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5个地州市,每个地州市随机抽取20个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将100个养老机构内入住的3327名老年人整群纳入,有效评估老年人3302名,统计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依据认知功能是否正常将其分为认知功能异常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3302名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600名(18.17%),认知功能异常2702名(81.83%),其中认知功能缺损(可疑失智)1538名,失智1164名;认知功能异常组女性、年龄≥80岁、未婚/离异/丧偶、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从不吸烟、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近30 d内跌倒、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占比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1,<0.05)。结论: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湖南省,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影响因素
2021年5月,我国≥60岁老年人口达26402万,占总人口的18.70%[1]。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10%[2]。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失能失智老人群体持续扩大,各级政府密集出台多项养老服务相关的文件、政策等,要求建立完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根据失能失智程度分类提供照料、关爱等适宜服务。本文分析湖南省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湖南省5个地州市,每个地州市随机抽取20个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将100个养老机构内入住的3327名老年人整群纳入。纳入标准:年龄≥60岁;入住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1个月;本人或主要照顾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调研期间请假外出或住院;有精神病史或者意识状态为嗜睡或昏迷。有效评估老年人3302名,其中男2731名,女571名;年龄60~101岁,平均(74.16±7.84)岁。
1.2方法经民政部门同意,由经过统一培训并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资质的人员进入养老机构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研究者向老年人及其照顾者说明本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测评方法,指导并协助老年人完成调查。
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及研究目的自行制定,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情况,合并慢性疾病、合并慢性疼痛、便秘情况、近30 d内跌倒、噎食、走失情况。
简明认知评估(Mini-Cog):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由画钟实验和3个回忆条目组合而成,具体操作分为3步:研究对象仔细听和记住3个不相关的词,然后复述;研究对象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好一个圆盘,再在表盘上填上所有数字,标出一个具体的时点;研究对象回忆并说出先前给的3个不相关的词。具体评分标准如下,0分:3个词均记不住,为失智;1分:能记住1~2个词语,但画钟试验不正确,为认知功能缺损(可疑失智);2分:能记住1~2个词语,画钟试验正确,为认知功能正常;3分:能记住3个词,为认知功能正常。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估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维度,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好。评估结果分为自理能力完好(100分)、轻度功能障碍(71~99分)、中度功能障碍(46~70分)、严重功能障碍(21~45分)、极严重功能障碍(0~20分)。
感知觉和沟通评估表:评估老年人的感知觉和沟通能力,包括意识水平、视力、听力和沟通交流4个维度,得分0~14分,得分越低,表明感知觉和沟通能力越好。评估结果分为0级(能力完好)、1级(轻度受损)、2级(中度受损)、3级(重度受损)。
社会参与评估表:评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时间/空间定向力,人物定向、社会交往能力5个维度,总分0~20分,得分越低,表明社会参与能力越好;评估结果分为0级(能力完好)、1级(轻度受损)、2级(中度受损)、3级(重度受损)。
1.3观察指标(1)统计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2)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单因素分析。(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3302名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600名(18.17%),认知功能异常2702名(81.83%),其中认知功能缺损(可疑失智)1538名,失智1164名。
2.2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单因素分析两组合并便秘、近30 d内噎食、近30 d内走失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女性、年龄≥80岁、未婚/离异/丧偶、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从不吸烟、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近30 d内跌倒、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占比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3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多因素分析以认知功能是否正常为因变量(认知功能正常=0,认知功能异常=1),以单因素分析中<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1,<0.05)。见表3。
3讨论
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主要为特困老年人提供兜底养老服务,这一特殊性质使公办养老机构面临更大的照护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3302名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600名(18.17%),认知功能异常2702名(81.83%)。提示湖南省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远高于社区老年人及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3]。分析原因在于:首先,县乡村养老机构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主动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认知功能[4];
其次,县乡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不足,社会网络规模有限,容易感到孤单,不利于认知功能的维持[5]。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1)年龄≥8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多巴胺神经传递有效性降低,认知和运动等功能受到影响[6]。(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疾病认知程度有限,限制了其获取医疗保健知识和服务。建议应制订和开展与文化程度相适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3)无慢性疾病。与合并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无长期医疗需求,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互动的机会少,这种互动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可促进认知功能的保持。建议政府机构可联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加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宣教,以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4)无慢性疼痛。相比合并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无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可能不关注自身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认知功能。(5)生活自理能力受损。老年人自理能力减退后,机体活动减少,活动范围缩小,与外界接触减少,大脑出现萎缩、退化,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6)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越严重,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越高。感觉统合训练可促进大脑对视觉、语意和眼球运动信息的整合,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7]。建议养老机构可采取适当的认知训练,以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7)社会参与能力受损。社会参与是老年人与社会互动的最直接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认知能力等生理功能[8]。建议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互动、完备的养老支持体系,减少孤独感,促进社会参与。
综上所述,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许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11):823.
[2]代志新,杜鹏,董隽含.中国老年抚养比再估计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再审视[J].人口研究,2023,47(3):94-107.
[3]曲艺,刘畅,张若馨.沈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11):970-975.
[4]马晨,杨瑞贞,吴炳义.养老机构五保老人医疗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4):531-533.
[5]李湘君,王中华.社会关系类型与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5):848-853.
[6]Pitton RJ,Caprara A.Neuroimaging techniques in differenti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drug-induced parkinsonism:A comprehensive review[J].ClinPract,2023,13(6):1427-1448.
[7]苏萌萌,李秀艳,王烁,等.感觉统合训练对常态老龄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85-387.
[8]汪然,李挺,李刚.中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及其对年龄认同的影响——基于2016 CLASS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1,27(6):151-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