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据五彩鹿孤独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有200多万。近年来,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孤独症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视觉支持理论视野下充分尊重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学习特点,围绕“提问式板书引导思考”“选填式板书帮助表达”“图画式板书突破难点”“连线式板书增强记忆”等方面探究运用互动式板书提高孤独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孤独症,互动式板书
孤独症学生在感觉方面存在诸多异常,由于在语言信息加工与整合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对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教学常常表现为听不懂、不愿听,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1]。研究表明,视觉是孤独症学生的先天学习优势,很多孤独症学生有寻求视觉刺激的需求。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既可以帮助孤独症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又可以激发其学习动机,满足其视觉刺激需求,加深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互动式板书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是承载知识的重要图解手段,它强调图像表征与文字表征的结合,并利用线条、图画、文字等把零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直观、明了地呈现出来,是师生互动的有效媒介。互动式板书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又因其可配合多媒体的特性,满足了孤独症学生的视觉学习需求,从而能够增强教学互动效果。因此,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了互动式板书对孤独症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互动交往度、目标达成度、思考深入度等目标行为方面的教学成效。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实践研究法,从教学现场出发,通过系统性的步骤和方法,以及省思的历程来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提升教学成效、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能力。
(1)搜集关于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与互动式板书运用于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践材料,不断学习最新的将视觉支持理论运用于特殊儿童语文教学研究的成功经验,为本研究积累一定理论基础。
(2)运用测评量表评估对孤独症学生教学的目标达成度的提升情况,测评互动式板书的运用效果,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3)利用互动式板书进行课堂设计、教学和评价,研究孤独症学生在互动式板书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中的改变,并进行动态跟踪、观察,以不断调整运用方式。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视觉支持视野下的互动式板书在针对孤独症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经验。
二、教学实践
为提升孤独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转变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动机,本研究综合归纳了相关的板书设计模式,并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
(一)提问式板书引导思考
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学生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表现为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等,这些障碍给语文课堂的提问互动带来了很大挑战[3]。国内已有大量研究发现视觉想象在孤独症学生的语义判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实践证明图形更能促进孤独症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思考[4]。视觉支持理论视野下的提问式板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设疑、激趣和按文本逻辑提炼关键信息,能够以简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等,构成特有的提问式板书,从而呈现关键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孤独症学生发挥视觉优势,还能帮助其理清文本思路,优化认知,理解教师的提问,并进行有指向性的思考,进而提升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统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四年级(上册)《它们都会跳》一课为例。鸟、青蛙、猫、狗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只是缺少对它们活动特点的观察与总结。因此,根据课文结构及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互动式板书(如图1):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运用图式呈现教学内容的关键信息,建立起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具有设疑、激趣、启发思考的作用。孤独症学生可根据这一探究图式,先体会四个问号所表达的意思,然后产生“什么动物会飞?”“什么动物会游?”“什么动物会叫?”等疑问。如此,教师可引导孤独症学生借助板书进行课文学习及问题的思考、回答与互动。
(二)选填式板书帮助表达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而孤独症学生具有社会互动及沟通障碍,他们无法将不同的事物组合或联系起来形成有意义的概念,以致不能明白事物间的相互关系[5]。孤独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弱,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帮助他们掌握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尤为必要。教师可预先设好一个框架,提供一些内容并将一些信息留空,以板书形式呈现,让孤独症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填空,使之成为完整的表达。特别是在语言训练中,教师通过选填式板书帮助孤独症学生搭建好语言表达的支架,提供表达的句式框架,引导他们尝试梳理生活中常见事物之间的类别关联、属性关联等,同时根据他们的能力水平提供可选择的内容,让他们以板书为抓手,根据教材文本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填充表达。这样孤独症学生的语言表达就有了支架,也就会说、敢说、愿意说了。这对孤独症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统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四年级(上册)“请您帮个忙”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谁),请帮助我(干什么)。
(选填内容:某某、提水、打饭、拿本子……)
这类选填式板书提前设计好了框架,并提供了与该主题相对应的选项内容,能让孤独症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实际需要选择对应内容填入板书,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这种板书设计模式通过建模型、搭*子等方式,帮助孤独症学生进行对关于需求、喜好等内容的生活常用的沟通表达句式的学习与运用。
(三)图画式板书突破难点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时要遵循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支持性策略。图画式板书除了呈现文字外,还配有对应的让板书更生动、形象、有趣的图画,这些图画具有视觉提示作用,能够帮助孤独症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6]。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可以把重点内容中的关键性词语简明地写在黑板上,并把重难点部分用有针对性的图画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直观的画面,相较于口头的讲解与提醒等方式更契合孤独症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即通过色彩、构图、造型等方式让板书更具画面感,刺激孤独症学生的感觉器官,在他们的大脑里“印”下深刻的图画,帮助他们接受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授统编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上册)《家》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如图2):
这种图画式板书图文并茂,把文本中的重难点和图画有机结合起来,比单纯的文字板书更丰富、有趣、直观,更能帮助孤独症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什么地方是谁的家。孤独症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形象的画面一一建立起对应的连接,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在这种生动有趣的图画式板书中掌握了重难点,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四)连线式板书增强记忆
孤独症学生的逻辑记忆能力、系统规整和排序能力都相对较弱,无法在头脑中将所学的文本内容进行有序排列与记忆,从而出现学习困难和各种行为问题。然而,孤独症学生的视觉辨别及记忆要优于听觉辨别及记忆,也就是说,他们对看到的东西比对听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连线式板书正契合了他们的学习、记忆特点。连线式板书能有条理地浓缩主要内容、帮助孤独症学生建立关联、启发记忆链接,他们在连线的过程中把知识串联在提供的线索上,既理清了文本内容又弄清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在这种一一对应的连线中增强了对文本知识的记忆。
以统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比尾巴》一文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板书(如图3),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把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这种连线式板书主要通过让孤独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连线,帮助他们建立知识间的连接,发现事物间的关联,从而助力他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三、教学实践结果
笔者分别在2024年2月和2024年6月各进行了10次对应用互动式板书的语文课堂的观察与记录,得出孤独症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目标行为的前测与后测对比图(如图4)。
从图4可以看出,通过在课堂中运用互动式板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互动交流度、目标达成度、思考深入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从原来的15.43%提高到了75.64%,互动交流度从原来的7%提高到了68.25%,目标达成度从原来的12.62%提高到了63.75%,思考深入度从原来的8.45%提高到了34.16%。前三项目标行为增长幅度尤其显著,最后一项思考深入度对孤独症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实验的进行,孤独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结束语
视觉支持被大量实证证明能够优化孤独症学生的认知结构。发挥孤独症学生的视觉优势,能够显著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孤独症学生的能力、学习特点及教学需要,本着关注差异、教康一体、多维支持的理念和原则,设计有针对性的互动式板书,做到板书的适时、适切、适当,更好地助力孤独症学生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梅.孤独症儿童课程与教学设计兼论特殊教育的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张云晓.小学低学段孤独症儿童语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
[3]向守万.人教版第七册互动式板书例举[J].新课程(小学版),2006(10):34.
[4]余娟梅.板书设计的实践探究[J].小学语文教学,2010(23):44-45.
[5]吴沛文.提要钩玄化繁为简: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在高中政治课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11):97-99.
[6]王颖.特殊学校孤独症儿童语文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1):81-8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