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化学教学论课程“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11:11: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契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培养化学师范生精益求精的工 匠精神,文章在说明相关 背景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化学教学论课程“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然后论述了化学教学论课 程“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课程,线上+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化学师范生

  上饶师范学院(以下简称“ 我校”)是江西省一所 地方高等师范学校 , 面向全国招收师范专业的本科 生,旨在为社会培养基础教育的“准教师”。 而作为我 校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必修课程,化学教 学论课程是一门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课程。 该课程不仅涵盖了很多的教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涵盖 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化学师范生 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 过教学使化学师范生掌握有关教学的理论知识,形成 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训提升 化学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使之具备一定的化学教学技 能[1-3]。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线下以班级为单位的 集中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在较短的 时间内向化学师范生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教学场 所和时间都是按教学安排进行的,且在一定的教学进 度要求下,化学师范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 知识,又要提升化学教学技能,导致教师难以契合师 范类专业认证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三全 育人”的全员参与的育人理念,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 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 制约,使得线上教学应运而生,从而弥补了传统的 线下班级集中授课的不足。但是对于我校化学教学 论课程来说,纯粹的线上教学不利于培养化学师范 生的教学技能,也未契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 念 。而导学案恰好契合“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它是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化学教学论课程目标及化学师范生的学情 编写的学习方案[4]。通过据案导学的方式,化学师范 生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的育 人理念 。笔者现结合线下传统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 和导学案的优势及学校和化学师范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化学教学论课程,构建“ 线上+ 导学案 ”混合式 教学模式并予以实施。

  一、相关背景

  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国家大力 推动师范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着重提升师范生的 教育教学能力,培育师范生精益求精的精神,以便提 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2017 年 10 月, 教育部印发了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 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证理念,可见认证标准对师 范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2022 年 4 月,教 育部联合其他七个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 计划》,要求全国各师范院校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改 良教学方法与手段 , 创新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模式,促 进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6] 。由此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师 范生培养的质量。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行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 作,自 2018 年开始,学校领导经常向全校教师传达并 解读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专门成立师范类 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 。其中,化学师范专业得到学校 领导的肯定,被确定为学校首批开展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工作的专业 。学校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积极明 确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与分工,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 要求,修改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 纲,确定支撑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核心课程,其中 化学教学论课程被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 。在 2019 年 和 2021 年, 学校组织教师多次修改化学教学论课程 的教学大纲。

  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是一门教师教育类课程, 在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第三学期开设 。为了充分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要求,贯彻“ 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育理念,在 2021 级化学师范专业的第三学 期开学之初 , 笔者所在课题组对一个班级师范生的 学习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 , 共设计了 25 道选择题, 包括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媒介、学习目标、学习 能力和影响学习的因素六个维度 。发放问卷 60 份, 收回问卷 59 份。

  对问卷调查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习 习惯维度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 由表 1 可知,大部分 师范生在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时,课前很少进行积极 主动的预习,甚至不预习,且大部分师范生课前预习 情况较差; 课后只有少部分师范生会主动复习知识 点 。 由此可见,师范生在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时的自 主学习性不足,需要教师改革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 模式。而对于化学教学论课程来说,同样如此,即首要 的是改革教学模式,以促进化学师范生积极主动地进 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以提高学科素养。


\

 
  概言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师范类专业认 证的要求、学校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视及师范 生的学习习惯都表明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模 式需要改革,因此课题组拟构建“ 线上+ 导学案”混合 式教学模式。
 
  二、化学教学论课程“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 模式构建

  (一)明确教学理论基础


  我校大学二年级的化学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 课程的学习自主性不足,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人 本主义教学理论能有效指导教师改革教学模式 。因 此, 要想构建适合化学师范生的化学教学论课程 “ 线上+ 导学案 ”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应明确教学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 是“ 以学生为中心”[7],这一点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 不谋而合。这就要求化学师范生在化学教学论课程学 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化学教学 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因材施教,创设具体的教学情 境,帮助并促进化学师范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使化学 师范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最终提高综合素质。

