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高职英语教学以学生职业需要和发展为本位,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输入- 输出理论为基础,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写作素材输入、语言输出方式、教学实施策略三 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增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关键词 输入-输出理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作 者 陈凤兰,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 (福州 350007)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英语教学以学生职业需要和发展为本位,既服务专业,又贴近职场,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2010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1]英语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形式,是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英语教学存在输入与输出不平衡状况。本文以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切入点,着眼当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探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二语习得中的输入与输出理论
根据现代语言习得研究成果,语言输入是 “语言输出、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2], 而语言输出是输入的根本目的,“对输入具有反拨作用”[3]。
语言学家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 的监控理论包括习得-学习差异假说、输入假说、自然顺 序假说、监控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假说,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影响深远。输入假说是该理论的 核心,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 理想条件:一方面,输入的材料要有可理解性, 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即著名的 “i+1” 模式,“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1” 代表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需要借助已有的语言 知识和语境进行理解,激发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感 兴趣,并自觉地对语言的意义进行加工; 另一方面,输入的材料要在量上确保充足,同时进行大量练习并内化吸收,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才会从 “i”向 “i+1” 提高。
语言学家斯温 (MerrillSwain) 在1985 年提出著名的语言 “输出假说”,并于1995年重新梳理了语言输出的三种功能, 即注意/触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反思功能。她认为 “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足的输入,而且需要在巩固操练环节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来验证输入的语言信息的理解和吸收程度,检测对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运用程度,反思自己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流利度和准确度”[4]。英语写作需要可理解的输入, 同样需要可理解的输出。
二、写作教学研究的背景
写作是运用语言知识准确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涵盖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句子结构、文章架构、语言形式等多种规则,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 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轻写作、厌写作的现象,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 生源现状
多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多数学生语法、词汇 掌握不牢, 写作时句子中单词词性、单复数不清楚,语态使用混乱, 主谓不一致, 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时态混乱, 拼写错误、词语误用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学习态度不积极。多数学生对写作缺乏目 标和兴趣,未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不用心 积累语言素材,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课堂上不 积极主动参与讨论,缺少相关的可理解性语料输入 和充分的写作训练,不能领会把握写作技巧、特点 及相关注意事项。三是输出效果不理想。英语写作 是一个既复杂又枯燥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偏低,受母语思维方式影响较大,再加上不熟悉 英语的篇章结构和思维模式,写作时往往东拼西凑 或借助于汉语进行翻译写作,语篇衔接不当, 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 语义不连贯, 内容空洞无物,错误百出,更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
(二) 教学现状
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备受师生双方的重视, 但在目前英语教学中, 写作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教学模式不适应。高职英语授课班级一般人数 较多,写作教学多采用 “命题材料—学生写作—教师批改” 的模式。这种模式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英语基础,写作难度往往与学生的写作能力不相称,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 “套模板、抄例句” 进行写作练习, 缺乏个性和创新;教师批改时大多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拼写 等,忽视了篇章结构和思想表达的指导。二是训练 内容比重不合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无专门写作教 材,写作内容是依据每个单元的话题,散插在各单 元最后部分,往往被视为对话、阅读理解的附加部 分,通常与语法讲解作为同一授课模块。因为语法 内容多、学生人数也多,写作的时间大多被挪用来 讲解语法、操练语法,写作训练常常是笼统讲解或 布置为课后作业。三是缺乏互动式讨论。高职英语 教学中一般没有专门写作课时,课堂上教师很难充 分与学生互动式地讨论作文结构布局、时态、词语 运用,很难充分引导学生对写作话题进行思考并提 出见解, 学生缺乏可理解的输入, 对写作望而生畏,感到无从下笔, 或者下得了笔却得不到高分, 严重挫伤了写作学习积极性。四是写作体裁不全面。教师对应用性体裁文章讲授得不够全面, 每个学期一般只计划8 篇 (含段落写作), 且主要是填写表格、贺卡、名片、电子邮件、感谢信、邀请信 等。贴近工作生活实际的重要应用体裁, 如广告、备忘录、商务报告、履历表、会议纪要与议程安排 等往往未被系统讲解,因此学生对英语写作教学的 满意度低,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存 在较大差距。
