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10:3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文章立足于班级、“双减”、文化特色,通过“三注重、三彰显”提出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在依托以特色活动建设班级文化的同时,助力“双减”落地。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双减”;特色活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在“双减”背景下,为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以落实“双减”为前提,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刻剖析班级文化建设与“双减”落实的关系和重要性,并围绕班级、“双减”、文化三个方面开展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一、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双减”落实的关系
  (一)目标相同
  “双减”旨在为学生减负,使学生能更好地享受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助力。而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打造向上、好学、团结的班集体为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护航。因此,二者的目标相同[1]。
  (二)互相影响
  落实“双减”离不开班级文化的支撑。教师应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再将其延续到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双减”落实的核心是在助力学生学习和为家长解忧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因此,“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既能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与真激活,又能达到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的作用。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三)互为促进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需要更宽松的环境,尤其是需要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即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锻炼与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以良好的班级文化推动“双减”落实,助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双减”背景下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

  二、“双减”背景下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健康心理
  在“双减”的推动下,学生课业负担得到了减轻,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校园生活和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2]。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会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二)促进家校共育
  “双减”要求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加强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3]。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让家长更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这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激发学生潜能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能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共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学生会更深入地了解班级的特色和文化,增强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认同感容易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双减”背景下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班级特色,注重整体布局
  每个班级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点。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班的特色资源,从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入手,创设有班级特色的文化氛围。例如,某班级在2023年3月的班级评比中,获得了“翠梦先锋班”的称号。该班始终立足班级特色,围绕“班级布置展新颜,润美无声育童心”的理念开展班级活动。该特色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该班开展了以“植树月”为主题的班级整体布局活动,具体如下:
  1.设计主题突出的手抄报
  为了突出“植树月”这一主题,首先,在绘制主题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树木,利用房子、彩虹装饰手抄报;其次,绘制文字边框时,用曲线作为边框,用太阳和绿叶进行装饰;再次,着色时,给手抄报涂上颜色,并选用绿色作为主基调,以烘托手抄报的主题;最后,在书写标题文字时,选用黄色、橙色作为主色,并收集有关植树的文字,摘抄在手抄报上。
  2.布置图文并茂的照片墙
  为突出“植树月”这一主题,在照片墙布置过程中,该班始终立足班级实际,深挖班级特色,以“杉果正红,羁绊正浓”作为照片墙布置的子主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A组用绿纸裁剪杉树叶若干,B组用褐纸裁剪树干并在树干上画出树纹,C组用红纸裁剪红色杉果。教师收集学生准备的照片,与学生一起拼装杉树,贴上杉果和照片,共同布置在班级墙上,打造出美丽的杉果照片墙。这不仅美化了班级环境,还让学生在欣赏照片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植树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双减”背景下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

  3.设计新颖美观的植物角
  为突出“植树月”这一主题,在植物角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立足班级实际,强化班级特色,以“角落显春意,绿植蕴自然”作为植物角布置的子主题,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将家里的绿植带进班级,并将其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班级植物角。在植物角中,有憨态可掬的多肉、婀娜多姿的百合、晶莹剔透的水晶兰、小巧玲珑的仙人球、苍翠欲滴的小青松、绿意盎然的绿萝、生机勃勃的吊兰等。学生先对自己带来的绿植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教师讲解绿植的效果和养护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每种植物的作用,使学生树立爱护植物、爱护环境的观念。最后,开展趣味多元的命名活动,每个学生为自己带来的绿植命名,再贴上名牌标签。这一活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陶冶情操,还能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宣传绿色环保理念。
  4.设置细节完美的光荣榜
  为突出“植树月”这一主题,在光荣榜布置过程中,学生要立足班级实际,突出班级特色,从背景、榜单、装饰、文字、位置五个方面彰显细节。光荣榜的背景选用环保纸板,将其制作成植物叶脉形状,选用象征生机的绿色为背景色,在纸板边缘绘制花朵图案,以增加自然感;榜单采用学生喜爱的树叶形象,榜单内张贴植树的照片;装饰以植物为主,用花朵和树叶来美化布置;文字用黑色,文字边框用绿色,对“植树小能手”几个字用较大的植物来装饰和标注;位置则设计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二)立足“双减”特色,注重活动实效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减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各种活动。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特色活动应注重实效性,彰显个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4]。例如,某班级在2023年3月的班级评比中获得了“善行先锋班”的称号。3月不仅是植树月,还是雷锋月。立足“双减”,该班围绕“‘双减’润美育,童心绘学园”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开展了以“雷锋月”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具体活动主题为“美育润心·雷锋同行”。“美育润心”强调通过美育活动,滋润和培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这与“‘双减’润美育,童心绘学园”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高度契合,旨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美”的情怀。“雷锋同行”则强调以雷锋为榜样,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与“雷锋月”的特色活动目标相一致,旨在引导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少年。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雷锋故事你我知”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雷锋精神;第二阶段通过“学雷锋,我们在行动”和“童心画雷锋”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雷锋精神,并培养其审美情趣;第三阶段通过“雷锋月分享会”,让学生、家长共同感受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此次活动设计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维教育理论:第一,通过故事讲述和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生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第二,通过志愿服务和艺术创作,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雷锋精神的价值;第三,通过分享会和反思,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和持续发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本活动的特色在于其递进性和综合性:递进性体现在活动内容从认知到实践、从个人到集体的逐步深入;综合性体现在活动兼顾了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塑造三个方面。此外,该活动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因为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道德品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推进了班级文化建设,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立足文化特色,注重无声熏陶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应注重班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开展各种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接受班级文化的无声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成长和进步[5]。
  例如,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引导学生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某班级开展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目的的特色班级文化活动,包含“讲解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聆听红色故事,勇做雷锋传人”“传递温度力量,践行雷锋行动”三大系列班级文化特色活动。在“讲解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活动中,该班先开展了阅读《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雷锋篇》,观看“雷锋事迹”影片活动,让学生在无声中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社区,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等,学雷锋做好事,勇当“雷锋小标兵”。在“聆听红色故事,勇做雷锋传人”活动中,学生在红色教育场馆中感悟红色精神,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学生通过重温雷锋生平事迹,聆听雷锋精神,发现身边的雷锋,参与“雷锋精神永传承、歌唱雷锋勇担当”活动,感悟雷锋精神的红色力量。在“传递温度力量,践行雷锋行动”活动中,该班开展了抽取志愿盲盒的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温暖力量,践行雷锋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双减”目标相同,互相影响,互为促进,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促进家校共育、激发学生潜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特色活动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始终以“双减”为目的,将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核心目标与价值理念的体现,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而生成。在确定班级核心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形象化和艺术化,给班级设计名称、符号、班徽和班歌等,为班级文化建设做好起点。在此基础上,立足班级特色开展班级整体布局和细节完美的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外化起点,以“墙”作为班级文化的“化”的路径。立足“双减”特色,注重活动实效和彰显活动个性的过程,实际就是内化于心的过程。而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学生要立足班级文化特色,在无声的熏陶中将其外化于行,同时将精神品质转移到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宗羽,陈璟,古智宇等.红色文化教育对中小学生利他行为和爱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20省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6):64-71.
  [2]黄相宗.“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3(9):64-65.
  [3]王健.小学班级共同体文化的建设策略[J].求知导刊,2022(35):11-13.
  [4]马广荣.基于红色资源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教育界,2022(29):117-119.
  [5]黄桃红.“双减”教育新生态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中小学班主任,2023(15):36-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6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