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为顺应绿色发展和人们对 高品质休闲康养的需求,森林康养产业 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福建省将 乐县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借助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发现其森林康 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 局限性,为此提出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的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钻石模型,高质量发展,对策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现代化 的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回归 自然休养生息的意愿逐步增强,为迎合 这种高品质的休闲康养需求, 集合游 憩 、度假 、疗养 、保健 、养老等活动的森 林康养产业逐渐兴起。相比较西方发达 国家, 中国的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 但近年发展迅速, 特别是 2019 年出台 了 《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 见》, 有条件的各地区纷纷将森林康养 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 国建 设的重要内容,由此迎来了中国森林康 养产业发展的高潮 。福建森林覆盖率 66 .8%,连续 43 年位列全国第一 。2020 年福建省林业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 于 加 快 推 进 森 林 康 养 产 业 发 展 的意 见》,提出依托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建设 一批设施齐备、产品丰富、管理有序、服 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1]。三明市更是 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森林康养实践,积 极开拓生态产业化路径。在各地争前恐后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时代大背 景下,作为中国“深呼吸第 一 城”、全国 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中国森林养 生基地的三明市将乐县,如何充分发挥 林深水美 、宜居宜养的天然优势,推进 本县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 产业竞争力就变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简 述
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以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核心 。迈克尔 ·波 特 1990 年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产 业 竞 争 力 “钻石模型”,他提出一国或地区某产业 竞争力的四大决定要素, 即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 结构和同业竞争[2],这四个要素具有双 向作用,由此形成钻石模型,同 时政府 和机遇两个变数也对这四个要素产生 影响,从而影响产业竞争力。 波特的钻 石模型为一国或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 了理论指导。
波特提出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 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 素主要指 自 然禀赋、地理位置、气候等, 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化基础设 施、高效的通讯、交通等系统、高级人力 资源等[3],高级生产要素对一国产业竞 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波特认为国 内市 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波特提出, 一 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相 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强势发展来支撑[4]。 同时,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 手的表现也会深刻影响产业的竞争力, 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5]。 除了这四大要素,机遇和政府会影响四 大要素发生变化, 但机遇可遇不可求, 而政府可以主动作为,破解产业发展的 要素制约、创造机遇,推进产业发展。
二、基于钻石理论的福建省将乐县 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 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
初级生产要素方面将乐县的最大 优势是优质生态禀赋。将乐县境内山峰 林立,溪流密布,森林面积 293 .57 万亩, 总蓄积量 2200 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 达 80 .47%以上, 年平均气温在 19.8℃, 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 乡,福建省最绿城市的最绿县城 。将乐 县因清新空气,连续三年入选由中国国 土经济学会推选的年度“百佳深呼吸小 城”榜首。如今,好山好水好空气已成为 将乐吸引八方来客的“金色名片”,越来 越多人来这里观 光 旅 游 、投 资 兴 业, 2021 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比上年增加 80 .4%。
