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高考背景下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30 09:25: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读后续写是新高考的“亮点”,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英语课堂教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读后续写题目的内涵,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基于高中生的实际需求,依托思维可视化工具,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读后续写的学习。文章聚焦于此,分析了读后续写题目的特点及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价值,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对其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旨在探索全新的读后续写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思维可视化工具;新高考

  读后续写是一种全新的题目类型,要求学生先阅读一篇350词左右的材料,之后根据材料内容及段落提示语开展续写活动。读后续写这一类题目将语言输入和输出真正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基于阅读材料、文章情境和语境,根据续写的段落提示语,通过“模仿语言,创造内容”的方式展开续写。可以说,读后续写题目兼顾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养,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读后续写的实践活动,依然存在“续写内容和前文内容不连贯、续写主题与前文主题不一致、续写内容和前文内容相矛盾”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结合思维可视化工具,重新设计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概述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最早出现于2016年浙江省新高考英语试卷中,为学生提供了一篇350词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给的情节及文章提示语进行续写。与传统的英语写作题目相比,读后续写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到一起,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契合。此后,这一题目类型迅速得到关注,相继出现在其他地方的英语考试中。到2022年,全国高考试卷中也出现了这一题目类型[1]。近几年英语高考读后续写题目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所选择的读后续写材料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旨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阅读材料的难度中等、脉络清晰,无论词汇还是句型都十分丰富,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三,在读后续写的过程中,段落的首句具有指导性,为续写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读后续写这一题目,也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最新高考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读后续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续写出来的文章必须与给出的材料内容保持一致,并与续写段落的开头语合理衔接;续写出来的内容应具备连贯性、创造性;在续写时还应尽量使用丰富、准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等。

  但是,当前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相对比较低,集中体现在:对阅读材料理解不充分,导致续写出来的文本偏离主题,甚至和阅读材料之间毫无关系;学生在续写中存在明显的思维混乱现象,导致续写出来的文本常常和原材料之间出现主题、情节、人物脱节的现象;续写出来的文本出现反复叙述的现象。读后续写的问题集中暴露了学生读后续写中的思维弱点。鉴于此,教师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时,应聚焦于学生的思维弱点,通过必要的辅助手段,让学生克服读后续写的障碍[2]。

新高考背景下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二、思维可视化工具融入读后续写教学的价值

  思维可视化这一概念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主任,他在研究中对思维可视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图示、图示组合为载体,将原本不可视的思维直观呈现出来。要想实现思维从不可视到可视化的转变,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即思维可视化工具。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主要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等。

  鉴于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题目的考查方向,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时,可以融入思维可视化工具,强化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思维可视化工具融入读后续写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高中生在读后续写中常常出现对课文结构、行文逻辑掌握不充分的现象,导致续写出来的文章与原文缺乏逻辑关系。教师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使学生借助关键词对原文进行梳理,包括故事发生地、人物行为、事件发展的起因等,让学生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辅助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原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为续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助于学生明确写作主题,理清写作思路。与传统的写作题目不同,读后续写题目要求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说,在读后续写中,学生能否精准把握续写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否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否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直接决定了续写的效果。教师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使学生把握课文核心思想和主题,明确写作主题,理清写作思路,并展开合理联想,更好地参与到读后续写中。

  第三,有助于增强读后续写的效果。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全新的考试题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互动、对话和交流中,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降低续写难度,并明确续写思路,增强续写效果[3]。

新高考背景下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三、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实践——以思维导图为例

  笔者结合2021年全国高考Ⅰ卷读后续写题目“A Mother's Day Surprise”,针对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

  (一)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梳理阅读材料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学生对给出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是关键。根据读后续写的要求,教师应让学

  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本的中心思想,理解文本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读后续写思路。当前新高考中读后续写题目所给出的阅读材料基本上都属于小故事类的记叙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鉴于此,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目教学中,教师应立足阅读材料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将读后续写材料中的相关要素罗列出来。在“A Mother's Day Surprise”读后续写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A Mother's Day Surprise”为核心,以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一级标题,将故事中的六要素整理出来,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从整体上把握语篇故事内容。可以说,在读后续写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师可以使学生梳理、解读阅读材料,在阅读中理清文本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精准把握文本的主题,避免在读后续写中出现主题把握不明、思路混乱等现象。

