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千年之杰作。在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涵养,每个传统节日的意义都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现代,为了保证幼儿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背景,将节日的意义渗入幼儿园品格教育中,为幼儿了解传统节日、幼儿发展品格素质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幼儿园传统活动开展的现状,探究了现有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传承悠久。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底蕴和历史底蕴。在幼儿园教育中,如果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含义与幼儿园品格教育相融合,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很多幼儿园中,由于西方节日的活动比较适合幼儿,幼儿园学生目前接受较多的反而是西方节日。因此,很多幼儿相对来说缺乏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幼儿园无法使孩子获得兴趣,难以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德育教育。
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品格素养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以及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精神。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来说,传统节日赋予的不仅仅是节假日,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对于历史上的各个节日,都有它特殊的含义。比如中秋节主要代表的是团圆,也会代表庆祝丰收的喜悦;重阳节则是为了团结兄弟,尊重长辈而存在的;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长辈、祖先而存在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为了国家人民呕心沥血的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首先,通过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期盼,增强自己与家人的情感,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血泪,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传统节日延续至今,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同。例如,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赛龙舟,向河里丢粽子等活动,为了缅怀和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清明节,人们会去祭拜祖先、进行扫墓等活动;在中秋节和春节,人们会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和亲人们进行团聚。因此,借助中华传统节日相关文化来开展幼儿品格课程是可行的且有现实意义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底蕴宣扬的同时,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传播伟大的中华民族思想。在进行相关课程时,幼儿一定能够获得积极的价值观,并形成充分的民族自信。其次,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并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西方节日较多的实践性,有很多青少年对西方节日较为推崇,而忽略了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比如,目前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很多幼儿园会开展一系列的变装活动去进行互动,这样虽然可能会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却也有可能让幼儿更加喜欢西方节日。幼儿对实践的认同感是很强烈的,只进行西方节日的活动,会使得幼儿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更喜欢西方节日。如果幼儿长期在此环境下熏陶,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中华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对中华文化产生消极的印象,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观之,教师应该增加对传统课程的实践安排,帮助幼儿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格。作为文明大国,传统节日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历史底蕴,给幼儿讲授节日相关历史背景,也可以增强幼儿对历史的了解,增加其历史知识的储备。比如在端午节时,可以让幼儿去观看龙舟大赛等活动,幼儿看龙舟比赛时可能会增强其对于体育竞技的喜爱程度,从而培养幼儿的竞技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在植树节时,可以让幼儿观看植树等活动,养成幼儿保护环境的品格;在中秋节时,积极地给幼儿讲述中秋节相关知识,养成幼儿尊老爱幼,团结家人的品格。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中品格教育不足的表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不够被重视
我国十分重视历史,重视各种传统节日。因此,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假期。但是在幼儿园中,传统节日的假期并没有被表现出来,例如在端午节中,老师们是知道节日应该有假期的,所以都会期待放假,但是这种期待并不会告诉幼儿,这就导致幼儿对放假没有相关概念,因此也不会树立传统节日放假的观点,不会对放假有所期待,不会因此对中华传统节日感兴趣。再加上许多幼儿园课程并不会在相关假期讲授传统节日的历史知识或文化精神,不会展开幼儿的品格教育。虽然很多幼儿需要在幼儿园中度过传统节日的假期,但是却没有获得良好的节日体验,收获与节日相关的知识。幼儿接受的往往是与平常一样的教育,从而导致幼儿没有办法对节日有相关概念。在幼儿园中,幼儿并没有参与和节日相关的活动,导致幼儿对中华传统节日丧失兴趣。例如,在端午节时,天气较好,大部分幼儿园只是让幼儿在教室内进行相关活动,而没有让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没有讲述相关的背景故事,更没有给幼儿观看相关民俗活动、了解相关民俗活动。
(二)品格教育没有被充分融入传统节日中
在大部分幼儿园中,如果到了传统节日,教师唯一做的就是给幼儿散发相关吃的节日特色,比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各式月饼,但这会导致幼儿只知道过节日会有东西吃,却不知道是为什么。相对来说,在中华传统节日中,传统节日美食的背景故事和精神底蕴的重要性会远远高于其食物味道的重要性。教师并没有对传统节日的内涵解释清楚,导致很多幼儿并不知道传统节日有什么背景故事,更不会在传统节日中获得品格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节日都逐渐变得商务化,慢慢地变成了吃喝玩乐的节日。这就导致幼儿在过节日时,会感觉节日只与吃喝挂钩,并没有其他有意义的背景和故事,那自然也无法从中获得有利的价值观和品格教育。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品格教育渗透,那么就必须加强对于传统节日的解读,向幼儿们传输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历史背景,让幼儿们真心了解节日的背景故事和文化内涵,让幼儿真正地在传统节日知识了解中获得品格教育。
