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造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建构游戏是一种最富有创造力的幼儿游戏活动之一。在当前学前教育界大力倡导幼儿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力主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的大背景下,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所发挥的作用愈趋明显。文章分析了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利用原则,阐述了利用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建构游戏,低结构材料,创造力培养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借此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建构游戏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可以让幼儿动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王国”。建构游戏是以幼儿本人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展的游戏活动,而低结构材料又是建构游戏中自由度最高的活动材料,可以更好地体现“现代创造教育”的核心思想。
所谓低结构材料,其实就是外形结构简单,使用材料较少,环保省钱,实践操作也比较容易的一类材料。在幼儿园建构游戏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变性与可塑性。低结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包装盒、废纸箱、易拉罐、饮料瓶、芦叶、芦秆、树叶、贝壳等。在建构游戏中使用低结构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性,可以培养他们勤动手、爱思考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教育价值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低结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低结构材料具有结构简单、玩法自由等特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生活体验,进行自由构建组合。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对低结构材料进行随意组合。其实是在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机会和表现平台,可以充分满足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穷尽万物的天性。
(二)低结构材料可以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低结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来源,几乎涵盖了幼儿平时可以接触到的一切物体,体现了活动材料的发散性、多源性、草根性等优点。这些随手可以得到的物品,可以启迪幼儿的思路,开启学习与探究的路径。幼儿在对这些低结构材料进行自由的排列组合,拼搭拆卸等实践操作,可以促使孩子们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建构技巧能力,有利于实现幼儿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
(三)低结构材料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幼儿自由探索、自主操作的活动。它特别重视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参与性。幼儿可以对教师投放的或自己发现收集的低结构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对材料进行自由取舍、自主玩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建构游戏活动中,他们可以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认定的建构方案,使得他们在与活动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坚定信念,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利用原则
低结构材料的灵活性,可以任由孩子们自由发挥、创造想象。教师需要在建构游戏时进行筛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幼儿园一切活动的第一原则,利用低结构材料也必须建立在安全、卫生、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建构游戏活动时,孩子们会用到自然界的天然原材料和一些生活中的细碎小材料,也会用到一些废旧材料,如包装盒、饮料罐、旧报纸等,在选择时要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卫生安全问题。该清理的清理、该整洁的整洁。确保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确保孩子们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使孩子们的建构游戏可以顺利开展。
(二)差异性原则
3~6岁之间的幼儿虽然其年龄差异并不大,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对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孩子,教师应该有所区别,投放不同活动材料。只有与之年龄适宜的活动材料,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小班孩子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游戏目的懵懵懂懂,但喜欢模仿。因此教师为他们提供的低结构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种类少,数量多,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中班孩子生活与建构游戏能力比小班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他们提供的低结构材料,无论是数量、质量和品种都有所增加,让他们有足够的建构空间;对大班的孩子,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活动材料。让他们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
(三)环保性原则
环保是我国三大国策之一。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让幼儿从小就养成环保意识。许多低结构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废旧材料。在游戏中选择一些应尽量使用一些生活的可回收物品或再生材料建造的低结构材料。这样,既可以凸显出建构游戏的活动价值,满足幼儿游戏的发展性需求。既可以降低游戏活动的成本,又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自由创造。
三、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利用策略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活动材料是支持他们玩耍的前提。低结构材料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利用优势,既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创作成功的成就感,又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利用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探索性实践,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一)游戏开始前,正确投放低结构材料
