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推动核心素养落地。大概念是一种具有整合性、整体性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当 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零散化问题。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站在整体角度,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基于 此,本文从大概念出发,重新审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价值,探索培养学生整体性理解知识的路径,提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 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教学 大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建 议教师“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具体而言,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 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以数学知 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 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进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解读新课标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教授指明大概念是单元整体教 学的统领。大概念是学生整合离散信 息、事实、经验等的一种思想方法或 思维方式。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 能力、品格的综合。单元教学是重新 组合教学内容,生成新单元,进行整 体性教学的活动。大概念、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均具有整合性特点。其中, 大概念是单元教学的统领,是培养学 生核心素养的桥梁。因此,教师需要 在大概念的统领下实施单元教学。
一、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教学的 价值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有较强 的育人价值。其价值表现为:
(一)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
大概念的连接能重新建构教学单 元。掌握大概念能促使学生站在整体 角度,探究、掌握基本结构。因此, 用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 走进新单元中,整体掌握知识,把握 数学基本结构。当前,小学生掌握的 数学知识呈现碎片化、零散化,无法 建立整体认知。而在大概念的统领下 进行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知识 点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结构,建构 知识体系。
(二)有利于把握学科本质
大概念反映出了学科本质。以测 量单元为例,测量长度、面积中蕴含 着诸多的数量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这些概念关系和数学思想反映出了数 学本质。在学习测量的过程中,学生 体验不同情境, 经历不同的测量活动, 获取不同的学习思想和方法,顺其自 然地串联起零散的知识,掌握知识的 深层意义,把握知识本质。
(三)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串联了 不同的知识点,超越了原有的单元结构。这种知识联结可以内化为观念,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品质,由 此综合发展为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 的助力下,学生会利用多样方式探究 不同的知识点,把握其间的联系,建 构整体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核心 素养发展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 策略
以测量的单元为例,大概念统领 下的单元教学策略有:
(一)多角度分析,提炼大概念
提炼大概念是进行单元教学的基 础。纵观现行的新课标和数学教材, 其中都没有直接呈现大概念。一线教 育工作者、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总 结出提炼大概念的不同角度。
1. 分析新课标提炼大概念
新课标是数学教学的导向,针对 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 课标中会重复出现一些词汇,这些词 汇指示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 点。所以,教师可以研读新课标,把 握重复出现的词汇, 就此提炼大概念。
例如,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中反复 提到测量,如“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 过程”“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的测量过程”等。测量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法。通过体验测量活动, 学生可以认知长度、面积、角度、时 间等, 尤其可以串联起不同的知识点, 便于学生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 系,建构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可以 依据新课标重复出现的词汇,提炼出 大概念:测量。
2. 分析核心素养提炼大概念
核心素养是数学单元教学的起始 点和落脚点。同时,核心素养是学生 数学学习发展的具体要求。分析核心 素养提炼大概念,是落实核心素养培 养的直接过程。例如,量感是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维度之一,是对事物可测 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测量 事物的过程, 是学生发展量感的过程。 因此,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 可以提炼出大概念。
3. 分析学科本质提炼大概念
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学科 本质的具体表现。数学研究对象有数 量、结构、空间等。数学研究方法有 测量、数据收集等。其中,测量是学 生认知数学研究对象的“工具”。学 生通过体验测量活动,既可以掌握学 科内容,又可以获取学习方法,积累 学习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将测量作 为数学学科本质, 从而提炼出大概念。
(二)围绕大概念,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的指 向。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目标与 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指向大概念。 大概念注重评价事实、经验以及问题 解决能力。从这一角度,美国教育学 博士林恩·埃里克森提出 KUD 目标 模式(知道、理解、做) ,可以很好 地评价学生掌握大概念的程度。教师可以借鉴 KUD 目标模式,结合大概 念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 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测 量单元教学目标(见表 1)。
在如此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以测 量活动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促使 达成“知道”“理解”“做”三维目标。
(三)关注课程目标,设定评价 任务
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发展情况 的具体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可以了解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逆向教学理论 倡导前置教学评价。在实施课堂教学 之前,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定相关 的评价任务。如此, 教师可以知道“做 什么”“如何做”,切实地将教学评 价融入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发 展情况,及时指导,促使学生逐步达 成预期目标,增强单元教学效果。在 实施测量单元教学时,教师设定“知 道”“理解”“做”三维目标。围绕 三维目标,教师可以设定以下评价任 务(见表 2)。