(三)在传统节日中开展品格教育缺乏家庭、社会配合
幼儿虽然很多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但是幼儿并不是只在幼儿园进行生活,因此幼儿品格的培养并不能只是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对此,社会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的教育出一份力,共同打造适合幼儿学习的氛围。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家庭并没有办法为幼儿提供相关的环境。很多幼儿园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构建时,就无法创立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比如在圣诞节时,很多幼儿园都会布置相关场景,比如安上彩虹灯或者购置圣诞树等,甚至会让教师进行cosplay,扮成圣诞老人。但是,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中,教师只会分发零食和传统节日食品,并不会进行相关的场景布置。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教育和家庭、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某些宣扬尊敬师长、团结他人、亲近自然的活动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帮助。对此,幼儿父母应该积极给幼儿讲述相关传统节日的深刻含义,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品格教育的引导。
三、在传统节日中开展幼儿品格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情感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进行一系列的背景故事介绍,从而让幼儿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在进行故事介绍时,需要教师做到声情并茂,从而增加幼儿对故事的了解兴趣,这是增强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良好契机。同时,教师在进行相关教育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场景设定,通过话剧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更多更直观的讲述。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端午节的各种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等,并说出它们的背后含义,并进行相关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载体,传统节日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端午节来进行品格教育。端午节拥有着丰富的底蕴和历史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高尚情操,来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可以为幼儿讲述粽子的由来和含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屈原的敬爱之情,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游戏活动,比如说包粽子、制作龙舟模型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更能增加幼儿对学习端午节相关知识的兴趣。在游戏实践中,幼儿可以沉浸于端午节手工制作中,从而提升幼儿对端午节的知识学习,保证幼儿充分了解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充分吸收端午节所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家园共同努力,塑造幼儿品格
幼儿的成长和心理素养很大方面取决于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塑造幼儿的优秀品格。因此,在传统节日期间,家庭内人员的所作所为会对幼儿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做出一系列铺垫和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在学习传统节日相关知识时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而较差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幼儿对相关知识的兴趣薄弱,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比如,在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端午节是存在假期的,因此,在端午节时,幼儿大概率是要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度过的。这时,就需要幼儿的父母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达到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进行幼儿的教育,可以有效地联合家庭和幼儿园乃至社会的力量,从三方面共同进行幼儿的品格教育。相比于单方面进行品格教育,三方共同进行的效果并不是1+1+1=3这么简单。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学习氛围会获得极大的改变,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加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如果端午节幼儿园进行活动时,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实践,并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夸奖和鼓励,幼儿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幅上涨。在家庭中,幼儿园老师可以积极和家长配合,及时告知家长相关准备要求,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活动提供积极配合。
(三)加大活动力度,及时活动更新
在幼儿园中,老师不仅仅是为了普及中华传统节日,也会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西方节日的活动。然而,这些西方节日的活动会必不可少地给幼儿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带来影响。比如,加强德育成效在幼儿园教育中,往往面临一些西方节日、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西方节日的多样性、可玩性是幼儿最为喜欢的。对幼儿来说,西方的节日相较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会更加好玩,而且奖励也会相对来说比较多。因此,为了应对西方节日的教育给中国节日的教育带来的相关影响,幼儿园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时,需要进行一系列讲解,比如进行节日历史背景的介绍、节日精神底蕴的介绍、节日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介绍、节日所具有的丰富内容的介绍。基于此进行相关的品格教育,在讲授中华传统节日的同时,进行幼儿的品格教育。
四、结语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每个节日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值得被人们铭记。文章对目前幼儿园节日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希望幼儿园能够增加对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视,凸显传统节日教育价值。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