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要求。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以来,整合性教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在这一教育形势下,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彻底颠覆了传统单篇教学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显著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理论认知、实践探究以及要点反思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进行大单元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理论认知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不断更新使核心素养理念逐渐得到普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改进教学方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间存在着系统的联系,而传统单篇教学模式很难再适应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设定大概念、大情境以及大任务,完成更整体化、系统化的语文教学。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整合、运用与迁移语文知识,促进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理论认知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对单元教学的深度发展。在对大单元教学概念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应先理解单元教学的概念[1]。单元教学是以教材中单元编排为基础的一种整体性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单元内文本内容进行教学主题的提炼,并根据主题思想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而大单元教学更加凸显了“大”的特点。一方面,教学结构更大。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本单元内的文本内容,同时需要打破单元壁垒和课堂壁垒,进行单元间、课内外内容的重构与整合。另一方面,教学视角更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视角更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大”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学习、运用及迁移,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第一,整体性。在具体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会依据单元文本内容设定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围绕教学目标对单元内外、课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体性构建,还会依据大情境进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设计。这样就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了显著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
第二,探究性。大单元教学离不开任务的设定,学习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常常需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具体的学习,并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主进行听、说、读、写等练习,从而完成多个学习任务,这就使大单元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2]。
(三)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大单元教学之所以广受推崇,主要是因为其具备双赢的教育价值,具体如下:
第一,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已经成为评判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会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各个学习任务中,从更整体、系统的角度学习与运用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语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意识及文化意识的提升,实现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第二,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大单元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引导者。在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有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整合,还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更科学、更综合的设计,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践
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详细阐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基于大概念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不仅能集中体现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也对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3]。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深刻地分析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主题的提炼构建大概念,并在大概念的统领下设定科学、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收录了《慈母情深》《父爱如舟》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集中体现了“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的人文主线以及“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等语文要素。在进行这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单元的两条主线,提炼“舐犊之情”这一教学主题,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设计、制订教学目标,具体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感受文中蕴含的浓厚亲情;(2)掌握“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结合文中的场景、细节描写展开想象,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父母之爱;(3)利用恰当的语言及描写方法,在生活及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这一整体性教学目标为本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教师能在这一大概念的统整下,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二)基于大情境引入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大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大情境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还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主题,深刻感受大单元主题的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主题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具有整体性、真实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析单元内教学内容间的联系,整合课外教学资源。这样一来,教师就围绕大情境构建了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大单元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
例如,“舐犊之情”是每个学生都经历、体验过的情感。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教学主题及学生的日常情感体验,创设生动、形象的父母之爱情境。教师可先以《烛光里的妈妈》《时间都去哪了》等描述亲情的歌曲为背景音乐,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父母为我们操劳的片段,使学生在这一视听情境中深刻感受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通过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教学主题后,教师可以结合主题向学生整体介绍单元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同时结合主题为学生拓展《老牛的母爱》《背影》《父亲之爱》等相关课外阅读资源。这样一来,教师就在大情境的创设中构建了整体性、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内容体系。
(三)基于大任务落实大单元教学活动
任务驱动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特点,多个教学任务的设定不仅能更系统性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串联,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中深刻领悟教学主题,同时为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助于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4]。因此,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结合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具有相互关联的若干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单元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促进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舐犊情深”的主题,完成相关教学思路(如图1)的设计。
由图1可知,教师围绕“舐犊之情”分别设计了“这就是爱”“爱的表达”“学会表达爱”三个学习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设定3~4个课时,通过《慈母情深》《父爱如舟》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父母之爱;第二项任务是教师计划利用1~2个课时进行自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并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讨论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以加深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在第三项任务中,教师计划利用3~4个课时组织学生开展“亲情剧场”等活动,要求学生以口语表达或其他形式阐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并在“我想对您说”的写作训练中学会表达爱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使学生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单元教学主题的理解,获得了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将大评价贯穿大单元教学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给教师、学生的教学反思、学习反思提供有力的依据,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5]。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环节的优化与完善,将教学评价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评达到高度一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分别在课前预习阶段以及各个学习任务的完成环节中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按照评价量表对自己及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自评及互评。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就都能认识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不断优化与调整中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要点反思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出了显著优势。但大单元教学毕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不管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要点反思,增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与具体学情的结合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程度影响着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大单元教学进行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具体学情,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注重对教学内容间联系的分析
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构建与整合,更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间的联系,真正实现大单元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由知识学习到素养培养、由零散学习向整合构建、由知识数量向知识质量等的转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将大单元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大概念的引领、大情境的创设、大任务的驱动、大评价的实施,获得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的语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在由“学课文”到“学语文”的转变中获得发展与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丽.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29):59-61.
[2]郭亚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3(26):87-89.
[3]廖晓颖.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7):130-132.
[4]汪先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23(4):64-66.
[5]陈依凡.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新教师,2023(2):46-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