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基于五年制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大数据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6 11:03: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社会对大数据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 了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数技术人才,必 须对大数据技术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专业,大数据基础,课程标准

  一、引言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作为始终与企业财务发展相挂钩的应 用型专业,为了尽快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与育人办法,满足大数 据环境下企业对人才数据应用能力的需求, 纷纷修订了人才 培养方案,将《大数据基础》课程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中 。《大数 据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大势所趋,如何制定这门课程的标准是 当下所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面临的挑战。

\
 

  二、课标制定的思路

  本课程标准要促进财会与大数据相互融合, 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的养成教育,顺应会计行业发展数字化发展趋势,提升 学生大数据处理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培 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挖掘 数据背后的价值,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长远发展需求 。基 于以上目的,我们制定课程标准的思路如下:

  ( 一)财会行业调研,明确课程设置目 的

  1.调研财会行业需求量较多的岗位,掌握市场需求,推动 产教融合。

  2.调研岗位能力需求,了解财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

  (二)确定课程性质与任务

  厘清课程开发思路, 明确与大数据和会计专业其他专业 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明确学生掌握知识,具备技能,课程培养能力,以及应该 具备的职业素养。

  (四)确定课程内容与要求

  整理课程设计思路, 制定课程单元以及课程实施需要具 备的各类条件。

  三、课标制定流程

  ( 一)财会行业调研

  在对会计人员职业意识要求的调研中,100%的参与调研 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法律意识 、诚信意识 、风险意 识 、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90%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拥有细节 意识;约 58%的企业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领导意识;另有 36%左 右的企业希望会计人员具有创新意识。

  对会计人员职业技能要求的调查结果显示, 要求最高的 是职业判断力、信息化处理能力、纳税与税务筹划能力 、成本 核算与管理能力、会计核算与报告能力,均占比 100%;其次是 计算与财务分析能力, 占比 96%; 对财务管理能力要求占比 92%; 内控能力占比 86%; 会计制度设计与修订能力占比 82%;管理会计与规划能力占比 68%;查账验证 、会计咨询能 力占比 60%;大数据软件处理能力的需求占比约 6%。

  依据以上数据,虽然大数据软件应用能力目前占比不高, 但财务分析岗位的需求极为旺盛,人才缺口还在逐年攀升 。会 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数据有着天然的、密不可 分的关系 。站在会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口,谁能利用好大数 据、能挖掘出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谁就能把握发展先机 。大 数据时代给会计专业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也 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机遇和责任 。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社会发 展,拥有岗位竞争力,是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本课程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前提下, 以会计岗位工作 过程为导向,任务分析为抓手,在教授学生专业核心知识的基 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他们的就业面 。实现“教、学、做 、 赛”有机融合 。通过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学生能了解大数据的 基本理论知识,并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获取数据,运用适 当方法完成数据的清洗、整理、加工、保存工作,在理解财务分 析的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最新方法,进行财 务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处理, 为深度学习和未来从事与大数 据相关的工作夯实基础, 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 才。

  (二)确定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开发思路 。职业岗位需求来自会计行业发展、国家 标准体系、各校办学定位等多个方面,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需 将职业岗位需求映射为校内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进而具体 化为毕业要求,在毕业要求中提取专业技能要求,从而构建符 合财会行业基础能力 、行业核心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 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了大数据基础课程的内容,如图 1 所 示。

\
 

  2.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将大数据技术、Python 语言等 工具并与财务场景融合, 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思维、逻 辑思维和数据思维, 为后续更深入地学习财务大数据分析的 相关课程提供能力支撑 。学习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会 计核算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能搭建起会计整体工作的基本 框架,因此,建议将《大数据基础》放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统计学基础》《成本会计》 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 。 同时开设 《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 这些课程与大数据基础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学生在《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中学习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在大数据基础中也同样适用, 而本课程讲授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可视化也能更快地帮助学生学会《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财务分析相关的内容 。本课程中较难的爬虫语言, 可继续在《Python 在财税中的应用》《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等后续课程中深入学习 。最终让学生具备会计信息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能力。

  (三)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大数据基础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于五年制高职学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同时具用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该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因此,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加深学生在程序设计方法上的理解和把握,通过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对各知识点先了解,再理解,最后逐步掌握。整个过程融“教、学、做、赛”于一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正确灵活地利用操作系统各知识点来解决相关问题的目标, 并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 因此,该门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了解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 。具备大数据的思维, 能够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实现大数据的采集 、存储、简单处理和分析,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2.素质目标。“大数据基础”课程承担着数据分析人员的基础知识、技能,作为新时代的有生力量,我们的学生将扛起会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拥抱新技术、新工艺,将传统财会知识与新技术融合,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对比剖析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敬业拼搏、恪守信用、注重效率 、尊重规则、团队合作、崇尚卓越等职业道德和品质在个人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树立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注重日常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确定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建议

  1.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本课程为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课 程应针对财务信息分析财务数字化管理岗位,逆向解析真实 项目,对财务分析岗位典型任务和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并可适 当引入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和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将要教授的知识点和与 Python 语言使用技能融合,并分 解成一个个的子任务,实施项目化教学。

  2.课程内容 。如表 1 所示,课程共分为认知大数据等 8 个 单元,从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运用,递进式地传授专业知识 并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建议教学课时为 68 课时。

\
 

  考虑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对大数据技术通识的需求,也 兼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思维及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的 选择兼顾大数据及数据分析理论, 但更着重突出 Python 用于 财务大数据处理的操作和实践 。课程难度定位于 Python 数据 分析的初级应用和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呈现, 针对财务大数据 分析的应用场景精心设计各个项目和任务, 使教学内容更具 针对性,更利于学生理解 Python 在财务中的实际应用。

  3.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学 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程岗课赛 证一体化的课程定位,将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化,突出教 、 学、做、赛一体化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乐于进行演示 分析 。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本课程理论的新颖性,使本课程兼具 内容前沿和易于学习的双重特点 。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要 能贴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 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开放意识、培养意识 、互动意识 、沟 通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享受获取知识的 喜悦。

  4.教学方法。课程可依据岗位、课程、证书和比赛四大元素 设置,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的课程思路;每个元素又分为教学 目标,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大教学模块, 教学目标分为岗 位、课程和考证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图 2 所示。

\
 

  例如,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启发引 导法;对于岗位能力的培养,采用角色扮演、平台实训法;对于 考证目标的落实,采用的讲解示范法、平台练习等方法 。整个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各项 任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5.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对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举足 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应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 结果与过程并 重,需构建二元二化的评价体系 。重视评价方式的标准化,评 价方式的具体化, 在过程性评价中, 可对学生学习工作的态 度、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三个方面设置考核目标 。强调考核 内容与主体多元,如考核内容不光要包含理论知识点,还需对 实践技能应用和学习态度进行考察; 考核主体也不应仅限于 教师一方,还应将学生自己、小组成员和企业导师纳入考核主 体之中。

\
 

  四、结语

  《大数据基础》这门课程是一 门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在教学中需要以具体工作项目为抓手,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 向,采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就将岗位要求 、比 较要求 、1+X 证书考核标准渗透进教学任务, 以确保教学质 量。

  但由于大数据技术在不断革新, 本课程的内容还需持续改进 。五年制高职应继续深 化校企合作,密切关注财会行业大数据使用的发展,及时将新 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进一步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 1] 赵景媛 , 卢 洁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评《财务大数据基础》[J]. 中国科技论文,2022( 17)

  [2] 郭华 .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应用[J].开放学习研究,2022(27)

  [3] 马宝印,赵冬梅 . 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探析[J]. 河北能源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2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61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