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快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数快递企业聚焦降价快速抢占市场,导致价格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快递企业如何走出财务薄利困境,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采用案例研究法,以顺丰控股为案例分析对象,梳理了其增加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份额、释放规模效应、优化资源配置等抑制薄利化措施,最终促进了企业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研究结论对快递企业抑制财务薄利化,改善行业恶性竞争局面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快递,薄利化,价格战,抑制措施,效果
一、背景介绍
我国快递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业务收入远高于其他国家。2020年,中国快递量达到695.2亿件,对世界包裹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半数。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快递业前景广阔。与此同时,快递企业业务量飞速增长的背后,是与其呈反向发展的毛利增长。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与普及,中国快递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利润引导着市场进入者抢占市场份额,在快递市场,企业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企业更乐意于打价格战,多数快递公司注重降低成本,通过低价占领市场。恶性的价格战降低了快递业的利润率,行业开始趋向薄利化。处于行业大环境中的快递企业不能幸免。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于2017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国内领先的物流智能综合服务商之一。顺丰控股以其直销的业务发展模式,已发展成为国内快递业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之一。2019年,快递业务量达到30.52亿件,比2018年同期增长18.29%。营业收入达到710.94亿元,比2018同期增长23.68%。快递物流收入706.09亿元,同比增长23.57%。2020年疫情下,顺丰直销模式和航空运输优势凸显,品牌价值再次提升。电子商务加速了时间效应的增长,特惠分销逐步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利润增长的质变,公司利润底盘进一步增厚。不可否认,顺丰是快递行业市场份额中占据龙头领先地位的快递公司,由于高额的运营成本,它根本不可能将价格压到像其他快递公司那样低,大家都知道,顺丰的单件价格在快递行业中是最高的,那么大家为什么还愿意使用顺丰物流呢?低廉的价格与优质的服务究竟谁会获得最后的胜利,本文以顺丰快递公司为例,讨论其如何摆脱价格战,实现价格与质量共同发展,抑制快递企业薄利化,打造更优秀的中国快递品牌。其目的是为快递企业抑制财务薄利化,摆脱行业恶性竞争局面提供借鉴意义
二、顺丰控股抑制财务薄利化困境措施与效果
(一)顺丰控股抑制财务薄利化困境措施
对于物流快递企业来说,开展业务所需投入巨大,就是营业成本费用高,而这些成本需要依靠一单单的单票收入弥补,也就是说,快递企业固定成本很高,变动成本也很高。物流成本最明显的特点是“物流冰山说”。物流冰山说指出物流成本就像冰山,人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水面以上”的变动成本,却忽视了水下“冰山山体”的固定成本。所以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占领市场份额以增加营业效率进而提升利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顺丰控股的观察研究,其采取了抑制财务薄利化困境的主要措施有:
1.增加技术创新。传统快递行业过于依赖员工,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并且人工收件、录入、分拣、非规模化地运输非常有局限性和不安全性,人工有可能会录入错误、传统运输不具有安全性。所以顺丰打造了智慧物流,虽然是物流公司,但是它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近几年来,顺丰研发投入经费逐年增加,2018、2019与2020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77.21亿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投入研发人员6000余人,约占员工总数的4.99%。同时,顺丰控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物流地图等技术前沿领域领先。通过对货物进行针对性处理,研发错分检测、自动化处理、智能装卸平台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货物全流程无人自动化落地,提升了营业时效,降低了人力投资成本。
在快递过程中,自主开发的智能设备支持高效收派件、地图导航、语音助手等功能。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收件派件时间缩短为每票10秒以上,此外,顺丰还为运输车配备了自主研发的精良导航电子地图—丰图,确保配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2.扩大市场份额。由上文可知,在行业薄利化的大环境中,顺丰控股作为市场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龙头企业,也无法违背市场大趋势,就是消费者对于单票单价高定价的接受度已经明显降低。所以,顺丰不可能也无法从单票单价入手增加收入,同样,任何一个快递企业都不能进行提升单价,在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此路不通,但是顺丰控股坚持抑制单票单价下降的趋势,坚持保证原有单票收入不降低,在此基础上增加市场份额即业务量(见表1)。
那么就从业务量的角度出发,顺丰的年业务量增长率与行业年业务总量增长率之差逐年降低,说明顺丰在行业企业之中非凡的业务量增长速度。增加业务量进而增加收入,首先顺丰从服务质量出发,占领中高端市场,拥有固定市场份额,对于贵重物品、易碎物品、重要文件等对于消费者比较重要的物品资产的服务一定首选顺丰速运。而且,对于排斥寄件的麻烦消费者来说,顺丰速运接件派件到手的高质量高效率服务是非常值得青睐的。
3.释放规模效应。顺丰在整个行业进行价格战,且战况激烈的情况下,实现了营收和盈利的双增长。2020年,顺丰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2亿元,更是同比增长45.74%。
4.优化资源配置。顺丰的经营模式在行业内独具特色,是一家具有全网控、大规模优势的综合性快递营运商,总公司统一管控全覆盖,统一组织收件、分拣、中转以及运输,并依据各地区的实际需要人性化调配网络资源;同时,顺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业内领军的营业信息化系统,保障整个运营过程高质高量。“天、地、信息”三网合一,形成国内同行中管控强、稳健性最高,也最独具特色的智能物流网络体系。资源充分调配,避免造成损耗。
优异的业绩背后,也得益于顺丰持续推行全网络管控模式优化,顺丰控股围绕收派、中转、运输等各环节的改进举措逐步落地,在业务量规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显著提升了全流程运营效率、有效降低成本、释放规模效益。
(二)顺丰控股薄利化抑制效果
首先,我们通过与各快递公司毛利的对比,分析顺丰对于自身薄利化的抑制效果(见表2)。
2020年各快递公司中报显示,快递行业价格战仍在持续,势头不减。且各家都显示毛利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在单票收入上有所下降。
