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以PEP(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为例,探究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认为实施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改变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单一化、碎片化问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基于大观念,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系统规划教学活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单元整体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对各课时内容的学习和小观念的探究,逐步建构单元大观念,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大观念,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一、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大观念,即大概念。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Clark)认为观念(concept)是理解和联结小观念的大概念,是学科领域中最精华的核心内容,他提供了构建自身理解的认知框架和结构。大观念具有高位性及可迁移性。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指教师根据具体单元主题,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大观念),规划教学主线;研读各语篇,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由大主题引领、各子主题相互联系的教学单元,让教学围绕大主题确立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在各语篇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单元的大观念(王蔷、周密、蒋京丽,等2020)。
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聚焦于大观念,深入探究立德树人的深刻含义,为学生获取知识、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奠定基础。从宏观视角来看,这种方法能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通过有机联结,形成更系统、更完整的单元体系。同时,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教师可以从不同方向围绕同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析,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课程内容情境化,建构起连贯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大观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使教学从碎片化学习走向结构化的深度学习。下面,以PEP(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为例,探究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一)深度解读教材,追问验证,提炼单元大观念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梳理知识结构,对各语篇内容的深层目的进行挖掘,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剖析单元育人价值,从而提炼单元大观念。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涉及“健康、文明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在对语篇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追问验证,教师凝练出单元大观念:通过对My home的知识建构,感知家居陈列,学会整理和合理布局房间,学会保持环境整洁,形成爱家、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
(二)探究小观念,建立关联,搭建单元框架
有机生长的小观念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起点。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研读各语篇内容,围绕大观念,深度探究各板块内容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提炼出各课时小观念,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学习重点,优化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搭建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本单元主要有6个教学板块,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和整合,建构了单元整体框架(见下表):
通过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后,教师建构了由小到大(“A nice room”“A sweet home”“A clean place”“A beautiful world”)、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单元框架,建立起各语篇内容的内在联系,并最终指向大观念,帮助学生不断深化对单元大观念的认知,实现学科育人的最终目标。
(三)基于大观念,整体架构,制订单元目标
单元育人价值要通过对单元目标的实现来达成。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围绕单元大观念及各语篇小观念,融合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反映学生学习后形成的新认知、价值观及行为选择。基于此,教师制订了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用There be句型,描述某处有某物。(学习后形成的新认知)
(2)形成爱自己的家的意识,学会合理评价他人的物品摆放。(学习后形成的态度、价值观)
(3)合理放置房间物品,养成及时整理个人物品的好习惯。(行为选择)
(4)合理分类投放垃圾,增强环保意识。(行为选择)
(四)对接大观念,确立课时目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活动
1.依托各语篇的小观念,确立课时目标
单元各课课时目标的达成是学生实现单元整体目标的保障。教师应从大观念出发,梳理各语篇传递的意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确立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活动(王蔷、周密、蒋京丽,等2020)。在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中,教师以Period 1 A nice room为例,谈论如何基于各课时小观念确定课时目标,为“教—学—评”一体化活动的设计提供方向。
根据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表,第一课时A nice room是Part A对话和词汇整合课,教材通过莎拉和迈克参观张鹏卧室的情境展开。在孩子们参观张鹏的卧室,描述卧室里的物品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词(photo、clock、water bottle、bike、plant);结合“There is...”句型描述房间物品布局;通过对卧室物品摆放位置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学会整理和合理布局房间,培养爱整洁、爱干净的良好习惯。
教师通过对具体语篇的研读,基于小观念,制订了如下课时目标:
(1)理解对话大意,完成听力相关问题,初步感知There be句型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了解单词photo、clock、water bottle、bike、plant的音、形、义。(学习理解)
(2)在教师及板书(思维导图)提示下,描述张鹏的房间。(应用实践)
(3)通过对张鹏房间物品的摆设发表看法,提出建议,感悟整洁干净的环境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培养爱干净、爱整洁的良好习惯。(应用实践)
(4)根据提示词,运用本课的单词、句型,模仿教师的范例写一段文字介绍自己的dream room。(迁移创新)
2.以课时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活动
目标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设计教学及评价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以课时目标为导向,基于学生实际,设计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与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以大观念为统领的知识结构,能迁移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对自我、他人、社会的新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教育部2022)。
(1)语境引领,学习理解。
一切语言学习活动都应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即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建构新知,感知意义,形成观念。
在感知与注意环节,教师运用歌曲On,in,under,by及Sharp eyes游戏,复习方位词及房间物品单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知识,创设语境:莎拉和迈克到张鹏家拜访,现在他们进入张鹏的房间,请猜测:“What is in Zhang Peng’sbedroom?”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围绕“What’s in his bedroom?”进入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环节,即将语篇以听力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学习新词photo,并思考:“Why is Zhang Peng’s photonice?”使其发散思维,融入“功夫”文化,培养其文化自信。利用Let’s learn部分的四个核心词汇clock、water bottle、bike、plant自构文本,让学生通过自然拼读的方式,结合语境学习新词。同时,通过课件动画,让学生感受“There is a...on/in/under/near...”句型的语用,并尝试用思维导图概括、形成结构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支架”,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达成了课时目标1。
(2)层层递进,应用实践。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设计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应用新知,形成结构化知识,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借助思维导图,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根据已形成的结构化知识,使用“There is...”句型描述张鹏的卧室,再通过“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Peng’s bedroom?What’s he like?Do you like his room?Can you give him some advice?”等一系列问题,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通过张鹏房间物品的摆放,推断他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整合、内化语言文化知识,逐步理解本课时的小观念“培养学生爱整洁、爱干净的良好习惯”,同时,为本单元的大概念“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作铺垫,从而达成了本课时目标1、2、3。
在此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综述观点等环节的具体表现,用口头、肢体语言等进行反馈,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与建议。
(3)整合输出,迁移创新。
在各个课时教学的最后,教师都应设计综合性的语言输出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并将此作为其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转化的落脚点。
教师先通过呈现自己的dream room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批判与评价,然后让他们设计自己的dream room,并运用本课所学写一段文字介绍,最后进行分享、交流、评价,使其在新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理性表达情感、态度,达成能力向素养的转化,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而达成了课时目标4。在学生输出呈现环节,教师通过师评、生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考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对个人观点和态度有理有据的表达,从而确保“教—学—评”一体化贯穿教与学的始终。
结语
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语言知识为核心的单一化、浅层化的教学模式,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内化所学知识,着眼于迁移创新,是核心素养落实课堂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实施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蔷,周密,蒋京丽,等.2020.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11):99-10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