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11 15:15: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从导入设计、小组合作、课后延伸、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提出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路径。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为例,具体分析互动教学的实践过程:巧设疑问,启发思维,共创灵动课堂;协作探索,任务引领,共筑互动纽带;立足实践,知行合一,拓宽互动领域;革新评价,综合考评,彰显互动魅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英语课堂,评价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对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教和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英语教育改革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时代课题。其中,互动教学的应用能够优化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践者应积极开辟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路径。
 
  一、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一)优化导入设计,以疑启思,营造互动学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生动、有趣的导入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疑启思是导入设计的关键。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基础,提出集启发性、开放性、趣味性、灵活性、层次性于一体的问题,以问题链为引领,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分析、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跨越(何小燕2023)。
 
  (二)开展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构建互动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在互动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应遵循“同质相吸、异质相斥”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互相学习和帮助。教师要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内涵,解锁英语学习的奥秘。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并监督学生的合作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三)聚焦课后延伸,学以致用,拓展互动天地
 
  课后延伸是初中英语互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课后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巩固和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后延伸的设计和实施,不断拓展互动新天地(赵文娟、李伟2023)。课后延伸活动具体包括多元作业、实践活动、拓展阅读、网络互动等。
 
  (四)创新评价体系,多元反馈,实现互动升华
 
  创新评价体系是推进英语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评价指标应多元化。教师应具体关注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语法、词汇量、文化素养等,以鼓励他们全面发展英语技能,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提高评价主体的互动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同伴互评、自评等方式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主性。
 
  教师也应积极参与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最后,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项目展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技能,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丁雪2023)。
 
  二、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过程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为例,具体阐述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过程。
 
  (一)巧设疑问,启发思维,共创灵动课堂
 
  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构建问题链,以启发学生的智慧,激活他们的思维(见表1),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从低层次的思维逐渐跃升到高层次的思维。
 
 \
 
  (二)协作探索,任务引领,共筑互动纽带
 
  教师通过构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深入理解学科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构建小组
 
  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等因素合理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以4—6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又能确保小组讨论的效率(王姗姗2023),同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共同合作,彼此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样的分组方式有助于营造积极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设置任务
 
  构建小组后教师设计以下合作任务。
 
  任务一:了解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学科,并询问原因。教师要求学生使用“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My favorite subject is...;Why do you like...?”等句型进行问答,同时要求他们用“Because...”来解释原因。
 
  任务二:描述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自己喜欢的学科,如interesting、difficult、fun、relaxing、boring、easy等,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任务三:设计课程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为自己设计一份课程表。课程表应包括每天的课程名称、时间和地点。例如:
 
  Monday
 
  8:00—9:40 English

       10:00—11:40 Math
 
  ...
 
  通过设计课程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安排,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三)立足实践,知行合一,拓宽互动领域
 
  在课后延伸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元作业、组织实践活动、开展拓展阅读和进行网络互动等方式实现互动教学。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后延伸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1.设计多元作业
 
  教师让学生绘制一份关于科学科目的英语手抄报,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的了解。
 
  2.组织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观察植物的生长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开展拓展阅读
 
  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英语读物,如简单易懂的科学杂志、科普文章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进行网络互动
 
  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网站、APP和在线词典等工具,方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利用社交媒体、微信群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学习心得分享,丰富学习内容,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革新评价,综合考评,彰显互动魅力
 
  在初中英语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维度切入,构建评价新体系,综合考评教与学的实情,彰显互动魅力(陈蕾2023)。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制订了互动教学评价表(见表2):
 
 \
 
  结语
 
  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并基于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进行案例分析。教师通过采用优化导入设计、设置小组任务、实现课后延伸、创新评价体系等策略,使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价值和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助力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在未来的研究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进一步关注互动教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应用、实施效果,以及如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等问题,为英语教育改革开辟更光明的前景。
 
  引用文献
 
  陈蕾.2023.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的“交流互动式”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Pets为例[J].英语广场,(5):128-132.
 
  丁雪.2023.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3):111-115.
 
  何小燕.2023.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28):9-10.
 
  王姗姗.202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56-59.
 
  赵文娟,李伟.2023.故事地图在初中英语故事类文本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英语学习,(6):40-4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1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