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提出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以高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依托主题创设就业导向情境,发展职场涉外沟通能力;基于语篇扩充就业导向知识,提高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关联现实凝聚就业导向话题,推动英语语言思维提升;贴近岗位组织就业导向活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完善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就业导向,机电专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称《高职英语课标》)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从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教育部2021)四个维度上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其未来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细研《高职英语课标》不难发现,高职生的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均建立在紧密联系职场情境、职场文化、职场交流和职场问题上。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就业导向对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素质能力提升有重大意义。有鉴于此,以高职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一、依托主题创设就业导向情境,发展职场涉外沟通能力
《高职英语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指出,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内容的主题类别主要包括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和职业与环境三个方面(教育部2021)。主题类别能够为高职生学习英语语言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与职业相关的教学主题和主题语境,且有统领、联结其他英语课程内容要素的突出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知识时,可以主题类别为依托,创设更具现实意义,更能反映英语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特点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感悟、领会英语课程实用价值的基础上,获得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良好发展(魏惠强2022)。
例如,在讲授《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Unit 1 Life in China时,教师以“在中国的生活”主题下的“中国社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为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社会观察员”教学情境,并在主题情境的统摄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角色。教师在情境中展示的社会职业角色包括机械工程师、生产管理员、质控专家等。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代入“社会观察者”角色,结合本专业相关职业角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并以PPT的形式向上级领导汇报、说明本专业未来从业方向和工作内容。依托课时主题为学生创设具有导向性的就业情境,能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的真实性与立体性,调动与激活高职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源2022)。
之后,教师从上述情境中抽象、提炼出如下若干个与语篇内容相关的驱动型学习任务,让高职生模拟在职场中以小组为单位推进某个工作项目的形式,开展语篇阅读分析活动,并依据语篇内容所反馈的信息资料,介绍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社会贡献。
Mission 1:Analyze the job cont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Mission 2:Analyze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of mechanical engineers'work to social development.
在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原有认识,围绕主题“中国社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创设与职场、未来就业、岗位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并以铺设驱动型学习任务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其阅读英语语篇的专注性与有效性,还能在任务讨论、合作完成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促使其对本专业未来的从业发展形成初步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也会随专业英语词汇量的扩大而提高。
二、基于语篇扩充就业导向知识,提高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中的语篇类型多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并且涵盖了不同的体裁,既承载了表达主题类别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又能为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在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切实把握语篇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所起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开发与灵活运用语篇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尚柳歌2022),并且以此为扩充高职英语就业导向教育教学资源和增长学生见识、阅历的支点,将更多与未来就业、职业发展、职业英语技能提升有关的语言知识融入语篇教学,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与未来工作、岗位职能有关的知识信息、思想文化,从而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
例如,《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Unit 2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Part 2 Reading部分Text A:Tai Chi,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一文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分段介绍了其内涵、益处、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与推广现状。在此教学环节,高职英语教师从学生已有专业知识经验入手,设置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温故知新的教学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ai Chi?What are the positive implications of this movement for professionals in this field?”
如此,学生便会受问题的启发与引导,主动联系机电专业课程学习经验,表达出更多与计算机编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控制系统。这时教师就以学生的作答为切入点,渗透DCS、FCS等控制系统的英文全称,扩大其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量,同时以“What significance doe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old in today’s employment environ-ment?”等问题鼓励他们对比阅读相关学术性英语论文,有效点燃其思辨阅读本语篇的兴趣与动机,促使他们通过对比阅读与计算机编程、控制系统有关的产品介绍与说明,了解与把握更多与未来就业有关的机电专业知识与先进文化传承思想,从而提高其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三、关联现实凝聚就业导向话题,推动英语语言思维提升
语言思维提升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心智特征体现,也是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养成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开展英语语言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地关联生活实际,以学生在就业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教学话题,组织他们在课堂中围绕话题展开多元探讨与论述交流,使他们在应用语言知识富有个性与创造性地表述自己对话题的真实想法、见解观点及质疑批判、审视论证他人观点想法的过程中得到语言思维能力和职场英语语言技能的提升,并对与未来发展、就业情况有关的问题作出长远思考与深思熟虑,在无意间发展职业规划能力(曾素莲2022)。
例如,在讲授《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Unit 7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时,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围绕本课话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可联系学生将要面临的择业问题,设置更具生活化的英语交流话题“In what industries can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e applied in social life?”引导高职生在英语课堂中交流与论述表达自身对人脸识别技术价值与功能的看法,促进学生的有效互动与积极思辨。以学生对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内容所形成的不同看法与见解,活跃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其课堂投入度与话题参与度。之后,高职英语教师顺势呈现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安全监控领域、支付验证领域、门禁系统领域等,使学生认识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价值。在此环节,教师请学生结合个人择业倾向、就业想法与未来职业规划,有选择性地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来从业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并进行讨论。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的话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四、贴近岗位组织就业导向活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完善
《高职英语课标》倡导设计具有关联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让高职生在积极参与各类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四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形成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与适应未来就业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紧密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相关问题,组织他们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语言学习活动(周永华2021)。在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英语语言学习空间与时间的同时,让他们通过积极解决与处理项目式学习中的种种就业问题,使择业自信心增强与自主学习能力完善。
例如,在讲授《高职英语综合教程1》Unit 8 Love for China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话题“How would you apply y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build China?”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划分英语项目式学习小组,让各个学习小组以“Write about your career”为项目学习课题,展开项目式英语学习活动。在各个学习小组稳定推进该项学习项目的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亦可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搭建线上制作个人简历、线下到企业面试的情境支架和任务支架,以来确保各个学习小组能够更为有序与平稳地推进英语学习项目和各个项目问题,得到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英语语用能力的综合发展。
而在组织学生展开项目展评活动时,高职英语教师则可让展示小组扮演求职者,其他小组扮演面试者,模仿真实的企业面试情形,开展角色扮演式的英语交际与项目作品点评活动,以此不断提高与增强本专业高职生的就业能力、临场应对能力和择业自信心,促进高职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各专业高职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业为导向,以具体教学主题为统领英语课程内容要素的关键载体,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丰富英语教学资源、提炼英语教学话题、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在为高职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形成与稳定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更深刻与透彻地感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对专业知识学习、未来就业与终身发展的实用价值。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1.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尚柳歌.2022.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英语广场,(20):80-82.
王源.202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14):216-217,233.
魏惠强.2022.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研究[J].公关世界,(24):150-151.
曾素莲.2022.探究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实践路径[J].海外英语,(5):212-213,218.
周永华.2021.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对策探讨[J].英语广场,(33):113-11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