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探究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广东医科大学2020级麻醉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班)和对照组(B班),A班采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实施教学,而B班则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法实施教学,之后对比两班学生考核成绩情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结果显示,A班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B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班学生非常认可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可见,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采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VR技术,PBL教学法,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
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旨在帮助麻醉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见习教学通常采用现场观看麻醉过程加教师讲解的模式,但随着当今医疗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即由于教学环境的缺失及教学效果的低迷,使其无法与教育的发展相匹配。因此,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在这一背景下,将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期望这能更好地满足麻醉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推动麻醉学的发展。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广东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20级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共计80人,其中男生有40人,女生有40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班级:A班采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B班则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法。将两个班学生的入校成绩、基础理论课成绩、性别、年龄进行比较,显示各项均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二)方法
1.教材及教师。两个班的学生都使用郭曲练和姚尚龙共同编写的《临床麻醉学》,这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同时两个班的学生都由麻醉教研室的同一位教师来授课。
2.教学方法。对照组(B班)应用传统的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而观察组(A班)则应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均由1名主治级别的教师负责教学,并保证两个班的教学学时和教学进度一样。两组的PBL教学方式基本相同,都以《临床麻醉学》为主要讲义,选取的案例、研讨时间与授课时间也大致相同。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的PBL教学法,具体实践步骤如下。①选取病例,提供病例资料。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程内容和课程目的等进行简单说明,然后根据麻醉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科规划的特点等,选取合适的经典案例并整理出相应的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原始资料,供其应用。②围绕病例提出与临床麻醉学当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见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讨。各小组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查找资料,进行自由讨论,尝试性解决问题。整个教学活动持续时间大约2小时,其间必须开展1小时以内的集中讨论。③小组形成报告并进行汇报,教师评价并进行补充说明。各小组的组长负责总结汇报,然后由教师予以评价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演示,向学生介绍基本动作要领等,帮助学生吸收内化知识、掌握技能。观察组在应用PBL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配合使用VR技术,首先,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课程相关录像,并结合演示操作进行解说,其间,教师要注意以医院的实际案例为授课模板,进行VR设计和编程,对实际麻醉情况下的患者生理和病理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仿真。其次,指导教师在对学生探讨出的病例问题结果作出补充说明,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操作时,应不限制或暂停操作时间,且进行仿真工作时由各小组自行展开讨论,但注意需在一旁予以引导和纠正。两个班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授课之后,在学期结束共同进行考试。两个班实行统一命题考试,并对两个班学生的临床麻醉学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对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其是否存在差异。
教学结束后,对A班和B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方式的看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观察指标
1.考核成绩。学期结束进行考试。两个班实行统一命题考试。对两个班学生的临床麻醉学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将两个班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在这次的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采用了严格的方法来测验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使用百分制来衡量所有学生的表现[1]。此外,还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审查所有的测验项目,包括实验、实习和实践,并且邀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来监督所有的测验过程。
2.教学反馈。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通过一项非正式的问卷调查来探究学生对于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方式的评价和看法。调查使用专门制定的问卷,并分别向A和B两个班派出,总数达到80份,最终成功地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所有受访者。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s)的标准来衡量两组之间的平方根,并进行t值检验;采用n(%)的标准来衡量计数数据,并使用χ2进行检验,若P小于0.05,则说明班内和班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班学生考核成绩情况
通过对比两个班学生的考核成绩情况,可以发现,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临床操作技能成绩,A班学生的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B班学生的考核成绩,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二)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调查并结合A班和B班的实际情况,结果发现,A班学生100%都认为VR技术结合PBL课程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锻炼临床思维,有利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有95%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还可提高自学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采用传统PBL教学法的B班的学生仅有5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利掌握基础知识,有5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自学能力,有4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理解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仅有35%的学生认为可锻炼临床思维、有利于掌握基本技能,而仅有3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动手能力。由此可见,两个班的学生对自己班级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有明显差异,如表3、表4所示。
三、讨论
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旨在帮助麻醉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理想的见习教学,应该是学生进入临床环境后直接接触患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诊疗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见习课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医疗环境,首先,手术室的无菌环境限制了进入手术间观摩麻醉和手术的人数,使得每个班的学生分散到不同的手术间观看不同的病例,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学生观看麻醉手术时带教教师往往忙于手术,无暇顾及向学生讲解,导致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解答,学习效果较差。最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不利于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
1970年早期,基于问题学习的教育理念(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受到广泛的赞誉[2],它突出了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并将知识视为一种辅助工具,从而能有效地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3]。当今的教育模式强调学习者的主观意愿,并且鼓励他们运用评价性的思考来探索和分析事物的本质[4],这种观点与传统教学法形成鲜明对比,它将教学变成一种主观的过程,从而减少了对客观事物的依赖,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帮助学生从客观事物的角度发现和分析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学习机会”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更真实,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未来的临床需求,进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5]。PBL教学法的出现,使得这一理论的发展更加迅速。研究表明,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临床麻醉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从而有效提升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效果[6]。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教师挑选一个典型病例来实现。在这门特定的医疗实践课上,教师需要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案例,让学生先在课前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在教室里观看医护人员从接受手术到完成手术的整个流程,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并解决在整个流程中遇到的难点。