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2019 年,山西被国家相关部委赋予内陆能源和资 源型地区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的使命 。近年来,山西物 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社会物流成本偏高问题,物流降 本增效有较大空间 。 文章从行业和政府层面分析了制约山西 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因素, 提出调整运输结构、 加强科技应 用、打造供应链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软环境建设、挖掘数 据价值等对策建议,协同推动山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物流成本 降本增效 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是支撑国民经 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 近年来,我国物流发展取得长 足进步,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但物流成本居高不 下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 物流降本增效作为一项 系统工程,国家已经持续多年推进 。 2019 年,在国家发改委和 交通部联合印发的 《关于做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 作的通知》中,山西省被列为试点省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资源 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机遇
“十三五”以来,山西省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政策“软”环 境完善与空间“硬”设施建设齐头并进,为实现物流高质量发 展和降本增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关于现 代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131 号)、《关于进一 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 发 〔2018〕39 号)、《关于支持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的若干措施 (试行)》(晋税发〔2019〕95 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物流业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各市主动融入国家物流枢纽和基地建设, 省会太原市入选 2019 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晋中市入选 2020 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山西省发改委 2020 年启动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冷链物流基地评选认定,评选出 3 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 1 个冷链物流基地, 以充分发挥园区 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二)行业特色
山西省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货运和公路货运, 占全省货运量的 98%以上 。 铁路货运与公路货运的运量之比为全国 之最 。 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中,煤炭、钢铁等工业品占比达到六 成以上,其余为农产品及外省流入货物等。
(三)成本现状
目前,行业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指标主要是“社会 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率”,该指标从宏观层面衡量社会物流 成本,集中体现了现代物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 近五年来, 山西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率总体呈降低趋势,2019 年其比率为 17.8%, 比 2015 年降低 5.2 个百分点, 但与全国 14.7%的平均水平相比,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仍然较高,物流降 本增效仍有较大空间。
二、制约山西省物流降本增效的因素
(一)行业层面
1.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 。 山西铁路运力网络较丰富,铁路 运量在全国占比最高 。 由于运输的物资主要为煤炭等大宗商 品,一般而言,铁路较公路更适宜承担大宗商品的运输,公路 平均运价为铁路的 2 倍,因此,还需加大“公转铁”力度 。另外, 山西多式联运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省内公路 、铁路 、航空等多 种物流资源散乱,整合度、集中度不够,协同效应不强,各环节 缺乏高效衔接,物流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程度偏低,导致 山西省运维费用难以降低,管理费用居高,物流成本加大。
2.科技创新滞后 。 目前,山西物流业务集中在运输、仓储、 货代等传统服务方面,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激烈,现代化水平 低,高层次、综合性和高技术含量的物流供给和创新服务严重 不足 。虽然政府部门积极开展网络货运平台创新,涌现出快成 物流等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但物流业在物联网技术、智 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的推广应用上还不够, 不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3.产业融合不足 。 供应链是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 要手段 。 以太原钢运物流股份公司为例,其围绕太钢不锈钢产业链精准定制物流服务,是制造业与现代物流结合 的典范;山西汾酒通过与省邮政公司深度融合, 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物流 成本 。但山西省大部分企业还未形成有效的融合机制,生产企 业还不能根据自身特点提出有效的物流和供应链需求, 物流 业与产业联动不够。
(二)政府层面
1.物流管理体制不完善。一是物流管理部门多。涉及工信、 发改、交通、商务、铁路、公安、财政、海关等多个部门,各部门 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统筹规划, 导致物流资源要素配置 不科学 。二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高 。物流领域纳税环节多、税率 不统一、重复征税等问题仍然存在;通行费用偏高,涉企收费 多,乱罚款问题依然突出,增加了物流成本 。 三是中小微物流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 大部分中小微物流企业轻资产 较多、可抵押资产少,金融机构出于信贷风险控制的考虑,较 少给予其银行贷款授信, 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通过社会融资 取得所需资金,造成融资成本上升。
2.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山西省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 滞后, 物流平台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不 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资源配置效 率 。 另一方面,山西物流标
准工作刚刚起步,对物流行为的指 引和约束不足,标准化单元化物流设施设备,如集装箱 、厢式 半挂车、托盘等应用程度不高,成为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降低 物流成本的短板。
