生活动的安全 性 。一是,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专业 的体育活动场地,包括建设专业的体育 场馆以及运动操场,操场跑道要铺设橡 胶,避免跟腱受伤。二是,高职院校要为 学生提供专业的运动器材,并由器材管 理教师做好器材管理,每日检查器材的 安全情况,出现松动 、变形等问题要及 时修理。三是,要保障学生的操作安全, 有些体育运动器材具有专业性,比如一 些健身类的器材,还有游泳场馆等也需 要先保障安全才能开放,这需要体育教 师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一切以学生的 安全为前提。四是,在体育教学开展之 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并教 授学生学会热身操,学生在自己做运动 之前也要先热身,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运 动损伤 。在运动结束之后,要进行科学 的肌肉拉伸,有助于肌肉恢复到不紧张 的状态,避免肌肉疲劳。
(五)优化体育经费管理,完善体育 活动设施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 管理中还有重要的 一 项, 就是经费管 理 。一般来说,学校的教育经费是由财 务部门进行管理,但是体育教研组可以 通过打报告或者项 目 论证及申请的方 式来申请资金, 建设或者维修场馆、完 善活动设施 、采购新的器材 、组织体育 活动等。为了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发 展,高职院校有必要在每年的预算中专 门 留出公共体育项目 建设资金,并让体 育教研组的教师知道每年的预算金额, 在提出一 些资金要求之前,先内部进行 合理的思考和讨论,提出科学 、高效的 资金应用方案,这样,高职院校的领导 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部分资金花在 了哪里 、有没有落在实处 、有没有提高 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 需要注意的 是,一般全年的体育项目发展经费是有 限的,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全年的体育项目和活动规划,不能还不到一年就将体 育经费申领完毕,导致余下的一 些体育 活动开展困难,不利于体育教育管理的 可持续发展 。 另外,体育经费管理过程 中,教师还可以将一部分经费直接花在 学生身上,比如为竞赛得奖的学生购买 奖品,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 及相关活动。
(六)改革体育评价管理,科学考评 体育效果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体育应改 革体育教学评价管理模式,从单一 的期 末成绩评价转变为 以 日 常评价为主的 综合考核模式,也就是说,从终结性的 评价模式转变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模式 。学生学期末进行体育综 合能力测评时,教师还应综合考虑学生 日 常表现,比如学生 日 常参加的体育兴 趣社团、在社团中所获得的积分可以置 换体育分值,又如学生 日 常参加各类体 育活动的表现以及得奖情况,也可以置 换积分, 如果学生置换积分达标的话, 也就可以实现课程达标 。 另外,教师还 应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模式, 让辅导员、 学生 自 身都参与到体育评价管理中来, 从而科学考评体育教学及管理效果,认 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不断调整、优 化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体育教学,让学生 真正走到阳光下参与体育活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 的创新与改革关系到高职生的身心 健 康发展,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下,高 职院校要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 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体育教学 内容,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 。优化体育 教学课堂管理 、课外活动管理 、社团管 理、心理健康管理、运动安全管理、经费 管理以及评价管理,促使高职生在未来 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一 步一脚印的前 行,让体育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 1] 石丽华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 体育教学发展路径[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21( 12):82-83+88 .
[2] 傀鹏程 .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策略 [J]. 山西青年 ,2021 ( 19):147-148 .
[3] 曹中旺 . 阳光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 可持续发展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1(03):62-65 .
[4] 贾东 . 阳光体育下高职体育教学改 革的研究 [J]. 发明与创新 (职业教育),2021 (04):54-55 .
[5] 高伟 .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 职体育课程改革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 (23):168-169 .
[6] 朱永胜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 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J]. 乌鲁木齐职 业大学学报,2020(02):51-54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