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我国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凌再芹.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9):241-242.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得到充分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我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里程。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迎来语文教学新的教学热潮。目前来看,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的高度契合,所以,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不仅不吸引学生,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所以,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结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技术至关重要。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弊端,丰富教学资源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倡导中职院校重视并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基于此,很多职业院校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机械。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能有效改善传统“灌输式”理论教学的弊端,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解理论,而是配以相应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因素,为学生创造更新颖、更丰富的课堂体验,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有利于提高知识点的直观性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点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兼顾到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学生。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课前将知识点制作成PPT课件,从而将复杂、繁多的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大大降低教学和学习难度,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1]。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绝大部分学生都对信息技术特别感兴趣,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集中课堂注意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感差,且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很难开发学生思维。现阶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模式的新颖性。学生通过频繁地与教师、与同学互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来看,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中职语文教学课堂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发散,难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且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对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
中职学生没有一般高中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所以,缺乏强大的学习动力。且由于中职教育的局限性,大部分教师对学生都会采用放任不管的方式,不会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但是,中职教育的目的不是升学,而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发展思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按照一般的高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应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 信息化教学创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
从目前来看,在中职语言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应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主体性
信息化手段让传统模式有了改变,不再是老师主导了,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也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学情境单一化,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老师讲课,看老师的板书,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动力很难被激发。直到信息化教学出现在课堂上之后,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情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创设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学生不再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网络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视频、动画等,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加以整理并在课堂上呈现,不仅能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更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当然,制作多媒体课程需要教师对教学平台、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搜集与运用这些网络上的资源。
(四)信息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教”为主,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则改变了这种模式,首先让学生主动去学,再根据每个学生所呈现的不同情况来分别进行指导,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五)运用微课教学
传统的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对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信息化带来微课教学的产生,网络视频进入课堂对学生来说是耳目一新,也自然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教师在课下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网络视频,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对学习内容有更深更广的拓展。微课教学简单方便,由于不同的专业学习重点不同,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经验来制作出不同的微课。
(六)运用视频教学
传统的课堂通常都是老师的板书加上讲解,如果改变这种方式,在教学课堂上加上视频的播放应该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在体验上要比传统的板书更加新鲜,更加有趣。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可以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视频,在课堂上作为课程的补充进行播放,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更加了解,对课程所延伸的知识也有所学习。另外,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播放不同的视频有针对性的来进行教学,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不断积累到跟专业有关的知识。
(七)运用APP教学
在国外,手机APP在教学中已经有了运用,教学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在国内,手机APP教学在不断摸索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阻碍,由于担心学生使用手机沉迷游戏而耽误学习,学校会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机的教学。实际上,现在的学生对于手机操作非常熟悉,如果能通过手机教学,学生对手机教学应该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能快速适应这种模式,相信这样手机教学的效果也是可以达到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技术,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引导学生积极自学、深层次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度,切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应维持课堂该有的秩序,从而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大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手段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26):52-52.
[2]林亚娟.信息化建设在中职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旬刊,2007(3):70-71.
[3]孙芳.网络影视课件学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