3.社会物流统计工作薄弱 。 山西于 2017 年才建立物流统 计报表制度, 建成社会物流统计直报系统和物流业景气指数 调查系统,结束山西物流业无统计报告的历史,社会物流统计 工作晚于中部其他省份 。虽弥补历史空白,但缺乏对物流统计 数据的挖掘分析, 没有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价值以协助政府制 定扶持政策和企业经营决策, 同时许多市县物流业发展现状不 明、数据缺失。
三、山西省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物流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 、社会性工作,要实 现目标,山西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需行业和政府协同共 振、共同发力,推动山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一)调整运输结构,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 。 以山西省内南北 铁路通道为主,搭建中鼎物流园等物流配送网络,铁路承担干 线运输,客车化开行货运班列,公路承担支线运输和配送;完 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进 一步降低大宗商品物资运输成本;二是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加 快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解决“前后一 公里”衔接不畅问题;在太原、大同、临汾等物流枢纽间推行集 装箱多式联运统一票证,加强单证信息交换分享,形成一票到 底、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的便捷运输制度。
(二)加强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深化互联网 + 物流应用, 支持传统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和 参与电商平台,加快传统业务由线下转为线上 。推广应用无人 机、智慧物流车、物流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智能化 仓储、运输和配送。持续支持网络货运平台发展,运用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依托交易数据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智能定价、就近派车、路径优化等,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三)打造供应链体系,促进两业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与山西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煤化工等主要产业 配套的专业化物流,形成采购、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的智慧 物流与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 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 。 重点发展大宗商 品物流,

依托具备条件 的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促进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 。推动制造 业与物流业深化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标准对接 、业务联动进 行融合,既满足制造业个性化服务需求,又促进物流业态转型 升级,实现“双赢”发展局面。
(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进一步理顺工信、发改、交通 、商务等物流管理部门 的职能定位 。 通过建立全省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措施 统筹解决物流业降本增效工作中的问题, 协调推进重大问题 研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降低税费等制度性交易成本 。物流 企业大多是运输、仓储一体化服务,建议货物运输服务一般纳 税人增值税税率与仓储等物流服务适用相同税率, 既减小自 由裁量的空间,又维护税制的严肃性;同时通过无车承运人试 点探索交通运输业进项税应抵尽抵,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依 法降低物流仓储用地费用及城市建设配套费、文物勘探费、道 路通行费等水平,减少和规范物流涉企收费和经营性收费,进 一步挖掘“减费让利”空间。三是创新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山西 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区块链、大 数据等数字技术支持,开展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供应链 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 降低融资 成本。
(五)完善软环境建设,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打造全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 术,提供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 等服务,促进物流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构建全省物 流标准化体系,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联合物流行业协会、专业研 究机构制定物流行业地方标准, 支持和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参 与专业领域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推广应用托盘、 集装箱等标准化设备,加强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先行先试。
(六)挖掘数据价值,加强社会物流统计
进一步完善全省社会物流统计工作,做好物流景气指数、 社会物流总额和社会物流成本等指标的监测分析 。 推动各市 县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开展物流统计工作 。制定科学的物流成 本核算办法, 建议物流企业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核 算,对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 汪鸣 . 当前形势下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径与措施问题探讨[J]. 中 国物流与采购,2016 ( 16)
[2] 于娟 .物流业进一 步降低制度成本的着力点和政策建议[J]. 宏 观经济管理,2018(5):40-45.
[3] 董珮琪 .推进江西物流降本增效的若干思考[J].价格月刊 ,2020 (8):57-62 .
[4] 王肖文,庞晓宇,杨勇等.广东省物流降本增效制约因素与推进 路径研究[J].综合运输,2018(5):85-89 .
[5] 张国华 . 智慧物流的降本增效创新之路 [N]. 中 国交通报 , 2019-06-10 (003)
[6] 付毓谦,李锋 .物流业降本增效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 岳阳市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93-96 .
[7] 郑国诜 , 戴腾荣 . 现代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制约因素与推进思 路——基于福建省龙岩市的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20 (3):29-33 .
[8] 胡焓,李可 . 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及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5) :57-6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