在建构游戏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在与低结构材料的操作互动中进行探索、实现创造的。借此,幼儿教师在为孩子们创设提供低结构材料时,一定要走在时间的前面,在建构游戏开始之前,就要全方位地筛选,全盘考虑低结构材料适宜性与实用性,为孩子提供创造想象的机会,使之在游戏中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例如,小班美工活动“大家来健身”的游戏活动目标是学会用低结构材料,表现自己所喜欢或参加过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参考体育运动图片,学会利用低结构材料表现不同人物的体育动作的姿势。在美术活动区,一个小朋友从墙角材料柜里选择了一个蓝色长方形纸板。接着,又在一个材料框里挑选了一些彩色的小石子。放在自己的盘子里。接着,又拿了两个法国梧桐果实。他把彩色的小石子放在了蓝色长方形纸板上,在小石子的正下方安放了梧桐果实。然后又挑选了两片小的圆形树叶和两片大的椭圆形树叶。随后将小树叶放在了梧桐果两边,把大树叶放在了梧桐果的下面。接着她又找来了一根褐色的树根,并且将树枝弯成了一个半圆的形状。放到了彩色小石子的正上方。这些低结构材料最后都用不干胶粘在蓝色长方形纸板。这时一个表现体育运动的作品就在孩子手中完成了。她拿作品给老师看:“老师,我制作的运动小人完成了。小人正在做体操呢。”小班幼儿在开始进行建构游戏时,他们是初次接触。其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各种低结构材料。对小班的建构游戏,教师投放材料种类不能太多。初次投放的应该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来自他们现实生活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树枝、树叶,也可以饮料瓶、包装盒。要符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认识、感知低结构材料的形状、大小与特点。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各种材质、材料的建构方法。教师的材料投放,要联系幼儿智能发展的特点,让孩子们在游戏时基于自己的能力,向“最近发展区”取得有效的发展。
(二)游戏过程中,适时调整低结构材料
在幼儿建构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应该分段有步骤地依次投放,而不应该一步完成的。教师投放的低结构材料种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根据建构游戏过程与进度,及时进行调整。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孩子们在建构游戏中的所作所为,要善于分析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在与孩子们的游戏互动中察觉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解决进一步活动需求和难题。及时增添、减少和更换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因为有时候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一旦发现自己建构活动所需要的物品缺乏时,往往就会放弃继续游戏。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出手,让他们考虑能否改变原有思路:采用其他的低结构材料来进行替代性作业,能否不向教师寻求帮助,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否另辟蹊径……例如,中班主题建构游戏“我的家”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尝试运用平面或立体的方法表现一个主题场景,能够巧妙布局,大胆构建。在活动中,一个幼儿用家里带来的几个薯片桶垒高作业。薯片桶越垒越高,这个孩子洋洋得意地向小伙伴们炫耀:“这是我家的高楼大厦,比东方明珠还要高哦!”小伙伴们却不欣赏:“这又不是房子,没办法住人的。”话音刚落,他的“高楼大厦”就轰然倒塌了。薯片桶虽然垒得高,外观也很气派,但它的根基不牢,容易倒塌,无法住人。因为它的底层与面积都太小了。对此,教师及时投放了新的低结构材料——几张硬纸板。这个孩子先将纸板平铺在底层,然后立上四根薯片桶做房柱。接着又在四房柱上面加一块硬纸板。这样变成了楼房。再加上四壁,开好门窗。里面就可以居家住人了。一个小女孩看到后,也拿了四块木片竖放起来作为房子的墙体,再两张硬纸板搭出人字形的屋顶,整体结构效果也显得甚佳。接着她又拿来几个小木头片放在房子里,搭了小床、小桌子,又拿来一个粉红色的饮料瓶盖,和蓝色的吸管,她将这两种材料用不干胶粘起来,放在屋子的前方。介绍说道:“大家看我的家,这个是我家门的照明灯。天黑了它就会就亮起来了。”最后,在房子的前面和旁边插上画好、剪出轮廓的小花、小草、竖立起一棵树等,另外一个小朋友也拿来一些材料,先用小石块石和彩色橡皮泥做了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用废画报裁剪了一条妈妈的花裙子。又用白色的泡沫制作了一个生日蛋糕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欢迎大家到我家来做客。”教师在给孩子们提供游戏材料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个体性差异。要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幼儿创设不同的游戏活动区域,提供不同的低结构材料。
(三)游戏高峰时,追加低结构材料
幼儿的创造能力是在与建构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游戏中如果能够将现有的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创新与创造精神。这样他们的建构作品也可以呈现五彩斑斓、丰富多样的。但是即使在传统的、成熟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也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就会受阻,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时机、适时介入。在游戏的高峰时段,及时追加低结构材料的投入,推进游戏活动深入进行。例如,大班主题建构游戏“我们的新医院”教学目标是根据游戏主题有创造性地选择低结构材料及替代物建构病房、门诊部,医技楼等。自制主要的医疗设备,如救护车、X光机、B超、高压氧舱等。虽然孩子们对医院并不陌生,但是毕竟对医院的许多功能性部门及医疗设备缺乏了解。教师引导孩子们观看介绍昆山中医院的新院区的电视片。不仅了解医院大楼的外部结构,还了解了其内部医疗设备。观看结束后,孩子们先构建了医院的大楼与停车场。然后制作医疗设备。如根据电视片上的B超机实物的特点及其外形,找到了一根类似圆筒形状的棒当超声的探头。再将一个大纸盒上挖出两个圆洞,就制出了B超机。他们还用饮料瓶装上自来水调上洗衣液,充当B超探头用的“润滑液”即超声耦合剂。这样做,促进了建构游戏深入发展,为后续的角色游戏创造了物质条件。再如医生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是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最简单的医疗设备了。孩子们用两个截断的薯片筒底挖个洞。但缺少一根塑料软管。这时教师马上追加投放了。连接起薯片筒就制成一个简单的听诊器。
四、结语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建构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需要得以及时有效地培养,否则幼儿的创造性会稍纵即逝,以后的日子里再想其被激发出来,难度更大,耗费的精力更多。因此,在学前教育这一创造力发展关键阶段,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平台,对幼儿选择游戏材料意向,予以高度的重视与尊重,在结构游戏活动中给予适时适当的辅助与指导,让幼儿区域游戏中的低结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进一步促使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