采用PBL教学法,既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聚焦实践操作,又有助于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医疗技术的原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提升他们的实践技巧,以便其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医疗环境,为临床医疗实践带来更多的便利。PBL是基于现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的教学模式[7]。相较于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给学生传授知识(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应用PBL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临床麻醉学等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8]。这些年,PBL教学法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且可以与翻转课堂(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方法相结合[9-10]。虽然已经有了一些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麻醉学教学的实践研究,但是都是小样本研究,缺乏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的系统性评价。PBL教学法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最大的问题是,临床麻醉学需要呈现的是一个模拟临床情景,而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真正患者的见习学生来说,这种场景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虚拟但在视听方面都逼真的临床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学习理论的出现,使“正当的边延性参加”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框架,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技能,从而使他们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11]。VR技术被称为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会对人体的感官、感觉进行刺激,能够围绕人的主观意识,对身旁的环境,如声音、物体、光线等进行模拟,让人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成熟及价格的逐年下降,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2-13]。在此背景下,将VR技术引入医学高校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过程,凭借VR技术创造的虚拟场景,以及基于此进行的操作和人机互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解决临床麻醉学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2019年,我校教研室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基于智能化多模态的麻醉学虚拟仿真训练项目”,构建了“知识—能力—品德”三位一体麻醉虚拟-模拟仿真综合教学平台,该平台含40多项临床技能操作和30多个临床麻醉病例,极大地丰富了临床麻醉学的实验教学资源。经过1年多的正常运行,学生已完成30 000多次的虚拟训练,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但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方面,仍然存在教学场景缺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VR技术与PBL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满足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的需求。
近3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麻醉学专业的招收规模从最初的1个班共30多名学生发展至目前的8个班共200多名学生,同时,考虑到学生众多、直接的附属医疗机构较少及手术室的无菌条件有限(每个房间只能容纳2—3名观摩者)等因素,目前的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从传统的实地实践演示改为以PBL教学模式进行。但由于PBL教学和视频授课无法满足当前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的多样化要求,因此,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见习教学都会采用多媒体辅助等多种形式,以便为这些活动增添趣味性和有效性。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次的课程更新似乎只是一种形象的转换,但其背后的原因却在于日益紧迫的课程资源短缺问题。以PBL教学法为主的讨论式教学在实习生中均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从来没有接触过临床的见习生来说,尽管对PBL教学法兴趣较高,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但由于其难以在头脑中构建临床诊疗环境或手术麻醉场景,导致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相对较低。针对我校2016级、2017级和2018级麻醉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以PBL为主要方式的临床麻醉学见习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对此,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避免了见习教学对真实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模拟患者病情变化的虚拟环境中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与技能操作,为其今后真实的临床医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VR技术提供的虚拟环境可以模拟临床麻醉的全过程,促进了临床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床边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受带教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影响很大,训练内容与数量受运气影响较多。而VR技术能实现同样的病例和场景在教学中的重复使用。这样的模式将带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和运气因素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了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的质量[14]。
本研究通过对两班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其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评估,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采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的A班学生考核成绩优势非常突出[15],远远超过只使用传统的PBL教学法的B班学生考核成绩,这种差距有着重要的统计学价值(P<0.05)。A班学生在采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的课堂上表现出色,且由反馈可知,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16],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临床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缩短课堂时间,还可以显著地提升课堂质量,为临床麻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启示[17]。
综上所述,通过VR技术,学生能够切实沉浸于临床麻醉的环境,故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应用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两种技术教学法的融合应用,不仅为麻醉学专业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其将来从事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志林,武庆平,陈庆红,等.多模式融合教学法提高临床麻醉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3-15.
[2]NAWABI S,JAVED M Q,BILAL R.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eam-based learning as a novel package approach[J].Journal of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Pakistan,2021,30(6):710-715.
[3]王悦华,郑亚民,江华,等.基于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课程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7):702-705.
[4]DRING J C.Problem-based learning-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ominence during medical school:perspective[J].Ann med surg(Lond),2019,47(9):27-28.
[5]TAN H,HUANG E,DENG X,et a1.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l in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in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a case-control study[J].Medicine(Baltimore),2021,100(20):25918-25924.
[6]何剑,周京国.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1-942.
[7]张新平,赵海静,张卫东,等.内科PBL教学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106-107.
[8]张赟,杨琨,陈丽华,等.主动PBL方法在八年制《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0):947-948.
[9]刘叶建,官文芳,李辉员.翻转课堂+PBL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101-102.
[10]张瑞华,李春红,徐彤,等.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动物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2):1837-1839.
[11]BAI X,ZHANG X,WANG X,et a1.Follow-up assessmen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dental alveolar surgery education:apilot-tr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ized dentistry,2017,67(3):180-185.
[12]石巧.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诊疗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1):69-70.
[13]李阳,汤可,许向亮,等.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用于上颌动脉下颌段三维解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1):75-79.
[14]牛俊祝.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研究,2012(25):195.
[15]许文涵,孙琪,吴亮君.模拟教学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2):279-281.
[16]姜燕,李亢.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6,37(5):48-49.
[17]关雷,盛崴宣,陈立芳,等.多媒体教学复合医学模拟教学法在椎管内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9):37-3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