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农学专业大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16:32: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一个优良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管理。青年教师如何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对于高校学生管理、人才培养、学校的发展及自身职业生涯的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特别是结合农学专业特点,探讨了对于大学生管理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农学专业;大学生

本文引用格式:李玉祥,等.农学专业大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5):77-78,98.

        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主要依靠大学教师的传授,而学生们优良思想品德的培养更多的是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实现的。因此,高等院校想要培养出更多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就不能忽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那么,刚从事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应该如何管理班级、特别是农学专业学生?以期把班级建设成学风浓郁的优良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本文结合自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特别是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对于大学生管理的几点方法,以供青年班主任老师交流。

一 加强学生对于农学专业的热爱和肯定

        农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是由于自己高考没有发挥好或者志愿没填好,而被调剂到农学专业或者家长强烈建议报考的。本身就会对农学专业带有偏见,入学后心里不平衡、一时难以适应,甚至会情绪低落,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新生开学后,班主任要积极做好入学教育,及时向学生介绍农学专业特色,宣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对农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减少对农学专业的偏见;其次,随着学业的进行,以主题讲座的形式邀请高年级农学专业学生、农学专业的资深老师、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让他们为学生分享自己与农学、与农业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农业的兴趣;最后,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状况,了解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让学生明白农业也可以很出彩、也能够很高大上、很神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进而强化学生对于农学专业的认可度[1]。

         当然,如果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仍有不适应想转专业的,班主任在跟他自己以及家长详细沟通后,也要支持他转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我所带班级刚入学报到后有1/3的学生向我表达了有转专业的想法,一年结束后只有2位;一位同学入学时成绩很不错,但是由于其高中不学习化学,而对于农学专业学生来说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尽管花了很多心思学习但最后成绩仍不理想,压力较大,所以选择了转专业;另一位女同学本身就是调剂,但学习非常努力,开始时她向我说过,她会非常努力的让自己喜欢上农学专业,但是一年结束了,她学习的也很挣扎,最后她和她母亲向我表达了转专业的想法。

\

 
二 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比于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节奏,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轻松很多,自己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对外面世界的接触也很少。但是到了大学,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照顾与被动安排式的生活学习方式,学习与生活也逐渐地变成了自己的事情,有部分学生会存在自卑、厌学、虚荣心极强、叛逆心理严重、责任感淡漠、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另一方面,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到大学后对于社会的接触会越来越多,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等,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理念,要有诚实的品质,要努力积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我、拓展自己的阅历、充实自己的头脑,要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摒弃社会上浮躁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决抵制一切丑恶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自身抗挫折能力、强化意志力[2]。

三 重视班委的选拔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任何团队和集体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层,及时团队成员都是精英,最终这个团队或集体都不会走的太远太长久。班委是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联系的重要桥梁,班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的面貌。班委的选择即要看其在班级中的号召力,又要看其个人意愿和能力。班委必须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要有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强,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对于各位班委,要强调团结,充分发挥各位班委的优点,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切为了全班同学和班级荣誉。

四 建设班级良好学习氛围

        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会对班里每一位同学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好的班级氛围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积极去创建。从入学开始,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就应该一起制定班规,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做到“有规可循、有奖有惩”。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3],摒弃“在大学,学习不重要”的思想,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制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向学生分析讲解本科毕业后去向问题,激励学生去好大学继续深造;引导学生尽早确认本科指导导师,跟随导师探索科学问题。同时要求每位同学在每学期开始前提交一份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学期结束后每位同学上讲台进行本学期的述职,并详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坚持课前5分钟点名制度、上课向老师起立致意、学习帮扶制度、晚上12点人数清查汇报、学生请销假制度、班级公平公正竞选制度等良好习惯。此外,班主任应通过学生档案、与家长联系、与学生谈心、与班委和宿舍长沟通、咨询代课老师等渠道掌握班里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及学习动态;对于奖助学金等设计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宜时,严格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五 丰富班级课外生活

       大学是个小社会,是一个人从校园向社会转换的一个过渡,要注重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班级要多组织各式各样的娱乐、竞赛活动,督促、激励学生都能积极的参加,特别是平时在公共场合很少讲话、不敢讲话、不善于展现自我的同学[4]。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发挥各自的特长,促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和沟通,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充实提高自我。

六 保持与家长联系

         家校之间的互动联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家校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系,而学生又不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家长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将一无所知,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而且学生事务的处理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伴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短信、QQ、微信等的广泛使用,为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也提供了便利的方式[5]。如在大一新生报到时及时统计学生父母等亲属电话号码、创建本班家长交流群等,这样在后续的生活学习中,可以及时的将班级活动、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第一时间向家长反应,让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及时的向家长分享学校的教育政策、新闻动态等,让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

七 不断加强班主任自身学习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兼有班主任工作的青年专业课教师,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专业,一方面应该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和辅导员请教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也应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及管理学等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6]。俗话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科研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要求班主任必须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

 
八 结束语

       高校班主任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拥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除了上述方法措施,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班主任还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来帮助学生。但无论如何,想要做好班主任,关键在于用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自己的发展,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盏指路灯,指引他们向前,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伟,吴丽姬,王维,等.农学专业本科生学风建设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0-13.
[2]魏虹,王菊,裴学莲,等.浅谈大学班主任工作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49-50.
[3]沈艳霞,郭秀莲.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8(33):74.
[4]杨益.网络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21):116-117.
[5]李欣莲.大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189.
[6]顾斌贤,陈燕.浅谈大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