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则是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音乐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现阶段在中学音乐合唱中存在的对德育认识不清、德育方法单一、音乐教师的德育水平较低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德育,提升德育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完善德育体系、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等方面探讨德育在中学音乐合唱中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教育,教学对策,音乐合唱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一脉相承,同时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服务。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就更要重视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其中,音乐课程中的合唱形式是学校美育、隐性德育的一种方式。首先,学生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释放情感和情绪,培育合作精神,提升审美素养。其次,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重要的是还能不断深化爱国精神的培养。最后,在合唱教学中开展德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可见,在中学阶段的合唱音乐中开展德育有着多方面的意义,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充分重视。
一、中学音乐合唱中德育的现状
当前,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学的德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合唱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其次,音乐课堂中的音乐鉴赏和审美教育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音乐凭借其富有变化的节奏和情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但是,在中学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德育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但还存在对德育认识不清、没有正确看待德育的重要程度等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在音乐合唱的教学中出现,在其他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当前的中学阶段,许多老师包括学生都认为成绩重于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很难纠正的误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德育是重要的,但相比学习成绩却是次要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过于重视成绩容易造成道德培养的缺失。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认知程度不高,在德育过程中有较多的形式化现象。同时,为了评优评奖,一些教师也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对德育的开展不够深入。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家长也更重视智育,认为道德素质的培养可以慢慢来,而成绩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升学。
第二,当前在中学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当前许多学校都简单地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弱化了学校德育的作用。在中学音乐合唱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德育的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多为简单的欣赏和说教的形式,这难以发挥出合唱教学形式在音乐德育中的效果,同样也难以使学生重视德育。此外,在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展开也没有与合唱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荒芜,相关音乐实践的进行并没有对学生道德行为和意识的培养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合唱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针对现阶段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对德育认识不清、德育方式单一、德育水平低等问题,可以采取完善德育体系、丰富德育方式方法、提升教师德育素养和教育能力等对策来进一步提升德育的效果。
(一)完善德育体系,重视并正视德育
为进一步落实德育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实施,首要的一步就是重视德育的功能,切实发挥德育在提升学生素养、塑造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此,必须完善德育的教育体系,在中学的音乐合唱教学中重视并正视德育的教育。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是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音乐的审美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可以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并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同时还能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从而获得思想和情感层面的升华。音乐教材中所选用的许多经典乐曲,如《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等,都对人的普遍的情感体验有所表达,学生在欣赏时可以调动自身情感并与之共鸣,还能在思想层面获得一定的启示。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感悟和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作品情感的体会和转化中,实现自身道德情感的升华。同时,音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学习和合唱经典乐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艺术方面的熏陶,也能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此外,从文化理解层面来看,音乐教材中体现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民族的和世界的,这些文化层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认知,并且悄然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情感意志和道德情操。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合唱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针对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德育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音乐合唱的教学情况,采用更加多样、更为灵活的德育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德育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以从音乐作品的解读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来思考如何丰富德育的方法。
1.加强作品的解读和鉴赏
在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教材当中。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德育元素,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大多可划分为爱国主义、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对美的追求这三个主要的部分。在爱国主义的教育方面,一些教材选用的《我爱你,中国》《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祖国颂》等作品,以作品鉴赏和合唱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化。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学习方面,一些教材选用了《迎来春色换人间》《心如傍晚的和风》《锣鼓喧天齐把道喊》等戏曲片段,这些选段极好地展现出了音乐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音乐教学和传承文化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心。而在审美教育方面,像《少女的祈祷》《牧歌》《祖国颂》《祝酒歌》等优美或壮美的歌曲的选用,能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之美,从中培养和提升审美素养,在心中激发对美的追求,不断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这些不同的音乐作品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适当讲解,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情感内涵进行体会,这是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展开德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是教师开展德育的重要素材。例如,在学习合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提前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人物命运等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在确定的德育主题下,引导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理解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意义和思想启示,在强烈的歌曲情感的冲击下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
许多中学音乐教材的内容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原则,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导向性。教师要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作品中的德育元素可以从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创作者生平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三个方面来进行。例如,在欣赏乐曲《松花江上》时,教师可以结合“九一八事变”历史事件,让学生在伤感而悲壮的旋律中了解民族的苦难历史,同时感恩并珍惜当下的和平,铭记先辈的奋斗,并将这种不屈的民族意志传承下去。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合唱实践活动
在具体进行合唱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合唱实践活动来丰富德育展开的途径。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采取如下对策来提升德育的效果。首先,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在直观的形式当中,学生能更容易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从而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竞赛等。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多为活泼好动、思维发散,在合唱音乐的课堂当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分组演唱、个人演唱等,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作品,体会到其中的思想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如各种经典的音乐片段,通过欣赏这些内容来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对美的感知,并塑造高尚的人格。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乐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营造了典雅浪漫的月下夜景,西方古典音乐《命运交响曲》以激昂澎湃的旋律表达了内心对命运的抗争,《悲怆交响曲》则以悲伤的旋律将悲剧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人在道德和心灵上得到净化。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作品,使学生从中体会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实现情感和心灵的净化,提升思想道德感悟。
在合唱实践当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并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合唱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良好态度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在参与合唱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演唱过程中培养的与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的习惯和态度就是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的重要体现。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让学生感受到乐曲的思想情感。如在练习合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作曲家莫扎特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感受生命的力量。然后让学生回到乐曲中,进一步领会莫扎特处于贫病交加的境遇当中,凭借着顽强的生命意志谱写出这样欢快活泼的生命之歌。学生在体会作者和乐曲的深刻情感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情感的升华,从而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示范
针对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德育渗透水平低以及部分教师德育素养不高的情况,需要从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两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素质,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示范。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主要可以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第一是完善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学知识、音乐学科知识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这些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第二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音乐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后,教师才能更加自如地在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
另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一,教师要树立起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在平时坚持继续学习,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第二,教师要善于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前进。第三,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并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这也要求教师要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在思想上和道德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综上,合唱是一门独特的情感艺术,能够深入人的情感世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道德修养、审美素养等的养成。在中学阶段的音乐合唱教学中展开德育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中学阶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为此,要根据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金萍,孙晓健.合唱课程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与方法[J].黄河之声,2019(16):82-83.
[2]郝卫健.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D].烟台市:鲁东大学,2013:10.
[3]唐安全.中学德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18(5):19.
[4]陈凌.谈初中合唱实践中的德育[J].学苑教育,2021(14):71-72.
[5]李傲翼,谭周婷.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音乐课堂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52-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