为弥补县域内高级人力资本不足, 将乐县党委 、县政府于 2018 年起开展 了《将乐文化高端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邀请了清华大学郑筱津教授等一批国 内外学者 、专家为将乐县发展出谋划 策,进 一 步挖掘将乐地域文化,打响将 乐文化品牌 。同时,充分发挥北林大、三 明学院等高校资源优势,通过深度对接 合作,高定位、高标准完成森林康养产 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乐县全域森 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35)》于 2021 年 9 月 5 日 正式通过国家专家评审,并已付诸实施。此外,森林康养产业 的规划设计等高级人力资源不足,可以 通过借力使力方式弥补,但是将乐县的 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系统不够完善 等条件制约也比较明显。
(二)需求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 平提升,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健康福祉的 需求日益增长。森林康养 + 产业作为能 够同时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休闲和健康 疗养的双向需求,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 的追捧和重视,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 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从华东地区整体 旅游市场来看,福建省康养旅游热度涨 幅达 178%, 游客在福建的平均游玩时 间 5 天,居华东地区第 2 位;福建省在 华东旅游市场康养旅游热度高、游玩时 间长,具备成为华东康养旅游排头兵的 发展实力和资源潜力。从福建省康养旅 游市场来看,全省康养旅游产业经历一 个长期稳定状态之后,在产业转型的带 动下迎来了更高更快的提升,康养旅游 市场发展强劲 。全年出游高峰集中在春 节和初秋,年中波动相对稳定;客源辐 射范围广,北至哈尔滨,南至广东,且受 一线城市游客关注。从将乐县本地市场 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政策 效应的持续释放和外部交通环境的不 断改善,旅游业已成为将乐县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其中自然山水生态旅游 是将乐县旅游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旅游 活动。 目前,将乐县森林康养产业市场 已形成以将乐县为核心覆盖周边地区、 向外辐射至周边省市的多元客源市场 格局[6]。
从需求条件来看,将乐县森林康养 产业还存在森林康养的文化需求挖掘 不够、特色森林康养的民宿风情需求挖 掘不够等问题。 目前缺乏以杨时文化、 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森林康养 路线以及独具将乐地方特色(如“将乐 三绝”)产品的商业包装、品牌打造。
(三)相关支持性和辅助性产业发 展条件
森林康养是“一 业为主、多业融合” 为组织和运行模式的业态[7],是将林木 资源和相关环境 自 然资源、农业景观资 源、食品 自 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等为 基础元素,以科学、养生学为导向,整合 了 中医药养老 、医疗 、运动、文化教育 、 休闲旅游、地产、餐饮美食等行业,结合 进行防治病害 、养生养老 、保健身心 等 的综合服务[8] 。森林康养产业的当地林 业、农业、旅游业、医药卫生业、餐饮等 服务业,将乐县的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 量发展与文化旅游产业、医疗保健产业等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密切相关 。如 红色文化是将乐地区突出的特色资源, 将乐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 孕育地,同时也拥有多处红色革命根据 地、抗战时期旧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 源。
但同时我们看到将乐森林康养产 业的相关支持产业和辅助产业发展尚 有不足。如红色康养产业的项目(产品) 主要以红色教育、红色展示宣传和红色 遗址参观为主,同质率过高;旅游公司 没有设置集中旅游购物点,旅游娱乐项 目 不够丰富, 城区夜间娱乐方式不多; 医疗保健服务业欠发达, 中 医保健、康 复治疗、健康管理、心理咨询、营养师等 方面人员较紧缺,医疗服务尤其是医疗 紧急救治能力亟待提高。 此外,产业企 业经济来源渠道单一 。如:从事森林康 养的企业创收主要局限于旅游景点 门 票及住餐点经营, 产品开发缺乏深度, 产品附加值不高。
( 四 )将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组 织结构、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条件
1 . 森林康养产业的组织结构条件。 绿色发展新理念及产业融合背景下,将 乐森林康养产业的组织结构从实施初 期的各自为政 、散点式产业布局,到 以 《将乐县全域森林康 养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2021— 2035)》为 引 领,从 空间 格 局 破 题,统筹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提出了 “ 一 带、四核、七乡镇、七片区”(一带:穿 越将乐县的金溪滨 水 康 养 体 验 带;四 核:龙栖山、鹭鸣湾 、常口森林康养 基 地、玉华洞四 处康养基地;七乡镇:大源 乡、高唐镇、光明镇、南口镇、万金乡、白 莲镇 、县城;七片区:健康宜居区 、红色 教育区、蓝色疗愈区、古色研学区、历 史 村居区、金色田园区、运动休闲区)的将 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总体布局,促进 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持续推动将乐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2 . 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状况 。 由于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县各乡(镇) 现有的资源禀赋大都拘囿在旅游、养生 等领域,遴选的森林康养项目缺乏科学 严谨的总体设计以及医疗健康、养生养 老 、特色住宿等要素支撑,目 标市场又 主要是针对本地和周边中低端市场,成 为项目同质化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破解 的主因,影响了县域森林康养产业的整 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为此将乐县政府 引导本县森林康养产业依托将乐县优 良的森林康养资源优势和“国家森林康 养基地”品牌优势,从开发特色主题康 养服务 、完善森林康养产业链、提升产 业运营能力水平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高唐镇常口村“两山学堂”、龙栖山森林 康养小镇建设 。 目前已获批 2 家全国森 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1 家森林养 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建成三星级以上 森林人家 3 个、省级森林村庄 3 个。
