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挖掘运用本土资源打造多彩思政课堂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3:4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利用多种课程 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北京市门头沟区具有丰富多样的本土资源,通过研修联动,让本土优质教育资源活起来;师生同动, 让优质资源在思政课堂上炫起来;师师共动,让本土优质资源在行动中燃起来。依托本土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 提高了思政教师资源开发的能力,也创新了教研方式,很好地落实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打造了多彩的思政课堂。

  [关键词] 本土资源,创新,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 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 出“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 设”“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视 野”,可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有重要 性和必要性。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 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 统的老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 并利用门头沟区特色的资源在思政课教 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本土资源 为依托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特 色性、情境性、时代性、传承性和思 想性,能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习兴 趣,培养逻辑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激 发对家乡本土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 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研修联动,挖掘“活化”本 土优质教育资源

  1. 盘活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观的建立,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 施的基本条件。将本土资源用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 性;有助于彰显学生主体作用,提高 学生的参与性;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发 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老师的专业性。 立足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选 择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熟悉的、有兴 趣的,选择更适合老师教学操作的、 内容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进行 教学活动,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 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还可以开展 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盘活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具 有地域特色的、丰富的、多样的资源, 为其注入情感和价值元素,可以让思 政课堂大放异彩。

  2. 盘活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行性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 老区。从 1 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起,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门头沟 的历史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多样的 有形与无形的资源。

  门头沟区有被称为“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京西门头沟深山里的爨底下 村,门头沟的传统村落,还有明清举 人村—灵水村、长城链上的重要关 隘—沿河城村等等。

  门头沟区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 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门头沟区 红色资源共计 125 处,涉及全区 117 个村,在全区 138 个村中占比将近 85%。田庄村是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 党支部,诞生了京郊第一个县级党组 织;斋堂镇马栏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 部,这也是北京市第一家由农民集资 建立的村级陈列馆;妙峰山镇涧沟村 的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纪念馆,成为 北京第一个公开展出以情报为主题的 展览馆;为纪念王家山惨案死难的同 胞,在位于斋堂北十余里的王家山村 中竖立纪念碑,这些红色资源都被列 为门头沟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进入新时代门头沟奉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绿色文化, 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京 西矿区碳厂村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 导,成功转型为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村, 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为全村人民谋福祉的成功案例。同时打造升级具有 “美丽乡村”称号的村落,开展生态旅 游和绿色食品的培育,提升文化品牌 和经济效益。

  门头沟区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 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等丰富、优 质的资源,这些客观存在的丰富多彩 资源的存在使盘活资源具有条件性和 可行性。

  3. 盘活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使 得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突出了体验式、 发现式、探究式学习。为了真正落实 体验式、发现式、探究式学习,要立 足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 的资源开展教学,开发利用本土资源 进行让学生真体验、真发现、真探究 尤为重要。盘活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符 合新课程理念,因此具有现实性。

  教师拥有课堂教学使用课程资源和 校外实践活动的决策权和选择权。提升 教师积累、识别、筛选课程资源尤为重 要。现我区高中政治教师共 19 人, 其 中 11 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其他地方,他 们对本土资源不够熟悉,作为研修员要 带领老师熟悉了解当地资源,开展本土 资源的考察和学习,只有老师熟知本土 优质资源,才能挖掘使用好本土资源, 这就具备了盘活优质资源的现实性。

  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师要转变教学 方式,作为研修员也需要将教研方式 及时跟进。新课程理念提出“构建以 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 程”,在《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要求 部分学科拿出 10% 的学时用于开设学 科实践活动,高中政治学科的必修课 程中也包含社会活动。所以研修员要 带领老师动起来,创新研修模式,从 传统的室内培训讲座,转变为行走的 研修活动,做到知行合一。创新研修 活动,做到研修联动,不仅让老师熟知本土优质资源,还要引导老师将本 土优质资源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大课堂 活动有机结合,更好的完成思政课立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下联动充分挖 掘区域优质的资源,盘活本土优质资 源,创新思想政治课教研方式,让思 想政治研修活了起来。


\

 
  二、师生同动,巧用本土优质资 源“炫动”思政大课堂

  1. 选用传统古村落的优质资源,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之旅


  在开展《哲学与文化》模块教学 中,老师巧用区域的传统古村落的优 质资源,以组织学生开展“京西古道 文化巡礼”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进 行课题为“那抹乡愁,是包袱还是财 富—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初探”的 “哲学与文化”模块教学。

  乡愁文化意蕴丰厚,源远流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远的历史眼光 和文化胸怀,让重构新型城乡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呼唤。 基于此要着力发掘乡愁的价值,首先 确定依托我区的古镇、古村落、古 民居探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 容。因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是乡 愁的物质载体,它们凝聚着当地人共 同的审美经验,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 在;植根于本土文化的民俗活动,节 庆仪式、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总 能呼唤起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状态的美 好想象。乡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 值,能够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 求,给予人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体 验;乡愁还能够化身资本,推动乡村 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乡民的生活水平, 创造丰盈的物质财富,带来经济价值。 要加大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 乡村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重新焕发生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保护意识,依托民 风民俗、传统节日等文化母体进行开 发保护,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其 次,根据门头沟区实际,充分发掘并 有效利用京西古道一切可以利用的课 程资源,感受京西古道的文化魅力。 最后通过“品乡愁”“寻乡愁”“留乡 愁”三环节进行课堂教学,树立学生 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开展深入的 课堂思维活动。

