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在主题意义探究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性、递进性、整合性。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Do it yourself为例,探索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有效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启示。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主题意义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方向:在体验中学习、实践中运用、迁移中创新(教育部2022)。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使命,但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调查数据显示,阅读依然停留在浅层化、碎片化阶段,严重阻碍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孙静芳2023)。因此,结合《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基于主题意义对语篇进行研读,明确其主题和内容,了解其传递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无论是口语语篇还是书面语篇,都蕴含着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英语阅读语篇中,主题意义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认知、理解和评价。学生只有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才能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观点,从而产生全新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应认识到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在主题意义下积极参与语篇阅读,并在主题意义探究中促进对语篇内容的深度理解(熊漫2023)。
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具备三个显著优势。首先,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极强的“应试性”,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成绩;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他们在语篇深层意义的思考探究中形成积极的思想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传统的阅读教学以语篇理解为主,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注重提升阅读深度,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最后,传统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难以获得成长;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探究过程,促进他们多元化、综合性发展(孙静芳2023)。
二、主题意义探究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在主题意义探究视域下,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目的性
现行的英语教材以单元话题为主线,单元内部各个功能板块都围绕单元主题展开。阅读语篇中所承载的主题,可促使学生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鉴于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确保学生获得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递进性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遵循其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坚持递进性原则,设计出层层递化的阅读教学活动。第一层次着眼于语篇的宏观结构,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理顺、获取相关的信息,完成初步的知识建构与理解;第二层次着眼于语篇内容的分析判断,通过对语篇写作背景、语言特点、人物性格、作者观点等方面的探究,理解语篇主题意义;第三层次着眼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主要围绕语篇主题的意义内涵,为学生设计阅读拓展和延伸,促进其深层次阅读学习。
(三)整合性
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探究主题意义,教师需要围绕阅读主题的内涵,从整体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应立足于内涵,整合英语课程阅读内容,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情境性、层次性、实效性的英语阅读活动中,完成英语主题意义的探究(熊漫2023)。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下面,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Do it yourself为例,分析如何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
(一)阅读语篇分析
Unit 4的单元主题为“自己动手做”。语篇主要以苏西(Suzy)的表哥安德鲁(Andrew)的DIY故事展开,介绍了安德鲁非常喜欢DIY。该语篇还列举了安德鲁所做的四件事情,但是安德鲁并未做好这四件事情,出现了各种意外现象。表妹苏西特意给安德鲁购买了相关书籍,希望他先进行相关学习,却遭到了拒绝。表妹苏西决定自己学习。基于单元主题的意义及该语篇内容,确定该语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他们逐渐理解“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内涵,并促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张燕2023)。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过程
教师从学习活动观出发,将语篇阅读教学活动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一,自由交流阶段,唤醒学生已有知识。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将DIY的图标呈现出来,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Q1:Do you like DIY?What does“DIY”mean?Q2:What do people need when they are in DIY?
Q3:What are they doing?Is DIY important in daily life?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Please explain the reason.
这三个问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其通过问题的启发认识到DIY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做好了语篇阅读的预测和铺垫,为进入深度阅读、更好地理解语篇主题奠定了基础。
步骤二,自主阅读,获取篇章结构。
教师结合语篇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备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感知语篇内容的过程中理顺文本脉络。具体问题如下:
Q1:Look,who is this boy?
Q2:What story does this article mainly tell?Q3:Is Andrew good at doing things himself?
Q4:This article has five paragraphs.What is its structure?
这四个问题与语篇内容结构相对应。Q1对应语篇第一部分,使学生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Q2、Q3对应语篇第二、三、四部分,使学生对语篇内容形成初步感知,并获取关键信息,其中Q2属于总结归纳型问题,需要学生在熟悉语篇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Q3属于推断型问题,需要学生在语篇基础上,通过推敲进行作答。Q4聚焦语篇全部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感知语篇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可以说,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引领下,对语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促进了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步骤三,深入阅读,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引领学生再次回归语篇,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Q1:Is Andrew good at DIY?How did you know?
Q2:Can you identify two very important adjectives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article?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从语篇第一段中找出crazy、terrible两个形容词。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次提出问题:“What does“crazy”mean?”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与交流逐渐得出“It means‘like something very much’.”的结论。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再次围绕terrible进行提问,引领学生在推断这两个形容词的含义的过程中得知安德鲁并不是真正擅长DIY工作。
待学生预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Can you find evidence from the article that Andrew is not good at DIY?”学生再次回归语篇,通过仔细阅读,结合语篇第1段第2行的but,第2段第5行的but、第8行的but,第3段第11行的but及第4段第16行的Whoops等词汇进行推断。如此一来,学生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同时,通过思考、互动与交流,通过预测、推理和探究,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形成了深刻理解,并促进了思维发展。
步骤四,迁移创新,升华主题意义。
为了引领学生对阅读主题意义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教师结合语篇内容,提出以下两个开放性问题:
Q1:If you were Andrew,how would you conduct DIY?
Q2:If you had a friend like Andrew,what would you do?
这两个问题存在一定的的开放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讨论这两个问题,教师指导他们再次回归语篇,提取相关信息,把握文本细节。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苏西认为安德鲁应该学习一门有关DIY的课程,但安德鲁不以为然,认为他已经掌握了有关DIY的全部知识,对此你怎么看?”“同学们,请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并思考苏西为安德鲁做了什么?安德鲁的反应是什么?苏西又做出了什么行为?”通过教师的逐层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有了深刻理解,精准把握了语篇的主题内涵。
为引领学生对阅读主题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给他们提供交流与探究的平台,引领他们围绕“Q1:Which do you prefer,Andrew or Suzy?Explain the reason?Q2:What did you learn from Andrew and Suzy respectively?Q3:We should have good habits in everything we do.What can we do to make us better?”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结合学生的讨论,以及他们在讨论中形成的观点,教师展示一张孔子的照片,引领他们从孔子这一人物出发,逐渐进入深层次内涵的探究中,最终在探究活动中真正领悟主题的内涵(肖海燕2022)。
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启示
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联语篇内容,聚焦语篇主题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并围绕语篇主题科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应基于主题意义,直接切入阅读,并为后续学生的预测、阅读奠定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认知偏差,教师应及时纠正;在阅读活动后,教师应设计与阅读活动契合的拓展延伸活动,完成主题意义的升华(孙静芳2023)。
第二,及时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角色认知,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机会,使其自主思考建构知识,并从中获得能力与思维的发展。
第三,科学设置问题。问题是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钥匙”。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指向性、启发性的问题,能使他们更好地进入英语语篇的深层次阅读,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结语
阅读是巩固语言知识、扩充知识储备、发展思维、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师只有及时更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主题意义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科学设计阅读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语篇主题形成深刻认知,并在主题意义探究过程中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在聚焦主题意义的阅读探究活动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静芳.2023.探究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6):25-26.
肖海燕.2022.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Do it yourself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4):15-19.
熊漫.2023.主题引领凸显中心—主题意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16):141-143.
张燕.202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4 Do it yourself为例[J].新课程导学,(12):25-2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