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05 16:45: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养的关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教材各单元应围绕主题,选择适切的语篇材料,设计有利于学生接触、体验、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活动。”足见,主题阅读的重要性。
 
  1.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意义与困境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仅要了解语篇的内容,还需要理解主题意义。教师通过主题阅读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升华语篇的主题意义,使他们成为单元主题的建构者与实践者,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显然,如果学生缺乏一定量的主题阅读,就可能导致他们只能浅层次理解语篇内容,无法提升他们对语篇的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拓展与这一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词汇知识、真实案例或故事,甚至提供视频和音频资源,以及设计各种讨论、问答等活动,引导学生建构主题阅读的内容,制定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深化活动,享受主题阅读的乐趣。
 
  然而,在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中,还存在阅读主题不突出、学生阅读参与度不高、自主阅读存在困难、阅读活动过于浅层次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将学习共同体理念运用于主题阅读,以便有效破解以上困境。
 
  2.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共同体为载体,以真实语言任务为核心,以成员之间持续的自觉合作和深度互动为途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与精神追求。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在于突出每个成员之间的互动、协作和共享,也就是说,要将学习当成共同的任务,要将自己看成团队的一份子。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习方式能突显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在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建构学习共同体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帮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学习共同体可以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基于学习共同体开展的主题阅读回归了学习社会性的本质,能有效解决学生阅读时遇困难无处求助、个体活动没法达成整体认知等问题。

\
 
  3.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实践
 
  3.1活用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题阅读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整个阅读活动。教师可基于某一个主题创设多个可供阅读的选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或者直接由他们自己举荐喜欢的阅读篇目。在确立阅读内容之后,教师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创设他们更能接受、更能内化的情境,这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化,激发学习的热情。基于情境中的表现,教师可开展学生为主的评价模式,让他们有机会点评自己与评判同伴,进而进一步地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1 Colors”为例,教师在阅读之前给学生展示不同场合人们所穿的不同颜色的服装,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为:Why do Chinese girls like to wear red clothes at weddings?Why are nurses in children’s hospitals wearing pink clothes?If you take the exam tomorrow,what will you wear?学习共同体成员间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知识,进行互动讨论,激发他们探究主题意义的兴趣。根据教材中对颜色calm colors、Warm colors、energetic colors、strong colors的分类介绍,可让学生猜一猜每一种类型有哪些颜色,再选择探究的顺序,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选择先探究哪种颜色。大多学生选择先研究红色,因为他们认为生活中红色的运用比其他颜色多。在学生探究时,教师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与基于共同体的相互评价,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自主阅读和同伴互助,这样教师与学生融为一起,共同推动阅读的深入。
 
  可以看出,要建构学习共同体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探究,进而促进阅读的深度开展。基于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同时给予他们自主的空间,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获得多元的情境体验并进行深度评价,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阅读知识,提升阅读能力。
 
  3.2建构师生共同体,深化主题语篇的理解与应用
 
  在主题阅读中,教师也要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促进他们的成长。教师要着力建构学习共同体,提出层次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的结构和语篇的逻辑关系。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再开展学习共同体合作与讨论,共同探讨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共同体,每个共同体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探讨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展示阅读中有关Millie的图片,让学生从图中呈现出来的愁眉苦脸、无止尽的作业等内容,猜测阅读语篇所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让他们形成阅读期待。教师可让学生将猜测的内容写下来,让他们在阅读之后进行对比,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例如:Who is Millie writing to in her letter?Why?What problem does Millie have?How does it affect her?Can you offer any sugges-tions to help Millie with her problem?How important do you think it is to have a balance between schoolwork and hobbies?Why?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深化自己的猜测。有些问题学生独立回答,有些则需要在共同体内讨论主要观点并共同解决。在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可联系生活现实,要求学生将语篇所学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让他们试着表达并解决教师儿子因体胖不愿意上体育课等问题。这其实就是将教师与学生融为一起,汲取彼此的智慧,共同生长。一学生是这样描述并回答的:“Your son is a little fat and unwilling to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I think you should exercise with him first,then set small goals,and encourage them more.”
 
  可见借助学习共同体,学生可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深入阅读、理解和探讨语篇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篇中具体的语言知识,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形成阅读素养,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3.3借助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的能力
 
  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以全面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词汇积累与运用能力、口语和写作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力等,使学生能运用多种语言技能解读阅读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学习共同体通过口语交流、写作、阅读和听力等语言活动来完成阅读任务,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语言能力,又能激发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Art world”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涉及到艺术的不同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就词汇的理解与积累而言,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学生表达、运用并积累词汇。例如:
 
  T: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music played at the Olympics?
 
  S:This is played for awards.
 
  T:How did Tan Dun create music without any mu-sical instruments?
 
  S:He uses ordinary items such as stones and paper.

\
 
  就口语和写作而言,教师设置这样的任务:想象一下,你正在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而你又刚刚获得金牌。当谭盾谱写的颁奖音乐播放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一学生这样写道:With the music,I think of my great motherland and my own difficult moments.I am proud of myself and of being born in China.通过这些融入语言学习过程的互动和讨论,学生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词汇运用、口语表达、写作等技能。
 
  教师建构学习共同体就是能让学生顺畅开展互动与合作,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在基于主题阅读培养综合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不仅能够相互激励,还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更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
 
  3.4基于学习共同体,策划有效的合作环节与任务
 
  在开展主题阅读时,教师要针对阅读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教学环节而言,教师可创设整体导入、共同体合作讨论、个人阅读和写作等环节等。就任务设计而言,教师可创设回答问题、角色扮演、进行讨论和辩论等,使学生在任务中能够主动参与并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就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学环节而言,教师要设计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就某个主题展开合作探究,这种互动促使他们思考和思辨,增强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以群体合作任务为主,教师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以课外阅读Robinson Crusoe为例,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与任务:在观看完这部小说的背景和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视频后,教师设置一些讨论题,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表述观点,解决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problem Robinson Crusoe encountered during his life around the island?How did he deal with loneliness and boredom?接着,教师按学习共同体合作创建一张荒岛生存指南。每个共同体要列出并讨论在荒岛上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资源。最后,教师设置创意项目,与学生一起创建有关鲁滨逊的绘画、日记或故事,展示学习共同体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等。
 
  综上,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要将环节与任务的设置与具体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要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让学生自发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总之,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主题阅读就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和完成主题意义的探究、阅读语篇的理解、阅读知识的运用等,进而促进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学习模式。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在语篇选择、主题解读、阅读拓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分享,共同影响,从而实现共同生长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学习共同体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让共同体成员在合作式、协作式和探究式学习中提升学习效能,发展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0.
 
  [2]王七林.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初中英语主题探究式写作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20(10A):64-6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0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