(五)机遇
将乐县森林康养产业已经确立 了 品牌发展意识, 并且取得了一 定成效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牢 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 展理念,将乐县着力把森林康养产业打 造成“两山 理论 ” 实 践 的 生 动 样 板 。 2014— 2016 年将乐县连续三年蝉联全 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2017 年被正式 授予“美丽中国 ·深呼吸第一城”荣誉称 号,并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等荣誉 。2020 年 11 月,将乐打造“绿水 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经验做法获国务 院办公厅通报表扬[9]。将乐县提出“深呼 吸 、大健康 、慢生活”理念,将森林康养 功能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健康疗养 、 体育运动、科普宣教深度结合,积极承 办全国和国际体育运动赛事和承接体 育竞技训练基地等形式,更好地宣传了 将乐县,为全域旅游产业及森林康养产 业提供了拓展知名度、扩大朋友圈的发 展机遇。2017 年至 2018 年,“中国·将乐 50、100 国际越野挑战赛”先后在将乐举 办,2020 年“中国 ·将乐国际皮划艇马拉 松桨板公开赛” 在 将 乐 金 溪 河 开 赛 , 2019 年全国春季蹼泳锦标赛在福建省 将乐县体育中心 游泳馆揭幕。2017 年以 来,国家蹼泳队 、国家女子水球队训练 基地先后在此“落户”,韩国蹼泳队 、越 南蹼泳队等几十支国内外专业运动队 也相继来将开展集训和冬训。
(六)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势
将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康 养产业发展,通过发动“微将乐”等媒体 平台加大宣传,利用招商引资的推介会 和福州商会平台进行重点推广,并成立 工作专班重点推进。仅 2019 年,县委即 先后召开 3 次专题会议,明确森林康养 产业发展规划“高站位、高要求”制定标 准,确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健康养 生 、养老产业等“六个结合”(产业发展 与乡村振兴、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文化 旅游、自 然教育 、民生事业六个方面结 合)的产业发展思路,确定龙栖山、国有 林场 、玉华洞 、常上湖等 4 个重点打造 的森林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2021 年,将 乐县的“打造森林康养示范县 、规划建 设 7 个森林康养重点项目 、规划实施 6 个森林康养产业链重点项目”被正式列 入《将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 目 标纲 要》,并正式通过县政府网站对外发布。
三、福建将乐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建议
全民进入小康社会后,低碳高质量 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将成 为休闲旅游的主流产业。将乐县应紧跟 形势,顺势而上,扬长避短,主动作为, 努力纾解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强化将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四大 要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肌活血”,夯实生产要素基 础
遵循“保护生态 、用 好 资 源 ”的 原 则,充分利用各森林康养点的现有房舍 和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医疗、通信、生活 能源、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一是依托 金溪百里画廊,发挥玉华洞、龙栖山、常 上湖 、 国有林场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推 动森林康复中心 、森林疗养场所 、森林 浴、森林氧吧等服务设施建设,为产业 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保障 。二 是由政府牵头,通过召开帮助森林康养 全产业链企业主体纾困解难暨政银企 对接座谈会、银企“手牵手”等方式,发 挥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缓解 产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鼓励和撬 动社会资本, 提质升级城区星级酒店、 研发具将乐特色的“镛城客家宴”“杨时 家宴”菜系等新产品,借力金融资本,推 动产业发展。
(二)文化赋能,满足老龄化社会需 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建设森林康养 的产业文化,有助于打造康养基地品牌 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一是用好将乐县 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在森林康养产品中 “嫁接”将乐县名人文化、特色文化及客 家文化等元素,进一 步丰富森林康养的 内涵,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特色化、品质 化、效益化发展。 二是开发人文体验项 目 。 以历史人文资源为载体,打造森林 健步、养生食疗等形式多样的森林康养 系列产品,让将乐文化“看得见 、摸 得 着”,通过森林康养人文情怀的濡染,让 森林康养体验者烙下“将乐回忆”,从而 产生“回头客”效益 。 比如:可以通过串 联各乡镇红色景点,推动红色文化与森 林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知名红色 教育基地,推动“风展红旗如画”红色品 牌建设等等。三是创新产业业态。发挥 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将大宋古镇建成高 质量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将 乐窑、西山纸 、龙池砚等传统工艺品与 森林康养产品有机结合等多种方式,赋能产业融合发展。
