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陷入“校园贷”的处置研究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3 13:09: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一则真实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陷入“校园贷”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当辅导员面对此类事件时该如何处置,并进一步引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陷入“校园贷”的工作立足点、工作要点和教育引导机制。

关键词:校园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康彦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陷入“校园贷”的处置研究——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2):183-184.

         近年来,“校园贷”作为新型互联网金融借贷服务平台,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但是,许多平台游走在监管灰色地带,导致出现了跳楼自杀、暴力催收、裸贷等恶性社会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而贫困生由于自身家庭情况的特殊性,如果高校不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爱,很容易被各类借贷平台吸引,深陷其中,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接触管理者,面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和来势汹汹的“校园贷”,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妥善的处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案例简介

         2016年6月的一天,学生L通过qq向辅导员反映,其同宿舍同学D向其借钱不还,希望辅导员能协调解决。通过与学生L进一步了解得知,学生D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陆续向其借款6000元,目前已还2100元,还有3900元未还。借款用途据学生L了解的情况,学生D好像在网上做一些基金方面的投资。由于借款金额较大,多次催还款也都无果,而且学生D还发微信说“别逼我,我死了你一分钱都得不到”,学生L这才选择向辅导员求助。在得知这些情况后,结合平时对学生D的了解,辅导员初步感觉事情不会是简单的借钱不还,因此第二天,找来学生D了解详细情况。

         通过与学生D详细谈话了解到,是“校园贷”让这个家庭经济“特困”且命运很不幸的学生变得更加的“不幸”。学生D出生在陕西省宜川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从小生活就很困苦,在他高三那年,父亲突遭车祸让他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父亲治病,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的他四处奔波筹钱,而在一次骑摩托外出借钱的途中,自己也遭遇事故导致右腿骨折,放弃了当年的高考。第二年,虽然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但给父亲治病已欠了外债20多万,这也成为他巨大的心理负担。上大学后,自己的生活花销虽然通过国家的助学金能基本解决,但为了减轻家庭的巨大经济负担,他始终在上课之余想尽办法赚钱,“打工、销售、家教”等这些工作他基本都干过,但是对于家庭巨额的欠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直到大三的第一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校园贷”,加之当时父亲的病情又突然恶化,筹钱心切的他一下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想过“校园贷”是怎么一回事,用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身份证陆续在20多家贷款平台上贷出10万余元,并立马交给了母亲去给父亲治病,母亲也是救人心切,没有细问钱是怎么来的。这笔钱虽然缓解了父亲的病情,但带给他的却是每月各贷款平台的催款,这时的学生D也没有想到向老师求助,反而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通过借同学钱或在新的“平台”上贷钱来还之前老的“平台”的钱,这样钱也越滚越多;更加愚蠢的是,他后来又接触了一款“网络金融投资”项目。刚开始他用贷来的钱投了6000元,发现收益还不错,觉得这样赚钱挺快,说不定把之前借的钱还清后,自己还能赚一笔还家里的欠款,这样他继续追加投资,当投入到4万元并收取了3笔“返利”后,这个网上投资项目突然有一天打不开了,联系也联系不上,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到这时,已欠款16万余元,而且数额每天还在飞快的向上滚动。

\

 
二 案例处置思路

        在了解学生D的情况后,辅导员第一反应觉得这是一个很棘手的事情。从学生本身的情况看,很值得同情,但是他却用了非正规途径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因此,当天先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安慰,并安排同宿舍同学关注近期他的动态,毕竟事情现在被学校知道了,学生心里之前一直鼓着的那股劲就松下来了,而且随着各借款平台不断地开始“催款”,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与学生谈完话的第二天,将此事向学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寻求是否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商讨,认为学生D虽然非常不幸,很值得同情,从人道主义和教师育人的角度出发,是应该帮助其渡过难关,比如以学院名义在网络上发起捐款等等;但是,他解决事情的方式却让我们不能这样做,如果做了学校和学院这样的一级组织的公正性和庄严感就荡然无存,会让其它了解实情的学生(特别是被借身份证和钱的同学)觉得不公正,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鼓励“校园贷”的发生。因此,在之后处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首先,尽管学生D解决事情方式有问题,导致学校和学院不能正式的帮助他,但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从其它层面来帮助他解决困难。a.经常与其谈心谈话,减轻其思想的包袱,;b.帮助他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帮他联系工作单位;c.找同宿舍、同班被借钱同学谈话,希望他们能理解学生D,并共同帮助他;d.在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时,帮助其解读申请流程,顺利完成申请;e.在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以个人名义给予其经济上的帮助。

       其次,通过学生D了解到,其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且都已上班,因此,还款的事情通过其家庭还是有希望妥善解决的。我积极联系其两个哥哥,先把同学的钱还清,以免影响同学之间情谊;再确保每月各平台的最低还款额,以免贷款越滚越多。

        再次,经常向学生D进行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使其充分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不要继续用“校园贷”贷款,越陷越深;并积极引导其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鼓励其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目前的家庭现状。

       最后,引导其遇到事情如果不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一定不能“硬抗”,周围还有很多关心他的同学、老师和家人,大家一起想办法总有出路,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三 案例处置效果

        通过上述的工作方法,学生D首先在家人的帮助下,陆续还清了周围同学的欠款,尽管还有十几万的“校园贷”各平台欠款,但每月也能基本保证最低还款,滚动上涨幅度也不是很大;其次,他也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尽管偶尔还有一些催款的电话、短信,也能通过找我或者同学聊天来化解压力。最终,学生D完成了剩下一年半的大学学业,顺利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而且,在学院和学校的帮助下,成功参加了国家支援边疆计划,在西藏阿里地区做了一名公务员。目前,该生工作状态良好,大部分欠款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

四 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目前高校“校园贷”频发,在遇到学生中发生“校园贷”时,辅导员该怎么做?

       第一,发现学生参与“校园贷”后,第一之间与学生和周围同学进行谈话,掌握贷款数额和影响范围;若数额巨大,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建议学生和家长办理休学避避风头,以免一些不正规贷款公司做出“出格”甚至违法的“催债”行为,导致学生做出过激举动,留下安全隐患。

       第二,若学生未选择休学或数额较小,在上报上级领导的同时,及时联系其家人告知情况,帮助其还款,并写“在校期间安全承诺”;

       第三,要求学生立即停止贷款行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普及;

       第四,对学生今后的大学生活做好教育引导规划,引导其将重心放在学习上,教育其人生的精彩是通过努力换来的;

       第五,将学生置于自己的视线内,防止出现因还款压力大导致的安全事件。

       如何避免本案例中“因贫致贷”情况的发生?第一,平时工作中对学生要用心观察、耐心倾听,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大部分贫困生内心都很自卑、敏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贫困生的特殊情况,才能发现学生性格的差异,才能在与学生交友过程中找到开展工作的突破口;
\

 
      第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基础上,多举措、多渠道、多保障的搭建各类资助平台,拓宽资助渠道;考虑学生家庭、学校等环境中可以改变或者利用的因素,利用一切资源完成资助;

      第三,扶贫先扶智,帮助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境遇;

       第四,建立资助保障机制,让贫困生有尊严的受助;第五,加强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普及。

参考文献

[1]沈威,范伟杰.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J].高校辅导员,2014(3):41-44.
[2]胥青.“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62-64.
[3]靳菲.论高校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援助——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174-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