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法治精神培养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15:41: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目的是使学生将来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以法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促进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法治精神;课程思政

本文引用格式:张亚杰,等.基于法治精神培养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8):51-53.

一 前言

        2013年1月,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习总书记在会上作出重要批示,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2014年2月12日,《人民口报》在头版刊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将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倡导”明确提炼成为全社会须广泛学习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诉求之一,这是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一项新举措。旨在推动全民法治建设,法治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政治产物,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对其法治观念培养,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可以为法治国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促进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尤其是药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需给予常识性的法律教育,另一方面则需结合药学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充分考虑药学工作的特殊性。药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工作在和药品相关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行业,其工作对象是药品,药品的质量是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有很多由于药学行业从业人员目无法纪造成的药害事件,这些血淋淋的药害事件向我们充分说明,药学从业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法治精神,没有法律的约束,会有越来越多的药害事件发生,将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或是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加强药学生的法制精神的培养,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时刻以法律为准绳,以药师的职业道德为行为标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药品质量,促进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讲授药事法规和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广告、特殊管理药品、药品包装、药品标签、药品说明书等方面法律法规,另外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也有讲解,此课程还涉及法律的程序、行政监管、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国家基本药物、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等内容。所以本文基于《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目的是使学生将来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以法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促进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

 
二 通过“学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国家对于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涉及到药品监管的知识点较多而分散,内容比较抽象,而且药学生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社会经验又少,所以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授课效果就难免表现为枯燥乏味,学生也丧失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所以在《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中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教师单纯的课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的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真实案例的视频、图片导入新知识点,首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案例进行相应的设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分析,从而认识到法律对于药品监管的重要性;再次,案例教学法也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相应内容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最后,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药品监督检验的内容时,首先播放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应省级药监管理部门的药品质量公报的视频,通过此视频,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药品检验和药品质量公报的监管方式的意义,通过连个视频内容的比较,对二者的区别有深入的认识,通报中药品不合格的情形,也可以给学生以警示作用;在学习药品注册管理这部分内容时,用“磺胺酏剂事件”和“反应停事件”来说明药品注册监管理是在一个个药害事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也使学生认识到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的重要性;在药物临床前研究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美国在危地马拉做性病实验”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医学实验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通过哪些方式可以避免类似的事件的发生,保证临床受试者的权益;在讲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我引用大家熟知的“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甲氨蝶呤事件”、“银杏叶片事件”、“刺五加事件”等,让学生认识到药品生产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的差错都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伤害;在讲解药品召回的知识点,播放了“毒胶囊事件”,药监局紧急通知召回停用的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刻理解药包材质量的重要性及药品召回的意义,通过毒品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是先由教师课前创建或收集教学视频、案例,再让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最后课上师生面对面地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1]。

        将有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的原则、定义、广告、专有标识等方面的内容的视频,GSP对于柜台药品摆放的要求的视频,调配处方的视频,正确指导患者用药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通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并完成相应测试习题。完成测试后,在模拟药房进行相应内容的演练,将药品进行正确的摆放,能够识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尤其是双跨药品,说出二者的区别点,指出非处方药中的甲类和乙类;检查药品非处方药专有标识是否印刷正确;能够正确说明药品说明书中的警示语或忠告语;能够快速识别处方中的错误,针对于患者购药情况能够给与正确的指导,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根据学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

(三)互联网+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平台的推广成为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的新手段,利用相应APP可以使《药事管理学》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在APP上发布课后习题、考核内容和调查问卷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发布相应的外延知识的链接,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如《劳动法》、《民法》、《合同法》等供学生阅读;与学生相关的一些热点案例的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育教学可以让我们的《药事管理学》的法规教育内容更生动形象,内容更丰富,时间更灵活掌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布置相应任务,促进师生互动,讨论药品相关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如设置(1)请列举鉴别药品与非药品的方法(在线互动)(2)请收集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线互动)并做PPT汇报;(3)请收集与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线互动)并PPT汇报;(4)请就相应案例分析药品注册中违法行为的处罚原则(在线互动)。

三 通过“用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一)通过PBL教学法增强学生用法能力


        PBL教学法(em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紧扣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并将问题作为基本线索,引导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学内容[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对假药、劣药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首先在课堂上讲解假药、劣药的定义,然后分小组让学生收集相有关假药和劣药的资料并制作PPT汇报,其他组可发表不同的意见,共同讨论这些案例是假药还是劣药,得出结论后,再针对相应的案例布置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按照我国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此事件对我们有哪些警醒作用?

         在课堂讲授完“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和“疫苗的监督管理时”将学生分组收集关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该如何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关键环节的进行操作规程有哪些及注意事项、生产记录应该如何书写?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对于疫苗国家有哪些相关监管法律规定?如何监控疫苗的质量?批签发是什么?最后通过学生的模拟药厂实习,现场参观学生,深切感受到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记录等细节都可能影响药品的质量,这些切身体验对于他们未来从事药品生产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无疑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避免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通过实践教学增强用法的能力

        将《药事管理学》的知识点与本校的模拟药厂、模拟检验室、模拟药房实习,以及学生的综合培训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 培养学生“护法”的法治精神

(一)培养学生树立法律信仰


        通过真实的案例学习,让学生看到了违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认识到“法”对于药品监管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一个人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去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在工作生活中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药学生通过学习药品监管的相关法律知识,可以深入理解药品监管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逐步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定不移的信仰。

(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法制活动,主动向其他同学宣讲药品监管政策法规,让更多同学们了解、熟悉药品监管的法律,培养大众的法律意识。

(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所以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而且要树立起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决心,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为保证药品质量,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而奋斗。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时期又是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加强法治实践育人建设。药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和药品相关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行业,其工作对象是药品,药品的质量是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药学从业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法治精神,没有法律的约束,会有越来越多的药害事件发生,将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或是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加强药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时刻以法律为准绳,以药师的职业道德为行为标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药品质量,促进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赞.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鱼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4.
[2]刘莉,刘强.基于PBL模式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与改革[J].光明中医,2010,25(5):895-8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