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 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 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 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 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 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森林康养,农民福祉,影响路径
—、引言
森林康养作为“两山”理论的新实践,依托优质的森林资 源而发展,已成为我国绿色、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1]。森 林康养产业具有特殊的医学价值、经济学价值和市场价值,发 展森林康养产业,有利于促进森林产业改革与第三产业发展,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黑龙江省幅员辽阔,森林覆盖率高[2], 有多处森林湿地及温泉资源,因此,其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具有资源优势。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发 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绿色产业能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民福 祉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促进林区农民就业、 实现兴林富农,以及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福祉 而进一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有必要紧扣林区农民进行深 化研究。
二、数据与方法
(―)数据来源
选择黑龙江省四大乡村森林康养基地农民为调查对象, 遵循合理性、逻辑性、明确性等原则进行问卷设计。第一次发 放问卷时间为2020年7月至8月,填写问卷对象为伊春、绥 阳基地农民,共回收179份问卷;第二次发放问卷时间为2020 年8月至10月,填写问卷的对象是伊春、鹤北基地农民,共回 收171份问卷。剔除作废问卷,剩余有效问卷份330份,问卷 的有效率高达94.29%。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黑龙江省林业部发布的相关 政策文件,并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指标 体系,该体系采用二级分层,一级分层包括发展现状、建设内 容和发展规划,二级分层为基地规模、综合服务设施、管理机 构等指标。发展现状为森林康养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主要包 括基地规模、基地知名度、产品类型、景观资源质量等二级指 标;建设内容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情况,主要包括综合服务设 施、体验教育设施、医疗急救设施、运营销售体系、环境监测体 系等二级指标;发展规划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计划,主要包括 管理机构、功能分区、产业联动、政策支持等二级指标。
福祉(well-being)是指人们的状态良好,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竞争力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农民福祉能够在-定程生活富足[4]。民生福祉作为综合衡量国家综合发展和国际 度上促进林区农民提升生活水平。根据联合国组织的《千年生 态系统评估》可知,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具有密切的关系[5],而 森林资源隶属于生态系统,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森林康养与农 民福祉之间的关系颇具现实意义。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森林的 健康效益显著,尤其是对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森林能帮助人们 缓解工作压力、释放焦虑情绪、降低血压并增强免疫能力森林 康养产业同时能够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需求,满足相关政策 要求。森林是地球之肺,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能有效地调 节极端气候、保持生态平衡[6],森林资源对于缓解热岛效应、改 善生态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森林康养产业在经济、社会、 生态方面对提升农民福祉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将农民福祉 分为经济福祉、社会福祉及生态福祉。
基于上述认识,该模型选择了发展现状、建设内容、发展 规划、作用效果、经济福祉、社会福祉、生态福祉7个潜变量及 30个可测变量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潜变量名称表
基于理论模型及森林康养相关理念,对各个潜变量提出 了 7个假设。
H1:作用效果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农民福祉提升影响过程中的中介因素。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农民的积极影响通常不是直接的,而是存在相应的间接因素起到桥梁的作用,如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会提升农民 的生活水平。
H2:发展现状对作用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体现为基地综合实力情况及基地 发展潜力,基地综合实力越高,越对基地客流量及发展前景情 况起积极影响作用。
H3:建设内容对作用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其各项基础设施和体系建 设越全面,周边地区农民和游客的反响越好。
H4:发展规划对于作用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产业管理规划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策支持情 况,其基础设施建设越好,政策支持力度越大,森林康养产业 越会有好的作用效果。
H5:作用效果对经济福祉具有正向影响。
森林康养产业作用效果得到提高,整个产业呈良好发展 态势,进而带动基地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H6:作用效果对社会福祉具有正向影响。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农民对自然的敬仰有密切关系,体 现出森林生态哲学、伦理学和森林美学。产业发展后农民能意 识到森林是造福人类的重要资源,能提高农民的健康状况并 增强身体素质。
H7:作用效果对生态福祉具有正向影响。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后,森林资源增多,基地环境会相应得 到改善,空气中负氧离子增加、饮用水质量提高,农民健康状况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根据所提出的七个假设,做出相应的理论模型图。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女性略多于男性,女性占 比为53.63%,男性占比为46.37%,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在 是否已经从事森林康养产业方面,36.67%的农民表示自己已 经从事森林康养产业并对该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农 民对于森林康养产业的态度方面,71.52%的农民表示对于发 展森林康养产业持积极态度,表示自己在未来有发展森林康 养产业的可能。
(二) 数据信效度检验
通过对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可以看出,量表中30个测量变 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4在0.70以上,量表具有较 高的可信度;总体的KMO值为0.952.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较 好;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 所选取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模型配适度检验
采用绝对适配度指标:RMR、RMSEA、CMIN/DF,增值适配 度指标:IFI、TLI、CFI,简约适配度指标:PGFI、PNFI共计8个 指标对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进行判断。得知RMR为0.032. 小于 0.05 ; RMSEA 为 0.054.小于 0.08;CMIN/DF 为 1.95.小于 3;IFI、TLI、CFI均达到0.9以上的标准;PGFI、PNFI均达到0.5 以上,模型与数据的契合程度高,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四)标准化路径系数检验
通过标准化路径系数表可以看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 状对作用效果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902.且P值小于0.001.说 明发展现状对作用效果影响显著,且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不直接作用于农民福祉,说明存在中介效用,假设H1、H2成 立;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内容对作用效果影响的路径系数为 0.006.P值为0.943.说明建设内容对作用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因此假设H3不成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对作用效果影响 的路径系数为0.094.P值为0.729.说明发展规划对作用效果 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假设H4不成立;森林康养产业作用效果 与经济福祉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911.且P值小于0.001.说明 森林康养产业作用效果对经济福祉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森 林康养产业发展能提升农民福祉,假设压成立;森林康养产 业作用效果与社会福祉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916.且P值小于 0.001.说明森林康养产业作用效果对社会福祉具有显著正向 影响,假设H6成立;森林康养产业作用效果与生态福祉之间 的路径系数为0.912.且P值小于0.001.说明森林康养产业对 生态福祉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7成立。
在剔除不显著的路径足、氏后,得出新的路径关系,剩余 路径均显著且通过了检验,表明假设H1、足、足、瓦、H7均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内容、发展规划、发展现状三者之间 相互影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效果在发展现状与 农民福祉之间具有中介效用;黑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 提升农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研究建议
重视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鼓励 农民投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知名度提升;加强对森林 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延长黑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高丹丹,王姝雅,刘鹏等.消费者对森林康养产品购买意愿研究 [J].林业经济,2019.41(03):27-32.
[2]张锁柱.产业结构与要素投入下的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增长冋 题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8(03):102-103.
[3]温新荣,李德贵.绿色发展视域下林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的对策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06):152-157.
[4]陈明星,周园,汤青,刘晔.新型城镇化、居民福祉与国土空间规 划应对[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06):1273-1287.
[5]黄甘霖,姜亚琼,刘志锋等.人类福祉研究进展一基于可持续 科学视角[J].生态学报,2016.36(23):7519-7527.
[6]闫帅,尹久娜,田富学,黄晖,陈祖建.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历程 及我国森林康养发展建议[J].南方园艺,2020.31(01):69-73.
[7]段文军.深圳园山三种典型城市森林康养环境保健因子动态 变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生产批量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经常遇到...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