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所需要培养的人才也在随之变化,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分析具体方法入手,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新理念;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文引用格式:韦瑞松.浅析创新人才培养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14):95-96
在高校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是某些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在传统的理解中,这样一门课程与创新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创新局面,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的人才,而实验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因为其不仅改变了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既定流程操作,更注重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多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的整个过程正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参考如下建议进行。
一 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理念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来进行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在方式上是有不同的,不能单单的将其作为基础课程去实施教学。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就要求教师在布置有机化学实验任务时,侧重考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的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在教学实施之前就需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理念。
二 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侧重的是动手的流程化操作,高校的实验教材上将每一步的操作及会得到的结果描述的很详细,学生只需要跟着操作教材按顺序进行,并观察过程现象就可以了。要想利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设计环节,教师在布置实验课程时可以隐藏掉部分实验的步骤,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通过其他渠道自学的知识来对缺失部分进行设计,在实验实施阶段,由于有未知部分的加入,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在实验课的设置上面要侧重类似的设计类实验课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夯实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创新能力。
(一)加强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
上文说的要侧重设计类实验,并不是对实验的基础性操作技能放松要求,相反的是要求更高。要拥有坚实的基础实验技能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设计性实验。所以在基础教学中要加强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
基础实验技能包括基础的实验仪器、各类装置等方面的知识。在开始实验课之前,老师就应该将这些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不然后续的实验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例如开展一项复杂的有机化学实验时,我们首先要选取适合的仪器(适合的容器类型、适合的容器容量),其次我们要将整个实验分拆成小模块,按照需要搭建每个小模块的反应装置,最后我们利用模块装置进行模块实验,再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就是一项复杂的有机化学实验。
(二)更新实验教学计划
按照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的把化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与设计类实验,验证性的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帮助甚少,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一项“实验”。所以高校教学不仅要更新实验教学技术,更要增加设计类的实验教学与实践。
为了提高、考核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要改变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独立实验模式,将若干个独立的实验通过实验材料等介质综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时有整体性概念,而不是单独的验证性实验。这样的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实验开始,让学生自己设计前置实验以得到本次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并在本实验结束时,利用下一项实验来分析本实验得到的结果物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阶段性考核,参考高校毕业设计的形式,由老师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层次指定符合的实验方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知识结构与同学自由分组,以组为单位选择实验方向并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在设计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求助或者通过专业书籍、网络资源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方案确定后由老师进行最终把关,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讨、修正,这一步要求教师注意实验方案的安全性。实验进入实施阶段,由学校提供实验资源,学生在实验实践阶段要对每一个细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都是最终形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的最重要的元素。通过这样的创新型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实验教学一成不变,依然沿用几年前的教学内容,这很明显是不合理的。所以实验教学的设计要与发展同步,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引入进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新技术。
(四)提前入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类分层。让对实验有兴趣、知识储备强的低年级学生提前参与到专业课老师的科研项目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较为宽松,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实验。另一方面,参与实验项目会督促这些学生自学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应对实验,会让这些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经过一些学校的实践,这样提前让低年级学生参与进来的模式,不仅没有发生一开始担心的偏科情况出现,反而让这部分学生掌握了更多方面的知识。
(五)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油价化学实验教学手段的革新
要想既提高教的效率,又提高学的效率,就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那么就越利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量的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网络资源成为了辅助性的教学手段,教师借助这些元素更容易创立恰当的教学情境,令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被充分调动起来,所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迅速调动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不知不觉地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使他们能够尽快进入各自的角色,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学过程不仅具有严谨性、多样性,而且还实现了生动性、趣味性,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成效。
三 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考试方式
为了便于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水平进行及时考核,教师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合成单一化合物的考核办法,变成将笔试和操作考试结合起来的考核办法。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将操作性考核分成多个合成步骤,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的考试内容,按照时间规定完成考试。在进行考核时,可以允许学生自行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教师为学生发放一些必须的原料,然后将中间体和合成产物的数据做出详细记录,对产物的纯度、产量进行检验,以此来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通过这种形式的考核,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督促他们自行查阅资料,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还能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增强动手能力,综合技能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 结语
推进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使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得到充分的重视,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引进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学科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技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贴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构建起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克建,文家新等.职业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
[2]唐倩,龚成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3]蒋峰,桂玲.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5):8-11.
[4]廖洁丹,娄华,盖作启,李智丽,白银山.加强通识教育研究推进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43):9-10+17.
[5]安琳,牟杰等序列化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