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江苏省太仓市港城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 人,“五育”并举,全力打造“党晖润泽杜鹃红”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引领青年教师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性地打 造儿童学习场景,搭建儿童成长的多元特色平台,探索“五育”融合视域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 关键词 ] 党建引领,创新实践,学习品质
江苏省太仓市港城小学是有着120周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学校秉承 “同心同德又共奋”的校训,在太仓港 区这块开发开放的热土上,以“开拓 创新,勇于进取”的郑和精神为指引, 焕发着勃勃生机,向着内涵发展、文 化立校的理想前进。“奠基人生 扬帆 远航”已然成为港城小学师生认同并 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
近年来,学校将党建工作围绕中 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 作用,激发全体党员率先垂范,引领 团员、队员听党话、跟党走。践行 “让每一个扬帆娃拥有远航的方向和扬 帆的力量”这一办学理念,致力于师 资队伍的发展,着力于课程基地的建 设,探索着教育机制的创新,推动着 学校文化的营造,成就着“五育融合” 视域下学校品质的逐步提升。
一、学校文化建设:凝聚学校内 涵建设的共识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灵魂, 是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学校内涵 品质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是支持学校内涵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党建引领,挖掘学校文化内核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 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党支部是学校 发展的先行者、攻坚组。学校党支部 成员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 研讨,从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识别 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 统”“视觉识别系统”四个方面进行研 究和设计,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和 实践。
在系统梳理港城小学理念识别系 统的过程中发现“创”成为学校精神、 课程理念、教风学风的共识,已经深 深地刻入港城小学每一分子的骨子里。 “守正创新”成为学校立足“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的内核。“守正”即在 学校办学中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 教育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新”即立足 现状开拓进取,与学校目标、理念高 度契合。在新的时代、新的命题下, 港城小学全体师生必须“破”,打破现 有思想的禁锢、创新解读新时代育人 内涵,打破传统育人模式探索新的育 人路径,在实践探索中前行。
(二) 党建融合, 完善校园时空布置
在校园里,走在最前面的是党员。 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儿童, 除了学生个体的努力,教师群体更是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发挥党 员干部在团结同志、示范引领方面的 积极作用,组建由优秀党员陈红冰老 师为组长的“创意工坊”,团结学校党 员、团员、少先队员、群众,激活他 们的创造力,共同致力于学校识别系 统的开发与建设。在“创意工坊”全 体成员的努力下,学校宣传栏、指示 牌、班旗等等变得个性而有意义,学 校成为师生创意表达的天地。
(三)党建示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建校百年以来,学校以质量立校, 在长期的办学中深受区域老百姓的信 任。新时代对质量有着新的解读,质 量≠成绩,质量是指学生具备良好的 品格、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学习生活的 必备能力。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起 点,是塑造学生品格、夯实学业基础、 储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显然,现 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单一知识输出、 反复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 培育学生学习需要。学校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去,书记党课、支部党课、党员示范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主题学习活动、数学实验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二、教师队伍发展:激发学校内涵建设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港城小学党支部立足现状分析研判,深入推进太仓市港城小学教育集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党支部书记带领“润泽·扬帆”行动支部联动集团骨干借红色力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齐发力,创意打造区域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聚力集团教师抱团发展,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价值引领、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
青年教师犹如扬帆启航的小舟在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的道路上离不开必要的护航与引领。党员教师所具有的先进性、示范性,在塑造青年教师师德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首先开设书记讲坛,邀请书记与青年教师谈教育。在与青年教师交流、互动过程 中解读党的教育政策、指明实践路径。其次,组织党员优秀事迹宣讲活动。组织校内外优秀党员、退休教师代表来校开展事迹宣讲活动。通过事迹宣讲为青年教师树标杆、立榜样指方向,让青年教师们从中汲取营养快速成长。
(二)理论学习、扎实青年教师理论素养
一苇读书会”是学校党支部品牌项目旨在加强青年教师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党支部搭建平台,以专家式引领和草根式践行相结合的方式,行动支部牵头读原著、读经典,带动青年党团员共读、共享,积淀理论,筑牢思想根基。在红色、古典、专业的阅读中,青年教师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师训赋能,一苇读书会”系列沙龙给予新教师专业的引领,“学习新思想,我们在路上”的学习让青年教师携手追寻新时代的教师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党的二十大学习沙龙活动使教师们明晰肩上的责任。少先队紧跟红色脚步,开启“红心向党,学习二十大”成长沙龙,从团支部书记主题宣讲,队员金句领读与书写到“党的红色征途”趣味游戏,在听说、读、写、玩中认识党、听党话跟党走,紧握时代的接力棒。
(三)项目推进,培育青年教师课程领导力
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能力。这是因为,高质量的国家课程实施,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走基地拓宽青年教师视野。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实践,寻访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足迹,学习共产党人不畏困难、勇于突破、善于创新的精神。
其次,先进经验学习树立发展目标。与智慧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更智慧同样与先进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更先进,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激活其发展潜质。先后组织青年教师赴上海、常州、苏州、南通等地学习,与省市级特级教师名校长对话,帮助其树立发展目标。
第三,党团群联动学习培育课程领导力。坚持人民至上,切实转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效,基于师生发展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党支部全力启动项目化学习专项研修,聘请资深导师团进行培训指导,行政团队先学,团员教师接力,采撷项目化学习理念,共绘集团发展愿景,挖掘具有学校特色的选题,建模项目化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养,致力于打造区域特色课程。
(四)教学相长,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对庞大青年教师数量、骨干教师学科不均衡骨干教师数量偏少等现状,学校积极挖掘党员干部在培育青年教师方面的潜质。党支部联合集团各书记,以等平台,打破既定研训模式,创新地汇集本土红色力量领衔、结对、帮扶发挥集团校高水平、高质量、高站位的骨干团队,进行德育、教学、科研等全方位研修,深耕课堂内外,润泽师生,在教学相长和团队共创中努力实现“教研共富”和城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谱写教育“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奋力拼搏。
(五)创新研修,提升学习品质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师研训的基本单位,更是“两新”落地的关键保障
一是创新“五步研修法”,打通从学习到成果的实践路径。组织教师分学科、分板块展开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习方式等专题学习与交流.