  (二)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搭建写作框架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学生通过深层次阅读文本,能够把握续写的方向,明确续写的主题。但是,学生在续写过程中,依然存在材料随意堆砌的问题,导致续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框架、条理,难以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文本[4]。鉴于此,教师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中,就可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合理搭建续写框架,形成明确的续写方向,顺利展开读后续写。在“A Mother's Day Surprise”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阅读材料的结构展开分析。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教师以“A Mother's Day Surprise”为核心,将每一段作为一级标题,并用简洁的词汇对本段内容进行概述:第一段主要描写了双胞胎打算在母亲节时给妈妈一个惊喜;第二段则主要叙述了双胞胎为妈妈准备早餐;从第三段的首句可知爸爸在他们失望之际提供了帮助;最后一段则是妈妈看到双胞胎为其准备的早餐十分高兴。如此一来,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教师就可将读后续写材料的文章结构、分支结构呈现出来,为学生搭建写作框架;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就可通过关键词提示掌握文章的结构。

  (三)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强化读后续写思维训练

  与传统的写作教学相比,读后续写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在读后续写中,多数学生常常发现自己无法组织文章语言,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融入写作中。还有部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

  针对这些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读后续写时,就可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整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带领学生突破续写的思维局限,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读后续写。在“A Mother's Day Surprise”读后续写中,学生结合所给前两段材料可知双胞胎Jeff和Jenna打算在母亲节为母亲准备早餐作为惊喜,但是在做饭的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同时,续写的第一段的首句给出了“As the twins felt disappointed,their father appeared”;而在续写第二段的首句则给出了“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教师在引领学生开展读后续写时,可让学生以提示语为中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思维训练。具体来说,在第一段续写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首句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并为学生设计三个问题:“What did the twins want to get?What did their father do and say?Did they succeed in cooking the meal for their mother?”将这三个问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延伸,形成二级续写的方向,即父亲看到后既惊讶又开心;父亲帮助双胞胎收拾干净厨房;父亲帮助双胞胎完成早餐。同样,在第二段续写指导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以首句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将“How would their mother respond after seeing the breakfast?What did their father do?What have the twins learned from this experience?”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与联想的过程中形成二级续写方向:母亲看到后既感动又高兴;一家人相互拥抱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便理顺了读后续写的方向,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完成读后续写。

  (四)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丰富细节描写

  鉴于读后续写题目的内涵,在学生掌握读后续写的结构和方向之后,教师还应引领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对续写的场景、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描述,使学生续写出来的内容与原材料高度契合,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具体来说,学生续写出来的内容需要极具逻辑性。在学生进行细节续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让学生将续写中所需要的句型、词汇等罗列出来,最终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确定最佳的细节描写内容。例如,在“A Mother's Day Surprise”读

  后续写第一段细节教学中,教师可使用思维工具,以“父亲看到后既惊讶又开心”这一二级续写标题为例,让学生整理与其相关的英语词汇,如mess、surprise、froze with shock、astonish等,以便在续写时选择。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罗列的英语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表达方式[5]。如此类推,学生便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丰富续写的细节内容,最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续写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后续写题目伴随新高考出现,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读后续写实践中,高中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续写出来的文章出现和原材料衔接度不充分、续写文本思路混乱、逻辑不明等现象,无法达到新高考的要求。鉴于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立足读后续写题目的内涵和要求,基于学生在续写中暴露出来的思维弱点,科学融入思维可视化工具,使学生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辅助下对阅读文本形成深层次解读,形成明确的续写思路,最终高效完成读后续写。

  参考文献

  [1]葛攀婕.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3(28):133-134.

  [2]范静静.借力思维可视化,探究学生读后续写思维品质提升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3(24):131-132.

  [3]龙倩.思维可视化对高中生读后续写写作表现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4]潘迪.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5]黄利华.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英语,2022(48):2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5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