在评价任务的推动下,教师可以 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为抓手,审视学 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并以此为基础, 灵活应用诊断性评价、即时评价等方 式,了解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确定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之后,教师调整 教学计划,继续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逐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获得良好发展。
(四)整合教学内容,建立课程 联结
大概念注重整合性教学。虽然数 学教材设置了相关的单元,但是部分 单元内容与大概念有冲突。当二者发 生冲突时,教师要在大概念的指引下 重新整合单元内容,形成新的教学单 元,确保知识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在整合教学内容后,教师要按照主题 或模块联结课程内容,助推学生建构 知识体系,达成预期目标。
测量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长度、 面积、时间、质量、角度等。这些内 容分布于不同的单元。教师可以在大 概念的指引下,打破单元限制,整合 相关内容。纵观测量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测量事物的 属性,转化单位。对此,教师在整合 单元内容时,以属性测量和单位转化 为模块,建立课程联结。以下为具体 内容(见表 3)。
在如此单元内容的支撑下,教师 可以系统地引导学生探究相关内容, 促使学生以测量为联结点,把握知识 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五)搭建问题体系,确定教学 步骤
新课标反复提及“问题”,强调 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的 过程,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 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明确 问题可以指明课堂教学步骤。在整 合单元教学内容后,教师要依据大 概念和单元内容,搭建问题体系, 明晰单元教学步骤。尤其,让学生 不断地解决问题,建构单元认知, 发展核心素养。(1)教师可以围绕 大概念,设计核心问题。问题一: 什么是测量?测量方法有哪些?问 题二:选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可以 得出结论?问题三:怎样进行测量? 问题四:推测的过程和结论是否具有 可行性? (2)教师可以围绕长度的 测量,设计系列问题。问题一:测量 物体长度的方法有哪些?问题二:选 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推测出结 论?问题三: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问题四: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和结论是否具有可行性?围绕核心问题,教 师可以联系其他单元内容,设定其他 问题。如此,教师可以搭建起较为完 善的问题体系。在问题体系的助力下, 教师可以明晰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 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与学生 展开互动,推动课堂教学发展。
(六)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 体验
教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 式。体验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据具 体教学内容和相关问题,发挥教学智 慧,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受到问题 的驱动, 积极思考, 使用不同的方法, 逐步解决问题,由此掌握学习内容, 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课 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希沃白板展示一 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草坪,并给出 长方形的长、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 长和斜边长。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 提出问题: “这两块草坪的面积哪一 个更大?”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会联 想已有认知,试着比较面积大小。在 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 积公式,计算出长方形草坪的面积。 但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有部分学生会提 出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底 × 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推导出了长 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已有认知的助 力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数格子法、 转化法。于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 手操作, 验证猜想。在验证的过程中, 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使用不同的方法, 借助数学现象得出结论。接着,教师 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学生展 示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具体的展示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探 究。在不同问题的推动下,学生体验多 样的活动。通过体验活动,学生能够扎 实地掌握学习内容,获取数学思想和方 法,发展量感、几何直观等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 教学,可以使学生把握学科本质,建 构知识体系, 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关注单元教学,尤其用大概念统领单 元教学。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要 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提取大概念。接 着,以大概念为中心,设定相应的教 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搭建问题体 系。在此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依 据,明确教学评价任务。之后,还要 以课堂为依托,结合教学内容和问题 体系, 创设系列活动, 驱动学生体验, 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英豪 . 项目化任务群 : 大概 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新样态 [J]. 小学数学教师 ,2022(Z1):114-118.
[2] 彭淼岚 .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 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多边形 的面积”单元为例 [D]. 重庆 : 西南大 学 ,2023.
[3] 马正梅 .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 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与研究 [J]. 数学大 世界 ( 上旬 ),2022(4):11-13.
[4] 李鹏 . 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 学整单元教学策略探究——以人教版 四年级《运算定律》为例 [J]. 考试周 刊 ,2021(70):58-60.
[5] 王露 .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教学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D]. 成都 : 四川师 范大学 ,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