  本节课充分利用本土的传统古村 落的优质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考 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 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 自豪感和自信心。师生同动开展活动 型学科教学,使思想政治课有了活力 和张力,使思政课堂思想炫起来。

  2. 选用革命教育基地的优质资源, 开展红色文化之旅

  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 教学时,教师选用门头沟红色文化教育 基地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资源,进行题 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课堂教学。

  京西红色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精心筛选,选取京西第一党支 部为课堂教学资源。课前引导学生开 展独立自主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要有 基本的把握和了解,为开展社会实践 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教师带领 学生走进田庄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不走偏、不空谈, 制定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活动的开展。避免了“为了活动而活 动”的形式主义,为社会实践活动后 的课堂思维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社会 实践活动后,进行精心的课堂教学活 动设计。通过回顾京西第一党支部创 始人崔显芳自发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 经历,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历 史任务,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正确 道路。选用门头沟田庄村第一个中共党 支部创始人崔显芳及家人的英雄事迹和 革命经历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学 生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相结合,使本 节课充分挖掘并利用了本土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正 是遵循新课标的活动型学课程的理念, 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实现了“本土资 源线”和“学科知识线”的有机融合。

  3. 选用京西矿区转型发展的优质 资源,开展绿色文化之旅

  
在进行高二《哲学与文化》模块 教学时,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 场、观点和方法,很好地进行价值判 断与价值选择教学,教师以“京西 矿区的转型发展”为议题开展课题为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课堂教学。

  教师查找门头沟政府网站,观看 门头沟新闻,选取本区优质资源,了 解到门头沟矿区的碳厂村成功转型发 展的案例。为了弄清楚碳厂村转型成 功的原因,要发挥研修联动的作用、 专家指导的方式、实地考察访谈的方 法,做好对碳厂村转型成功的研究。

  教师在做好研究的同时也给学生 进行了前期工作的安排,让学生查阅 国家的宏观战略与政策、专家学者的 研究成果(文章、专著等)、炭厂村 和京煤集团的具体情况。做好前期的 准备工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碳厂 村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新课标提出 的“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 大课堂”的教学建议。活动前教师确 定考察小组为辉煌历史组、走近村民 组、发展理念组、景区企业组、睿智 思辨组、筑梦未来组共六个调查研究 小组,并提前拟定社会实践活动流程 方案,联系社会实践地点,然后根据 小组分工,开展社会观察、调查访谈,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报告。

  从社会大课堂转到课上教学小课 堂,考察小组汇报研究成果。通过不 同小组汇报门头沟区煤炭开采史与巨 大成就,面对首都功能新定位以及 新发展理念,炭厂村的产业转型之 路—烧炭—艰难转型—生态旅游业 发展初见成效,现在村民全力以赴支 持炭厂村的转型发展,维护绿色发展。 教师将社会实践调查的结果与《经济 与社会》《哲学与文化》两个模块内容 进行整合,提炼观点“绿色发展注重 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在我们门头沟人的努力下,“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在得 到落实,变成现实。

  教师首先挖掘了本土的优质资源, 通过带领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课内整合 考察成果,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整合, 同时让学生明白为首都北京贡献出过 “一盆火”“一腔血”“一桶金”的门头沟 人民,在新发展理念和首都新功能定位 下的门头沟,在转型发展中守护好门头 沟的绿水青山,守护好这“一片绿”,守 护好我们门头沟人的金山银山,让思政 课更有灵魂,使思政课的深度炫起来。


\
 
  三、师师共动,在行动中“点燃” 本土优质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断接受新知识、 与时俱进、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通 过教研、培训、自学,教师专业发展 大幅提升,老师们观念转变了,思想 政治课教学也发生了变化。从研修联 动、师生同动到师师共动,老师们开 始尝试选取利用本土优质资源与教学 内容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发挥研修员 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利用本土资源结 合课堂教学的优质课例推广到区级层 面,进行公开课展示。同时发挥学校 教研组的作用、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带 动全区高中学校的政治教师都行动起来。教师们都充分挖掘本土优质资源, 选择典型的、适切的本土资源,很好 与教学内容整合开展灵动的、多彩的、 深度的政治课堂教学,让思政课堂炫 起来。这一实践研究,得到了市级德 育教研员的肯定,并以市级研究课的 形式在全市进行展示,依托本土优质 资源,开展了主题为“落实活动型学 科课程,增强学生体验感悟获得”的 北京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活动。

  新课标呼唤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同 时也要求教研方式与时俱进。研修员创 新教研模式,带领区政治教师开展学科 实践活动,从传统的培训讲座,转变 到讲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门头 沟区得天独厚的资源,让教师们更加 清楚地认识地方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 教学资料,以便充实“活化”的本土 教育资源,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最终打造多彩的思想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S].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徐宝贵 , 金利 . “传统村落的 文化价值”教学设计 [J]. 思想政治课 教学 ,2020(1):65-68.

  [3]刘明 , 韩娟 . “疏解整治促提 升”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J]. 思 想政治课教学 ,2019(9):49-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1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