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OBE教育理念和POA教学方法,探索《基础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即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专家团队与任课教师团队依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职能,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产出导向法,依据“驱动—促成—评价”大小循环设计教学活动,高效促进学生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将OBE与POA相结合,制订各层级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达成度检验方式。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产出导向法,《基础英语》,课程思政
一、OBE教育理念
美国学者斯帕迪(Spady 1994)在其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把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定义为“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并系统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以确保学生围绕培养目标而开展学习活动,使其在毕业时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OBE教育理念亦称作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或产出/结果导向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其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同时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驱动力,反向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标准(殷俊、胡夏芸、王晓军2019)。此教育理念以内外需求为起点,其扩展内涵由“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个要素组成;自上而下反向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实施/评估方案,自下而上正向实施各层级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反思、根据学习结果持续改进(王仲民、乔华英、马永青2019)。自上而下反向设计与自下而上正向实施相结合,保障教学实施路径逐步通向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各层级目标的达成度。
OBE教育理念的基本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根据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考核标准,基于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考核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评估伴随教学全过程(申天恩、洛克2016);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确定各单元模块教学子目标,依据教学子目标反向设计教学活动,确保课程教学能够满足毕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OBE与POA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POA全称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亦称为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适用于外语课程教学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人教育”,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促学”。POA的应用流程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全程以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中心(文秋芳2017)。
将OBE教育理念用于宏观层面的教育系统指导,POA教学法用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设计《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OBE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置,以及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以POA为指导,全过程关注产出成果,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三、OBE与POA指导下的《基础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基础英语》课程开设于大学英语专业前两个学年,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形成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提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素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统一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OBE与POA应用于《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突出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指导下,修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这一阶段是定义学习产出,明确产出目标的阶段。第二层次是在OBE教育理念与POA指导下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POA的“驱动—促成—评价”大小循环为依托设计教学活动。此阶段可定义为实现学习产出,实施教学活动阶段。第三层次为课程教学评价阶段,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维度展开,涵盖各类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此阶段可称为评估课程目标,分析教学效果阶段。
(一)OBE指导下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制订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依据OBE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分化出的毕业要求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性质及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课程目标,保证教学方案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从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并同其他课程一起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将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学习目标相关联,使学习目标和课程目标能够全方位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对上要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对下要有效指导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部分业内专家认为,课程教学大纲不能由课程的“任课教师团队”独立编写,因为任课教师普遍不关注也不熟悉人才培养方案,如果由任课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但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任课教师团队”只有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才能最大化发挥课程的人才培养职能。因此,课程的教学大纲应该由“专家团队”与“任课教师团队”共同编写,这里的“专家团队”指的是由专业负责人和若干资深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团队。“专家团队”依据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及其具体、明确的指标,从宏观上把握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课程描述等信息,随后交由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团队”完成。任课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操作性强、更具评价性的单元学习目标,确定教学评估方式与方法,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专家团队”参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有利于将专业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培养目标上,体现目标体系的整体性;“任课教师团队”参与编写的课程教学大纲有利于落实“学生中心”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巩建闽、肖蓓蕾2020)。将两者结合,一方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课程教学的整体脉络,保证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向上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使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自由度,自主把握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评价,向下为落实高效课程教学提供可实施的教学方案与方法。
(二)OBE与POA指导下的教学实施
将OBE和POA教育理念相融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和评价,凸显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将成果目标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将OBE与POA应用于教学内容选择。贯彻OBE目标导向和反向设计的原则,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根据POA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使其尽可能满足学习目标要求。将POA应用于课堂教学实施,通过“驱动—促成—评价”大小循环(见下页图3),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将OBE和POA应用于教学评价,评价学习目标、课程目标和育人功能的达成度。
下面,以《基础英语1》中的My first job为例,在OBE和POA的指导下,实施教学活动。
1.驱动:发布产出总任务
教师提出问题:“What’s your dream job?How to be a qualified...?”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及其所需具备的素养。要求学生完成2分钟的半自命题演讲,并拍摄视频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演讲题目为:How to be a qualified English teacher/translator/interpreter/foreign trader?
2.促成:3项产出子任务。
针对学生演讲中出现的问题,将总产出任务分化为3项子任务,帮助他们解决演讲技巧、主要内容的输入和相关语言表达等问题。
产出子任务1:演讲技巧总结。
驱动:让学生5人一组,在小组内观看彼此的演讲视频,并记录各自演讲中的优点和不足,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演讲内容等。同时,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演讲视频并进行反思,上交不少于300词的演讲技巧总结报告。
促成1:教师分享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定题演讲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分析、总结基本的演讲技巧。
促成2:阅读摘自《演讲的艺术》中的文章:Presenting the speech(using language,delivering the speech,using visual aids)。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演讲技巧报告。
产出子任务2:基本职业素养挖掘。
驱动: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做好一份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为主题的汇报。
促成1:让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主人公在职场中所犯的错误及其所缺乏的职业素养。然后,小组间分享讨论结果。
促成2:让学生观看TED演讲视频5 Ways to kill your dreams(《5个毁灭梦想的方法》),总结实现职业理想所需要具备的人格素养。
促成3:教师讲解课文和TED演讲视频中的词汇与语法知识,并进行测试。
评价:对小组PPT汇报进行教师点评和小组互评。
产出子任务3:求职面试—特定职业素养。
驱动:让学生分职业、分小组进行模拟面试。
促成1: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作为称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口笔译员/外贸业务员/新媒体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促成2:教师讲解面试流程及其相关英语表达。
评价:对不同职业相关模拟面试进行教师点评、同伴互评和组间互评。
3.评价:评价产出总任务
评价总任务:演讲汇报(演讲技巧、演讲内容和语言表达)
学生在课后复习所学语言知识和演讲技巧,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2分钟演讲视频,并将修改好的视频再次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结合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推荐评分最高的演讲稿,发布于学院公众号平台,供全体英语专业学生观看、学习。
(三)各层级目标达成度评估方案
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教师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对单元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检测。此单元学习目标达成度均在80%以上,整体达成度良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主要由期末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达成度考核和各单元目标达成度考核及其占比叠加构成。就知识目标达成度而言,期末考核能更准确地检测学生一个学期的最终学习成效,期末和平时占比建议为6:4或者7:3;在能力目标达成度方面,期末考核则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占比建议为5:5或者4:6;而素质目标可以通过另加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
结语
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将POA教学方法应用于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完善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兼顾德才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化“立德树人”实效。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从而促进目标达成。改革评价机制,监督教学质量,检验目标达成,在OBE和POA理念的指导下,制订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定义学习成果目标—创设学习目标达成途径—评估学习成效产出”的可持续闭环,更好地检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度。
引用文献
巩建闽,肖蓓蕾.2020.谁来制订课程大纲——兼论OBE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180-187.
申天恩,洛克.2016.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5):47-51.
王仲民,乔华英,马永青.2019.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东高等教育,(6):79-84.
文秋芳.2017.“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3):348-358.
殷俊,胡夏芸,王晓军.2019.OBE理念下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时代,(9):84-87.
Spady.1994.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21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