三、写作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要突破写作教学中学生 “不会写” “写不出” 等现状,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实施 策略,在提供恰当充分输入材料的基础上, 给学生设计符合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并给予及时地输出 指导和帮助,促进知识转化,实现有效输出,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和水平。
(一) 注重写作素材输入
“输入应符合输出要求, 教师想让学生有什么样的输出,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输入,否则学生的输出就达不到期望值。”[5]高职英语教学要把握阅读材料、视听资料、美文背诵这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阅读材料。高职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题阅读篇章,题材内容丰富,篇章结构严谨,用词规范 准确,难易程度适中。教师应紧扣高职英语实际, 力求实现有效输入。如,在单元基础写作 《My He- ro》练习前,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 《21 世纪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1 单元中阅读课文 Text A:You CanBeaHero,Too 进行阅读教学。首先, 以探讨式的问题 “Whatexactlyisa ‘hero’”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激活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 围绕 “What doesitmeantobeahero” 和 “Herearesomeways youcanbeahero”两条主线详尽讲解,阐明文章主题,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同时适当强调文 中相关语言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具有特定语言特征 的语言形式, 如定语从句、虚拟语气、强调句等, 丰富写作句型和内容。其次,通过引导学生摘抄好 词佳句,促进掌握和使用英语句式和不定式、动名 词、分词等各种形态, 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考究、生动、地道,增强语句的表现力,提高输出的准确性和精准度。最后,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Text B 和 TextC,进一步加深对单元写作主题的理解。“输入少也是输出差的原因。”[6]因此,充分利用课文中拓展性的阅读文章, 既能为写作提供语言知识储备, 又能拓展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是视听资料。单元视听片段语言地道、生动,内容涉及广泛,涵盖时事要闻、经典案例、名 人演讲、科学技术等主题,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有利于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增强语言文 化素养。特别是短小精炼、通俗易懂的视听素材, 既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具体语言情境,了解外国文化 背景,理解和记忆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又能充分发挥其融字幕、声音、情节、画面于一体的输入 优势,创建轻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写作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充分 利用相关视听素材,为学生构建 “多模态” 的语言输入环境,用听觉和视觉感知大量语言材料, 将传统的 “文字输入” 转变成 “视听输入”, 并在 “视听输入” 过程中设计写作任务,用立体性的知识呈现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体验真实语料中学会自主建构写作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输出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是美文背诵。有意识的背诵输入能增强学习 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拓展知识范围,促进语言习得,对英语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 “i+ 1” 模式,选择背诵的文章篇幅不宜过长, 语法不应太复杂。教师应按照任务与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 好的文章、段落、章节,满足学生的背诵需求, 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句型、过渡词语、美言佳 句并融会贯通,既保证句子表达正确、优美, 过渡自然、连贯,举例恰当、有说服力,又能提高写作 速度,增强写作信心。如, 新东方英语背诵美文
“IfIRest,IRust” 中片段:“Industrykeepsbright thekeythatopensthetreasuryofachievement (含定语从句的励志佳句).IfHugh Miller,aftertoi- lingalldayinaquarry (介词短语作插入语补充句意),haddevotedhiseveningstorestandrecrea- tion,hewouldneverhavebecomeafamousgeolo- gist… (三个含非真实 条件状语从句的名人例 子)”[7]。教师还可积极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名言谚语,如 “Eastorwest,homeisbest” (东好西好,还是家里好)、 “Practicemakesperfect” (熟能生 巧)、 “Lookbeforeyouleap” (三 思而后行)、 “Pridegoesbeforeafall” (骄者必败) 等。 “谚语和名言是语言的精华,寓意深刻、表达隽永。英语 写作中如能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或名言表达观点, 既可为文章增辉添彩, 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例 如,将紧扣主题的谚语或名言应用到文章的开篇段或结论段的写作中,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8]如,Thereisa proverbthatgoeslikethis “Life isntabedofroses”.Itistruethatitislikelyfor everyonetomeetproblemsanddifficultiesinlife.