由于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业务量逐年稳定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两成,这样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且具有生命力,但是各公司的毛利率整体上看却逐年降低,究其原因,在于上文所分析的单票收入下降。加盟制快递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发起价格战,逼迫直营企业如顺丰参与价格战,应对行业单票单价降低的整体趋势,获得规模效益。其结果就是单票收入的下降,但实质上,毛利率的下降说明了加盟制快递公司的经济行为是不正当的,对于其是否真正的获得了规模效益也是不好说的,在业务量增长率大于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现状下,可以看到业务量的增长不足以弥补单票收入的下降。换言之,在价格战的市场前提下,仅依靠降低单票收入获得规模效益是不可行的,反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所以顺丰在单票收入全行业降低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单票收入。抑制了企业平均单票收入的持续降低。
快递各企业在进行价格战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以降低单票成本、增加利润获取的空间,或者单票收入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例如干线自备车增加、大马力甩挂运输普及、自动分拣中心建设、扁平化管理模式等。另外从毛利率持续下降的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业务量大幅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单票成本没有起到明显作用,但是降本对于毛利的获取是起到促进作用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实质上,单票收入的降低对毛利率的伤害是比表中所列示要严重。总结以上,单票成本的降低不足以弥补单票收入的降低,所以,采取价格战的方式通过降低单票收入取得胜利是不可取的。也说明,加盟制快递企业的降价战略是偏离最终目标——利润最大化的。而顺丰在降低单票成本上也作出了努力。相较于其他公司来说,降本效应明显,毕竟其毛利率下降幅度是较为平稳的且绝对值是相对较高的(见图2)。
由以上折线图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出,相对于圆通和中通来说,顺丰控股毛利率下降幅度明显较小。在此,通过宏观观察以上折线图显示的企业毛利率走势,说明了顺丰控股在一定方面上,采取了某种方法积极地应对企业的薄利化的趋势,毛利率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其他企业,在行业大环境中摆脱价格战的影响,坚持企业个性化发展道路,实现价值利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抑制了自身薄利化,实现价格与服务统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三、结论与实践启示
(一)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顺丰控股本属高端市场,打造高质量快递服务,在快递企业薄利化的大趋势下,被动进入价格战,企业单件价格持续下降,事实上,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在持续增长中,尤其是疫情期间,顺丰控股业务量上涨81.27%,公司毛利率相较于2018年有所下降,行业价格战与薄利化一直在持续。但是从表2可知,顺丰快递的毛利率还是高于行业其他快递公司,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顺丰通过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努力降低公司整体营运成本,通过丰图等高科技智慧物流体系缩短收派件时间,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时效性和安全性;顺丰又通过打造全网控、人性化调配全网资源等营业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充分调配,避免造成损耗。与此同时,顺丰通过优质的服务质量,值得信任的消费品牌吸引了大量忠实的消费者,扩大了市场份额,实现业务量逐年攀升的营业高峰,这种高速增长又释放了规模效应,使得企业在2020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所以,在价格战过程中,作为直营快递公司的顺丰被动进入价格战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挑战,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一种机遇,只要顺丰能够保持其中高端服务的宗旨,坚持高质量服务,保证企业独特优势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抑制自身薄利化的发展。其他快递企业更是要聚焦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从增加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营运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业务量,释放规模效应,增加营业收入等多方面努力,实现企业在财务上的健康成长,在行业薄利化大环境下,实现快递企业自救,抑制企业薄利化,实现中国快递行业由速度快价格低向速度快质量高的转变。
(二)实践启示
第一,通过对顺丰控股经营模式及服务定价的研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研究得出,物流企业应该在混乱的市场中探索独特的发展路径,抑制快递企业自身薄利化,而不是仅仅追求规模效应。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积极寻求未来发展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实现企业对自身对国民的价值,摆脱价格战,实现价格与质量共同发展,打造更优秀的中国快递品牌。
第二,实际上,快递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多方利益导向,比如电子商务平台在快递行业单票价格降低会刺激需求;还有地方政府,一些快递量集中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会支持快递的较低价格,可以作为吸引引进富有生命力企业来带动地区发展优势。但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对行业来说并不是良性循环,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其变革,对企业来说,应该积极发展创新技术,加强员工培训指导,降低营业成本,积极探索业务新模式,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增加盈利;对政府来说,应该提供政策指导意见,制止不正当的竞争,支持企业绿色健康发展,必要时提供政策性帮扶。共同营造适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珊.韵达快递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5):26-28.
[2]李鹏飞,张瑞.基于TSCI变动的RBF-SVR月度快递业务量分析及预测[J/OL].统计与决策,2021(05):184-188[2021-03-08].https://doi.org/10.13546/j.cnki.tjyjc.2021.05.040.
[3]祝君壁.快递包装如何绿色转型[N].经济日报,2021-02-19(011).
[4]陈云广.对2021年快递行业的理性思考[N].中国邮政报,2021-02-04(004).
[5]朱睿.中国快递行业如何更加绿色?[N].现代物流报,2020-07-29(A02).
[6]王星平.价格战不是快递企业发展长久之计[N].每日经济新闻,2020-09-01(001).
[7]宋笛.快递公司价格战未了整合机会隐现[N].经济观察报,2020-08-31(002).
[8]马萌.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析——以顺丰控股为例[J].财会通讯,2020(18):125-127+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