  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 也是“ 以学生为本”[8],即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师要相信 化学师范生能学好 , 鼓励化学师范生进行自主学习, 并使其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 知识,以增强实践能力。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指 导,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师在“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 学的实践过程中,能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 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化学师范生的主体作用,进而 调动化学师范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化学师范生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二)构建“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

  1.厘清化学教学论课程目标 。课题组认真学习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 根据学校制定的化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化 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从思政、知识和能力方面确 定了化学教学论课程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其中思 政目标包含了化学师范生德育方面的目标 。具体来 说,课程目标是:掌握化学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 解教育理念;具备教师的职业精神;通过实践训练掌 握教学技能。

  2.确定化学教学论课程导学案结构 。导学案是一 线教育教学工作者为了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 式而设计的学习文本资料[9],已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 史[10] 。课题组应根据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 导学案的内容 , 并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导学案的结构。 导学案的结构包含课题、学习目标、主要学习内容、学 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前讨论、课后习题、拓展延伸、 考研真题和考编真题。

  3.将化学教学论课程导学案与线上教学相融合。课 题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教学手段 , 以导学案为媒 介,以超星学习通为线上教学平台,将导学案上传到 学习通教学平台,通过课前线上导学、课中线下集中 授课和课后巩固三个教学环节,最终构建了化学教学 论课程“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


\
 
  三、化学教学论课程“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 模式实施

  (一)实施流程


  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师应在上课前充分备课, 根据教学目标和导学案结构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之 后在教学过程中,秉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紧扣思政、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实施“线 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

  1.课前 。化学师范生可以根据化学教学论课程的 导学案进行预习。教师应根据思政目标和教学内容在 超星学习通的讨论部分设计课前讨论话题,以“论”拓 思,使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并要求化学师范生针对话 题进行线上回复,且将回复的质量和次数计入平时考 核,从而促使化学师范生自主思考。这样就贯彻了“ 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达到了全员育人的教学效 果,进而突显了线上教学和导学案的优势。

  案例 1:在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教育理念这一 章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更是化 学师范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教师在教育理念这 一章可发布课前讨论话题:“ 阐释以下隐含教育理念 的成语或句子,①授之以鱼,足解 一 日之饥;授之以 渔,足食终身之鱼。②有教无类。③教育为大众。④精 英教育。⑤因材施教。”化学师范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查 阅文献深入理解这些成语或句子中隐含的教育理念,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借由这些成语或句子形成 对教育的思考。

  此外,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精益求精和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故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师可将思政元 素有机融入课前讨论话题,以培育化学师范生的职业 精神。

  案例 2: 在教学技能这一章设计了两个课前讨 论活动:“①在课前讨论部分展示自行车 、汽车、绿 皮火车 、高铁 、飞机等图片,提出问题:从交通工具 的发明与创新,你感受到了科学家的哪些精神? 教 师的教学是否也需要这些精神?②要求化学师范生 在课前温习文言文《卖油翁》和《口技》,提出问题: 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通过不同时代交通 工具演变的图片展示,化学师范生自然而然就能想 到科学家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懂得教 学技能的提升也需要精益求精、专注执着与创新的 工匠精神 。从《卖油翁》和《口技》的文章中,化学师 范生能深切感受到姻熟的技艺源于专注的训练 。这 样的讨论活动, 不仅引导化学师范生思考了问题, 还使其感悟了科学精神 、培育了工匠精神,进而实 现了课程的思政目标。

  2.课中 。根据化学教学论课程实践性比较强的特 点,教师可组织化学师范生进行分组讨论或教学实践 训练 。教学仍然采用线下班级集中授课方式,针对教 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化 学师范生分组讨论 。在化学师范生讨论的过程中,教 师要认真倾听化学师范生的观点,及时发现化学师范 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讨论之后,每组综合组内不同 化学师范生的观点 , 并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综合阐述, 最后由教师总结。化学师范生代表在阐述小组观点时 要做到吐字清晰、语言流利,且有适当的肢体语言,以 培养教学基本功 。另外,针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 学内容,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化学师 范生分组进行实践训练。