(二) 注重语言输出方式
一是复述。通过复述,把文章内容变为自己的语言并重新表达出来,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实现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课 文和学生情况选择多样化的复述方法, 如提纲法、图表法、关键词法、问题引导法等,为学生提供口 头表达的机会,改变当前教学中学生一味听教师讲 规则要求、说注意事项的传统做法,充分调动学生 参与复述操练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在写作 前构思文章结构和主旨大意的意识,提高英文写作 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学好英语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而且应增强语用意识,不断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语用能力。”[9]在复述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指导和反馈,以自然、合适的方 式对学生的语用失误加以纠正,提高语法知识和语 言形式的正确使用率,培养未来职场英语综合运用 能力。
二是讨论。深入讨论能集思广益,是英语写作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活跃学生的写作思 维,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写作题目的内涵, 让他们 在师生互动或生生讨论中厘清写作思路、明确规范 要求。为提高讨论实效,教师应紧扣本单元中心话 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如, 《21 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1》 中 Unit7:Exercsie10 的讨论主题是 “Asmileisworthathousand words”, 这个主题很有深度,很值得探讨。围绕该主题讨论时, 教师可 提 供 “ make sb.(sth.)beautiful/ beyond words/It’ssomething more” “speaklouderthan words/coolsb.’sanger/ makelifeeasier”“bea bridge/forgive/weareallhuman” “beforevery- one/alanguage weallshare/senda message more powerfulthanwords”[10]四个模块的句型和短语供学生选择吸纳。讨论时, 教师只需适时旁征博引,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的闪光之处,适时予以赞扬与肯 定,尽力创设宽松、愉快、平等的讨论情境, 使师 生共同置身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交互 式讨论中学会用英语各抒己见、表现自我, 亲身体 验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取长补短, 拓宽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写作的知识要点,锻炼思辨能力和提炼论点的技巧,从而真正把讨论活动的课堂还给学生,增强语言输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语言输出的有效性。
(三) 注重教学实施策略
一要注重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写作教学的必要环节, 也是教师介绍写作背景、主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力求做到鲜明性、趣味性、有效性及多样性。如,教学英文名片 (BusinessCard) 的写作,教师可先用视频导入,通过播放商务活动视频, 让学生了解在商务活动中交换名片是一项很流行也很 重要的活动。接着, 用 PPT 课件导入, 直观立体地展示名片上的信息: “① 公司名称②本人姓名③职位、职称、头衔④公司地址⑤电话号码⑥传真号码⑦电子邮箱”[11],让学生全面熟悉名片的信息内容。最后,设置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名片写作的 思考,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集中精 力、活跃思维、积极参与。
二要强化仿写训练。对多数高职学生来说, 课文仿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形式。教师 要充分利用单元精读课文后的微写作和应用文范例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并勤加练习, 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灵活应用的效果。首先,要注重段 落仿写。教师可结合单元功能话题,对阅读段落设 置一些问题,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如, 《21 世纪实用英语基础教程》Unit1 中 Exercise17 段落写作问题: “Whatdoyouthinkofwhensomeonementionsthe
word ‘hero’? Whatisyourdefinitionoftheword
‘hero’?Doyouhaveahero?Whoisyourhero? What kind of person is he/she? What kind of thingsdoeshe/shedo?Ishe/sheagoodexampleto you?”[12]这些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可从 “hero” 这个概念的理解、解释入手,进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心中的英雄,激活他们对 “hero” 这个话题的已有知识,为后面的仿写练习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提炼中心句和关键词, 迅速进入写作环境, “集中精力学习和理解产出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形式和相关的百科知识”[13]。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答案串联起来,借助已学语言形式和知识有意识地进行仿写, 通过提高语篇表达能力,达到语言素材、语法结构 及写作技巧的自然输入,让输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 性的语言输出。其次,要注重应用文仿写。英文应 用文是一种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既要通过讲 解每一单元应用文的范例,指导学生弄清楚应用文 的格式、写作规范、语言特点等内容,又要结合个 人特点和社会需求, 通过强化应用文模拟套写训练,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对写作 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要注重课后提升。 “产出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形式和百科知识来源于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己寻找到的输入材料”[14],写作训练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相融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英文报纸杂志如 《21世纪英文报》 《中国日报》等, 进一步丰富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找准自身在语言输入与写作输出方面存在的差距,加深对英语地道表达的关注意识和敏感度。其次,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英语美文与英文原著,既夯实语言知识基础, 逐步积累写作中所必需的写作方法及素材,又可接触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书信等命题中常见的文体,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格式,确保在高校英语应用能力 A/B 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能应用自如、规范表达、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最后, 要引导学生勤学多练,鼓励学生课后操练各种题型的英语写作,如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写影评、写电子邮件等。只有经常练笔,才能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习惯,克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影响,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语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形式, 同样需要 “多读、多背、多练”。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运用能力现状, 着眼未来职场工作需求, 要选择内容新颖、题材广泛、针对性强的教材, 拓展写作素材,促进有效输入;要讲究教学方式, 采取复述、讨论等有效方法, 满足输出需求多样化; 更要注重教学实施策略,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积 极性,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梅梅 .顺应高职教育发展 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91.
[2]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6.
[3]吕吉尔 .高中英语以写促学教学法[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3.
[4]陈 凤兰 .从 输入- 输出理论看高校英语听说教 学[J].教育评论,2017(9):129.
[5]林宝玲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基于“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假设”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149.
[6]付爱玲 .输入输出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探究——— 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72.
[7]俞敏洪 .生而为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4-15.
[8]涂靖 .大学英语写作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9.
[9]冒国安 .实用英汉对比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211.
[10]翟象俊,池玫,龙婷 .21 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78.
[11]莫群俐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45.
[12]姜荷梅,林萍英,彭典贵 .21 世纪实用英语基础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