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医疗制度要求公立医院能够做到自负盈亏。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探索,提高财务管理效果,优化医院资源的配置。想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效果,需要落实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工作,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文章基于财务内控视角,探索了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财务内控,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
公立医院承担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责任,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机构,因此其内部拥有数量众多的部门和科室,而不同部门负责的工作内容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内控难度较高。如果医院采用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就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降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不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为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医院应该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一、财务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医院的财务管理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收支记账管理,还包括财务风险管理和资本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医院因为意外情况蒙受经济损失,促进医院稳定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资本运营管理则是医疗体制改革之后的财务管理内容,如今公立医院想要发展就需要做到自负盈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形成健全的财务内控体系,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做到收支平衡,实现良性循环。医院想要适应医疗体系的改革,就需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好新旧财务管理制度的衔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内控质量。
二、内控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形式主义
大部分医院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比较直接,在制定财务管理方案时没有深入分析,走形式主义,没有真正落实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降低了财务管理效果。在各个部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部门需要精简资源配置,只需直接说明该部门需要节省的资金总量以及对应管理方案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结果,并对整个流程和实施的路径进行说明,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方案有序进行。这种方法虽然听起来非常简单且高效,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该工作部门实际发展情况、盈利情况、支出情况等等,虽然拥有完善的管理方案,但是方案的内容却没有契合实际,导致实际的管理效果大大降低。
(二)财务管理思路不清
在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拥有创新的管理思路来创新管理方法,然后根据创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分析财务数据,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如今大部分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思路不够清晰,在制定管理方案时只针对个别部门的情况制定管理方案,没有进行综合考虑。而且从实际的管理结果来看,各个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对比意识,也就是说很多部门只按照自身的管理要求进行财务管理,不注重内控能力与其他部门的横向对比,导致管理思路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顺应信息时代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同样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内容,积极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制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财务内控制度。但是目前医院的财务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也不高,没有形成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档案信息的管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导致档案管理质量大大下降,使医院无法掌握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其次,由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实际的管理技术应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部分医院因为对信息技术的不重视,投入的资源较少,导致信息设备相对落后,有的医院所配备的计算机性能较差,无法高效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三、内控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实践路径
(一)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医院需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内控流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义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确定管理流程顺序,以此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可以从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了解各部门的财务内控的实际信息。[2]各部门的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部门运行的过程中,选择特定的时间段来分析其财务内部控制信息,了解其成本控制的效果,完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先制定一个管理目标,然后选择相应的时间段来分析该部门的实际账户信息,寻找其在财务内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效果。
要想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内容的实际情况,健全考核机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使用信息技术进一步量化部门的考核结果,使其更加具体,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健全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果。
同时,医院内部各个部门要积极与财务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各个部门最新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单个部门的财务信息,还需要了解医院整体的财务情况,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案,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二)创新管理思路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医疗体系改革之前,大部分医院都缺乏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不仅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而且缺少相当数量的财务管理人才,甚至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身兼多职,阻碍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因此,医院应该创新财务管理思路,建设高素质的专业财务管理团队,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促进医院稳定发展。
首先,在进行内控制度思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工作实际内容和方案的制定,来转变自己的管理思路,然后按照创新后的思路和方案流程完成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思路要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医院内部资源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控制,降低医院成本支出。比如医院某科室的患者人数在每年的不同时间段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变化,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结合该科室不同时间段的患者人数变化来调整该部门的资源配置。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调查历年来该部门患者的人数数据,以及普通患者与重症患者的比例,并做好全面预算工作,在不同的时间段给予不同的资源配置。如果该部门使用的资金总量超过了设定标准的话,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记录最近一段时间该部门的内控管理是否出现了异常,否则要及时调配资金,避免影响患者的诊治。
其次,医院应该运用多项举措来加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管理效果,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医院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招聘的标准,从源头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管理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促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医院应该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团队的培训力度,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通过开设系统化的财务管理培训课程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来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下,医院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医院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完善信息设备,为财务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条件支撑。
首先,医院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医院档案信息不仅包含着医院近年来的发展信息,还包括各种疾病信息、患者诊治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对财务内部控制来说具有极大的实际参考价值。[3]医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院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分类细致化,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快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财务信息,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其次,医院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建设专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科室的具体财务情况上传到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准确地分析财务信息,寻找其中财务内控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内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目前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影响到了医院的实际发展。医院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创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璧峰.内控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实现路径[J].中国卫生经济,2020,039(05):85-87.
[2]席白露.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20(20)
[3]孙爱群,孙维星.大数据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研究[J].健康必读,2020(07):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