  案例 3: 在讲授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新课引入教学 技能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先将全班化学师范生 按新课引入的方法进行分组,使每一组训练一种新课 引入的教学技能 , 并要求化学师范生先写好教学设 计,交给教师批阅,由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化学师范 生进行修改,再进行实训 。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上 进行微课教学展示,教师点评总结 。之后教师根据化 学师范生的实训情况进行点评,且每组化学师范生之 间相互评分,并将生生互评的分数计入化学师范生的 平时考核评分 。这种分组讨论和组内互评的教学,让每一个化学师范生都参与了技能训练与评价,实现了 全员育人的教学目标,且这个评价最终被纳入平时考 核评分,占化学教学论课程平时分的 10%,体现了“ 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而也促进了课程评价方 式的改革。

  概言之,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与教学实践训练,弥补 了线上教学的不足,展示了线下教学的优势,提升了 化学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了课程的知识与能 力目标。

  3.课后 。师范生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基础教育工 作者,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 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师在导学 案上应设计课后练习和拓展延伸。课后练习是教师根 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编写整理的题目 , 题型多样,有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简述题,可以 检测化学师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其巩固基础理论 知识;拓展延伸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下载相关的教学 研究文献资料,让化学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情况,以拓展教学研究意识 。针对部分有志于将 来继续深造化学学科或化学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的化学师范生,教师可在线上导学案部分设计考研真 题,以便化学师范生了解一些高校化学学科或教学论 专业的考试题型 。 目前,我校化学师范生想进入初高 级中学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编制考试(以下简称“考 编”)的方式,因此课题组在导学案上设计了考编的真 题,即教师收集整理部分考编的真题及答案,以便让 化学师范生查阅、了解不同考区的考编情况,从而为 其报考指明方向。

  (二)实施成效

  “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第一次在我校 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为了解具体成效,课题组做 了一次调研。调研对象是 2021 级的化学师范生,共两 个班级,1 班是对照班,2 班是实验班 。实验班“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时间是 2022 年 9 月至 12 月,共 16 周 。该教学模式实施后,对实验班的化学 师范生进行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60 份,收 回 58 份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化学师 范生认为“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他们改变 了学习方式,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导学案 丰富了学习资料,线下的分组讨论与教学实践训练也 提升了自身的化学教学技能 。此外,通过与部分化学师范生进行访谈可知,他们认为课前讨论话题引发了 他们对当前教育的思考,培育了职业精神;课中的分 组讨论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 了教师基本功;组内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习 积极性; 导学案的拓展延伸部分培育了教学研究意 识,且考研真题和考编真题开阔了视野。

  四、结语

  课题组结合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构建并实施了 “ 线上+ 导学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发现此模式体现 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全员育人的目 标 , 契合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激 发了化学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化学师范生的 学习方式,满足了化学师范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化 学师范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同时,组内生生互评 的评价方式也丰富了教学过程性评价方式,且教师充 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教学场所提高了教学效 率,这符合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玉琴, 吕荣冠,王彦卿.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的课程与教学改 革探索[J].化学教育,2022.43(10):84-89.

  [2] 周娟,张新磊,李楠楠,等.化学教学论学科的研究视域及其发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107-110.

  [3] 邓阳,管文娟.高师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论辩教学的研 究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36(7):1-11.

  [4] 马新国.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 题研究,2022(26):119-121.

  [5]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 行)》的通知[EB/OL].(2017-10-26)[2023-10-20].http://www.moe.gov. 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6]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 知[EB/OL].(2022-04-02)[2023-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7] 程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8):187-190.

  [8] 夏晶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下智慧教学评价模型构建研 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2):61-63.

  [9] 张小兰, 陈发云, 吕英英,等.“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论 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教与学,2023(11):33-36.32.

  [10] 王欣宇,张金柱,李晓天.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导学案教学实践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2):133-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3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