(三)优化结构,强化支持产业支撑
随着将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 建设与发展,需要进一 步发展生态产业 体系,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强化相关及 支持产业支撑 。一是发展森林康养特色 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具有地域特色 的传统风俗习惯,利用保留的传统民宅 和其他类型传统建筑,开展休闲文化康 养旅游服务 、 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如 整合高唐镇常口村“两山理论”生态文 明场所, 发展以红色教育、“两山理论” 学习为主题的森林康养特色文化旅游 产业,以文化底蕴提升森林康养整体效 益 。二是发展森林康养特色农林产业。 结合绿色生态养殖、果品采摘等第三产 业,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发展乡村林下 经济, 推进特色林下经济种植开发,因 地制宜发展林药 、林菌 、林禽等林下种 养基地建设等等, 推动林业转型与融 合。三是利用好森林资源优势,落实生 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构建一 二三产融合的发展体系和康养产业发 展。同时,发展森林康养服务接待产业, 可以选取康养基地周边地势相对平坦 , 风景优美并且建设用地较为充足的 区 域开展森林康养项目建设,通过发展第 三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及产业转型。
( 四)创新组织模式,提升产业核心 竞争力
突破产业布局层次不高、产业经济 渠道单一、产业项目同质化程度偏高等 相对滞后的发展模式, 以文化为引领、 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以全省“全福 游 、有全福”文旅康养协同发展空间格 局为框架,以 自 然肌理、文化脉络、市场 圈层、交通体系、产业布局等为要素[10], 形成龙栖山有高度 、常口村有厚度、鹭 鸣湾有广度、玉华洞有深度的四大优势 引领,创建“一 圈、多点”全域文旅 + 康 养发展新格局 。一 圈即“环城区休闲度 假旅游圈”。以满足省内、周边省市地区 居民休闲、度假、康养、乡愁等休闲旅游 需求为导向[11],以城区、玉华洞景区为主 体,以金溪沿河为纽带,上游连接鹭鸣 湾森林康养基地 、南 口蛟湖,下游连接 工业园 区 、常口常青旅游区,北至光明 际下龙池谷 、万安九仙山,打造集生态 休闲、文化体育活动、森林康养、特色农 业体验、高端产业融合创新等功能于一 体 的 环 城 区 文 旅 康 养 休 闲 度 假 旅 游 圈[12] 。 多点即以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得天独厚的生 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开发、建设古厝桥、 古树群、龙潭瀑布等景点的人文和自然 景观,深度打造白莲镇红色基地 、万全 乡证觉寺佛地 、大源乡肖坊古建筑群、黄潭将溪生态基地、万安特色农业基地 以及余坊乡马嘶 、安仁大南坑的古村、 古道 、古窑 、古矿体验基地等多个景点 的旅游产品, 实现产业的百花齐放、全 域发展。
四、结束语
森林康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非 常好的发展前景 。福建省将乐县环境优 越,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政府的 大力推动下,森林康养产业获得了很大 发展, 但是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来 看, 其发展的要素条件有优势也有不 足,为此,政府应该立足现有发展条件, 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挖掘特色,创造机 遇,借力使力、统筹发展弥补其要素不 足,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推动本县森林 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福建省三明市社科规划 项目 2020 年度课题“产业融合视角下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的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02) 。]
参考文献:
[ 1] 张辉,刘建波 . 森林深处 康养方兴 [J]. 海峡通讯,2021 (05):60-61 .
[2] 李瞳鸿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 的“钻石模型”分析— 以铜陵市为例[J]. 经 济研究导刊,2022 (25):58-60 .
[3] 袁瑞峰. 乐昌市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 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1.DOI:10.27061/d.cnki.ghgdu.2021.000767 .
[4] 樊远凤,邱国新 . 淮南市各区县经济 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 科 学 版 ),2022.36 (02): 17-25 .DOI:10 . 16104/j. issn. 1673-1891 .2022 .02 .005 .
[5] 邹成成 .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 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20 .
[6] 将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7] 宋维明 . 关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必然 性与路径的思考 [J]. 林业经济 ,2020.42 (01):3-8.
[8] 马娅 .森林康养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21 .
[9] 方炜杭,全幸雅,徐文锦,沙观球 . 将乐: 绿色发展 山水欢歌 [N]. 福建 日 报 , 2021-07-01( H07)
[ 10][ 11][ 12]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河北 省 旅 游 高 质 量 发 展 规 划(2018— 2025 年)》 的通知 [J]. 河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 ( 11):9-6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