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党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意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5 11:34: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不断发展壮大,离 不 开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 学习党的历史能够帮助大学生 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忠诚意识。高校应不断创新党史 学习教育方式方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党 员不断提高文化自信,坚定政治信仰,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关键词:党史教育,政治忠诚,学生党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不断发展壮大,依靠的是党员 对党始终如一 的忠诚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 本要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纯粹的 、无条件 的 。了解党的历史能够帮助党员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历史是 最生动 、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 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 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当代大学生作为党员群 体中的新鲜血液,必须了解党的历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 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忠诚,肩负使命责任,担 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从历史 中吸收养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现如今复杂 的世界大环境下,我们更需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更要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 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党史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坚 定文化自信,强化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 。通过开展党史 学习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忠诚意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 长期工作 。伴随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并深入日常工作和生活, 人们对于党史理解越发深入,党史教育也应不断推陈出新,增 强党史教育实效性,用党史知识丰富学生头脑、开阔眼界 、提 高修养、增强本领,让学生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 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二、开展党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的重要性

  (一)增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坚定政治信 仰

  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大 学生党员从党史学习中激发爱党爱国的忠诚信仰 、不断汲取 精神力量,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认识到一路走来的艰难困 苦,认识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的汗水和牺牲,激发 文化自信,传承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拼搏和奉献 。现如今, 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时有不实信 息否定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历史意义, 夸大党史上 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同时,“多元文化的发 展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影 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 对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形成了挑战。”[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 形成的时期,对于信息真伪的分辨能力还不够,极易受到外界 因素影响,需要不断引导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大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只有 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忠于国家和人民,才能在错综复 杂的国际形势中锚定方向不迷航, 在艰难险阻中保持前进的 动力 。通过开展党史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 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党百年的艰辛与荣 辱, 感受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奉献, 深刻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 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今天的幸 福生活来之不易,更感自身肩负的使命光荣,增强对大学生党 员身份的认同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信心、增强斗志, 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不断坚定政治信仰, 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 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 动自觉,自觉践行党员的责任义务,增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 和政治担当,提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素质。

  (二)更好地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树立远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书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一路走来,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靠的是无数共产党人坚定 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始终如一 的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环境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未来属于青年 一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肩负祖国未来发 展的重任,但大学生年纪尚轻,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出生在 和平年代的他们很难体验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风风雨 雨,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党员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培养大学 生党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坚韧品格,守护好一代代共产党 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百年成绩单 。只有了解党的历史、总结 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血脉,发扬革命精神,汲取力 量和智慧 。通过进行党史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党员更加深刻地 了解和体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启迪智慧, 更加深刻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走好 中国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继往开 来、开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 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对 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党的 历史,才能更好传承党的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政治 信仰, 只有看清楚过去, 才能明白未来成功的道路应如何走 好, 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学习,鼓励大学生党员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 立志服务国家、民族和人民,将实现自我价值融入家国理想, 矢志不渝、坚定如磐地坚持初心使命,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 心使命,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宣传者和传播者,努力 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爱国情、强国志 、报国 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全 心 全意为 人民服务

  “忠诚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和赢得 人民群众支持的精神力量源泉。”[3]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 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一切为了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 心,以真挚的情怀滋养初心 。当代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新鲜血 液,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应传承这样的初心使命,传承共产党 人的伟大精神,不断提升政治忠诚意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开 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习党的历史,就可以从党的历 史进程中总结党的发展规律,认清世界发展大势,从而提高认 识,坚定信仰,增强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奋斗的 决心和力量 。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奉献精 神,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让 党的优良传统根植学生心间, 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熔铸在 日常学习生活中。知史以悟道、增信以强志、力行以报国,通过 开展党史教育,引领广大学生党员自觉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增 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在学生群体中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激励更多的青年成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三 、增强通过党史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实效性 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作用,提升教育从 业人员自身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 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要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教育中, 思政课是当代 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重要阵地, 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德 育作用,充分发挥凝聚大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思政 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 想要发挥好思政课的德育 作用,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信 仰,爱党爱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重要意 义,要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理论知识,言传身教,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仰;第二,作为思政课教 师,要自觉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自觉加强对党和国家历史的学习,加快 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新,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思政课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同时,努力探索创新教育方式, 将枯燥刻板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达, 不断提 高学生的政治忠诚意识;第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学 生爱党爱国情感培养,不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使红色基因渗 进血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 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重要阵地, 推动党的历史 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学 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政治忠诚意识。

  (二)发挥新媒体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作用,创新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

  “在高校关于政治忠诚教育的传统教材中,教材内容往往 只注重理论的系统讲解,缺少引起学生共鸣的内容”[4],要将思 政教育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守正创新。现如今,网 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每天有大量时间用于浏览 新媒体网络,利用网络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借助新媒体的应用,不断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利用好现有的学习强国等学习 平台,创新党史教育方式,除传统的文字表述形式外,可以将党 史和思政学习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通过开设专题课 堂,定期更新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生动呈现。这种将思想政治 理论课与网络新媒体思政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传统书本 教育和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以大学生更加喜 欢、更加感兴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党史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学 习的实效,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 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提 升的过程,网络途径有利于进行碎片化学习,通过每天日积月 累地学习,增强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使党史学习入脑入心。在 利用便捷的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党史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网络 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安排专人监督网上发 布的内容,及时纠正和清理网上的负面信息,向学生传递正能 量,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政治忠诚意识。

  (三)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实 效

  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丰富,党的百年历史留给我们大量宝贵 的财富,学习资料不计其数,内容十分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坚持多措并举,要实现全方位思政教学,必须要帮助学生在课 堂教学基础上,走出课堂,在学习中开展实践,在实践中深入学 习,做到“知行合一”。第一,通过展板、橱窗等多种渠道,向学生 展示党史故事和先进人物事迹,精心挑选展示内容,增强党史 宣讲的针对性,从学生入校起,就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 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内心对党的认识 。第二,“红色资源 是实现高校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手段。”[5]带领学生参观党史国 史校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 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地感受党 史教育和红色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爱国,接受 红色精神洗礼,收获历史启迪,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宣传教育的 实效性和感染力,让红色血脉薪火相传,让精神动力生生不息,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忠诚情感。第三,通过宣讲、观看电影等 形式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以身边先进人物的故事感染大 学生党员, 引导大学生党员以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为表率,自 觉提升自身奉献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引导更多大学生把对党 的热爱和忠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进程中跑好属于青年一代的这一棒 。第四,组织大学生党员深 入校园、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 展支教、宣讲等活动,发扬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更加深刻领会开 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温 度,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坚定政治信仰,成长为可堪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 1] 宁曼荣,袁锦 .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 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 10):58-60 .

  [2]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3 .

  [3] 程东旺 ,连志忠 . 苏区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论 析[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40 (02):30-34 .

  [4] 郭鑫 .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忠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0 (06): 171-172 .

  [5] 袁锦 , 宁曼荣 .红色资源在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中的 运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 (04):21-24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20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