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和而不同特色发展——对于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几点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09:18: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党建工作被赋予了引领和推动的重要使命。为了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进而促进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利用,学校必须采取多方位的策略。本文阐述了学校着重建设并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协同工作能力,为集团化办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通过错位发展策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旨在达成“和而不同、错位发展”的办学目标,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教育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子。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协同创新,特色发展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自1994年创办至今30年。在这三个十年里,学校跨越式地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校两区”的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学校党委以省级一校一品党建项目“雄狮教育”为抓手,以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为引领,秉持“一种底色、两处花开”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理念统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均衡发展、共同提升的集团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的关键在教师,集团化办学的卡脖问题也是教师队伍问题。学校党委抓住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从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抓好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党员教师示范岗,亮身份、明示范,突出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其次抓好干部队伍。教学管理与社会的管理控制有根本的区别,教学管理是专业上的引领与指导,学校党委注重干部队伍的选聘与建设,突出专业性、敬业心,强调奉献意识与领导力。再次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树人先树德,育人重育心,日常的管理维系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最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和而不同特色发展——对于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几点探索论文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实验教育集团对教师培养的统一谋划与高度重视。学校不断优化举措,共建共享,搭建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一是组建专家指导团,定期调研指导。集团组织由名师专家、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发展专家指导团”,对集团成员学校进行综合或专项诊断式评估指导。根据分校需要选派学科专家,通过听评课、集体备课、专家示范课、学科教研活动指导、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针对教师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分校教师迅速提高教研水平。
  二是打造“三个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强基”工程的基础上,学校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以名师引领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做好青蓝工程。集团利用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培育站、省市规划课题等平台引导骨干教师快速成家成名,做好名师工程。
  三是制订“毓秀计划”,提升专业素养。集团针对科技城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化的问题,学校不断推动“自我造血”,通过“毓秀计划”把青年教师按照学科分为9个小组,通过理论培训、微课评比、学科竞赛等业务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另外,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集团内部通过制度创新,放大优质师资效应,快速提升整体教师队伍质量。一是师资交流制度的创新,根据集团两校区生源结构、师资结构等不同特点,两个校区间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的柔性流动,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和管理经验的校区共享;二是教师发展制度创新,集团设立学术委员会,深入开展师资共培、课程共享、教研共进和文化共建等相关工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分层级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确立研究项目,搭建发展平台,用“三个工程”推进教师立体发展。三是教师聘用制度创新。集团采用双向选择、两级聘任的方式,开展岗位聘任,让优者能上,让庸者能让,让弱者能强,让新手能闯,强身健骨,永葆教师队伍鲜活旺盛的战斗力。
  科技城校的师资队伍中,获过省级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26人,获市级教学竞赛一等奖52人,获区级教学竞赛一等奖65人。教师们争先创优,积极参加各类提高业务水平、教研能力的相关培训,助推学校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发展。
  二、协同发展,建构集团教育的统一体
  集团化办学就是要释放品牌学校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优势共享,真正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优势。所谓“一种底色,两处花开”中的“一种底色”就是优质教育的底色,是共同发展的底色。集团保证教育教学一套制度规范、一个尺度衡量、一个标准要求、一个质量分析的统一管理模式。做到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同中有异,因材施教,全力推进集团一盘棋的大校理念,推进校区间的融合共生。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校园文化的统一建设。理念为先、文化融合,形成价值理念上的有效共识,才能构建起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为南京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在推进集团化发展中,学校以“唯真唯实”的校训融合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内涵,突出办学的开放性、示范性、实验性,形成了以“雄狮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将“雄狮精神”贯穿于集团教育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实验人的家国责任与民族情怀。
  二是学生发展目标的统一追求。学校追求学生两个发展:一是最全面的发展,二是最长足的发展。集团坚持以高新意识,实验情怀,守住办学的良心,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使区域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最优质的教育。集团发掘培育个性化的育人课程,在活动中培育人,在活动中成长人,与海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广开学生成长发展升学的渠道,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和而不同特色发展——对于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几点探索论文

  三、和而不同,催开优质教育的两朵花
  推进集团化办学是为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集团提倡错位发展,推动两校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实现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目标,从“一种底色”走向“两处花开”,形成特色优质的新格局。
  一是分析生源特点,明确特色发展定位。本部校区以优质师资队伍支撑,努力打造“一所有温度的书院”,创办“中科创新班”“南大软件工程实验班”,开展以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强基等实验项目,并把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科技城校,在奥赛辅导等方面共享共进。科技城校发掘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寻求空间,主动发展,形成了科技创新和艺体美齐头并进的特色发展新格局。
  二是因地制宜用好社区资源。本部校区处于狮山之麓,毗邻枫桥风景名胜区,学校有国家级大气监测站,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创建了“资源循环技术和环境保护”化学课程基地和“诗意姑苏”省级语文课程基地。科技城校区坐落于太湖之滨、科技城核心地段,大院大所荟萃,科技人文氛围浓郁。校区牵手大院大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创设符合集团底色、地域特点和校区特色的优质课程和教学新模式。
  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集团化办学会不会导致优质资源的稀释?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注重提升分校自身的“造血”机能,推动分校对照自身特点,寻找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科技城校五年发展,四届高考,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输送数十名优秀学生,本一率稳定在80%以上,本科率稳定在99%左右。科技城校以优秀的教育质量向社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大步迈进苏州教育优质高中G20阵营。
  当我们回望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我们逐步成长;在党建的引领与推动下,我们持续进步。
  随着第三个校区的即将开工建设,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深知,每一步的稳健发展都离不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因此,我们将不懈努力,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策略,确保每一所成员学校都能在各自的特色领域中追求卓越,共同将集团化办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沈杰.集团化办学如何提质增效[N].中国教育报,2021-0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7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