二是加入“六校联盟”,由苏州工 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苏州市姑苏区 平直实验小学等学校组成的“以评促 学、以学促教”六校联盟,聚焦教育 教学评价改革,围绕如何实现核心素 养导向下的义务教育课程学业质量评 价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三是分层研讨,组织“启航、远 航、领航”教师开展“践行‘创融’ 课堂,培育学习品质”课堂教学展评 活动,鼓励教师聚焦解决教育真问题, 开展小微课题研究与实践。
三、课程基地建设:支撑学校内 涵建设全过程
学校内涵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保障。学校以项目建设为依托, 逐步深化学校内涵建设。学校先后成 功申报苏州市中小学课程基地、江苏 省中小学内涵建设项目、江苏省重点 资助课题等。依托项目推进,学校深 化内涵建设。
(一)“玩学创”物型空间的打造
学校进一步完善物型空间建设, 构建学生学习品质培育的立体时空。 儿童数学实验、乐高搭建、VR 教室、 科创探究室等物型空间建设的日渐完 善,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 践反思等学习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学习 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我的认知和 建构中拔节生长。从课程基地走向课 程中心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未来。 近年来,在党员教师的努力下,未来 农场的不断优化迭代,多个开放式儿 童阅读空间和项目学习空间的增设, 多学科名师工作的成立,为课程基地 的进一步资源化注入了更多的可能。
(二)“玩学创”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在于国家课 程品质化、校本化实施,学校以国家课程为蓝本,依托省规划重点资助课 题“指向审美力:小学‘玩学创’主 题实践活动开发”,完善“玩学创”课 程图谱、架构“玩学创”课程、探 索“玩学创”育人实践路径。其中 “‘5+3X’课后服务课程”“劳动教育 课程群”“社团课程群”“德育实践活 动课程群”“注意力训练专项课程”得 到师生、家长的广泛认同。“‘五育融 合’小学科学‘玩学创’植物课程” 入选 2022 年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典型 案例,经过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 委员会评选,成为全国 50 个典型案例 之一。学校完成了 22 套校本书的编制 工作,让校本课程走进每个孩子的学 习生活之中。
(三)“玩学创”互动平台的搭建
学校课程基地建设,依托创意展 示区域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成果交 流展示的平台;依托数学文化、历史 文化等的开发,为学生构筑文化互动 平台;借助智能物联、信息技术、VR 技术的引入,为学生打通了现实世界 与虚拟生活之间的联系;依托校企合 作、活动开发等,搭建实践交互平台。 如学生开展“柿柿如意”主题实践活 动。学校从最初的采摘、品尝等低维 度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与社区颐悦 园平台搭建,最终形成以我为颐悦园 的爷爷奶奶送上美好祝福为主题的实 践活动。学生围绕“礼盒设计”“舞台 表演”“营养食谱”等子课题开展自主 学习、实践探究等学习活动。平台搭 建让学生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可能。
(四) ACE 成长学院的成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学校成立“ACE (审美、 创造、共情)成长学院”,旨在小学阶 段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启蒙 与奠基,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节假日、课后服务等时间,自主挑 战学校组织的以“创想、创造、创作” 为目标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报名, 定期挑战学习任务,“太空种子”“自 然笔记”等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家 长的支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粮 食传说”“鱼菜共生”等精品案例整理 汇编成册。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校依托课程基地建设,创新学 科整合方式,开展以项目为引领的主 题实践活动,开发“生物多样性”项 目化课程群落,融合艺术、科学、数 学、语文等多学科课程资源,鼓励和 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性探究学习, 其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得到了来自社 会、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也成为 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育的摇篮。
综上,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 内涵建设的旨归,是教育根本任务的 具体体现。太仓市港城小学党支部始 终以党建促校建,以党建引领课改,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内涵建设促学校高 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太仓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 港城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园争 , 邓婷鹤 . 以“智慧校 园”建设助推教育现代化——湖北神 农架林区“智慧校园”的建设实践及 启示 [J]. 中国发展观察 ,2022(10):119-121.
[2] 李强 . 指向审美力:小学“玩 学创”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研究 [C]. 2020 年学术年会报告集, 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