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是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听说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乡镇和山区,听说教学应试化 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未能为学生创设敢于说、乐于说的氛围,未能把听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济源市山区 面积较大,山区乡镇学校分布广泛,基于此,文章以河南省济源市英语听说教学为例,立足新课程改革理念,聚焦 深度学习,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提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对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听说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英语听说教学过 程中应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打 造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的高效课 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河南省济源市初中 英语听说教学概况和教学实际,对山区乡镇初中英语 听说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英语听说 教学的实践优化策略和实施发展路径,以期进一步更 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一、研究背景
(一)探究县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和变 革,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 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充分体现了 党中央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开创了新时代义 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将语言 能力作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 2022 年 11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 际差距。
(二)河南省济源市初中英语教育概况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级 市,总人口 72.9 万,总面积 1931 平方千米,山区和丘陵占全市面积的 88%。目前, 全市共有初中学校 30 所, 其中市区初中共 7 所,平原乡镇初中 12 所,偏远山区 初中共 9 所,民办学校两所,初中英语教师约 300 余 人。在初中学校中,山区乡镇初中占较大比重。对山 区乡镇初中和市区初中英语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发现, 在 硬件设施方面,山区农村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都配置了满足英语基本教学需求的硬件 设备。但相较而言,市区学校有更加完善的录播教室 和人机对话语音专用设备教室,可供学生进行英语听 说训练。在师资方面,山区乡镇学校骨干教师和高级 教师比例相对偏小,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未能及时更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学生在听说 方面的表现与市区初中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山区乡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山区乡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主 要体现在听说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以完成课本 听力任务和讲解语言知识为目标,教学过程仅限于放 录音、对答案,忽视对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对听力 文本仅局限于复述跟读、补充语法词汇,缺乏挖掘主 题意义的深层次学习;课堂讨论走形式,课堂活动脱 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 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听说教学 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授课的困惑点,主要原因 如下:
(一)师资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
一方面,山区乡镇学校生源英语基础薄弱,学生 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英语学 习缺少家长的督促和陪伴, 缺乏语言环境。另一方面, 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区乡镇师资不足,部分英语教学任 务由非英语专业教师兼任,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 法和理念都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的口语水平不佳,课 堂上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形成 语感、把握语言的有效途径, 课后又缺少听音、模仿、 跟读等练习,因而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听说教学存在应试化现象,教学内容和方 法单一
目前, 我省的中考英语试题中, 听力分值占 20 分, 听力考试只要求学生根据关键信息选出正确答案,不 需要学生进行个性化听说能力的呈现。部分学校的听 说评价机制仅以终结性评价为标准,听力教学应试化 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功利心较重,考什么 就教什么,认为听说教学环节浪费教学时间,甚至大 量删减听说课教学学时,只在考前集中开展听力专项 训练。听说课多采取固定模式,缺乏应用实践和迁移 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练习。英语课堂缺乏真正的沟通 交流,难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县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优化 策略
(一)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县城初中英语听说教 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要以发展学 生听说能力为抓手, 切入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设 计听说课“活动链”,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听说 课堂可采取“预习—检测—巩固”三部曲的方式,提 升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与此同时,教师要 探索智慧平台支持下的听说教学模式。课前指向个性 化教学的检测评估和学情研判,实现以学定教。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进度选择课本听读内容、同 步习题、题型专练、视频配音及开放型练习题等资源。 课中创设语境,提升语用技能。教师要通过设备终端 实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服务个体学习,促进精准教 学。课后资源共享,复习巩固拓展。教师要在课后提 供更多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阅读材料,供有需 要的学生继续强化学习和巩固拓展。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听说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应用与交流需在现 实的情境中实现,在情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基于核心 素养的听说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2] 。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围绕主题语境展开,创设基于意义 建构、真实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 情感共鸣和个性化表达,从而进行真实的交流和创造 性的语言输出。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 自由对话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听说练习的平台,通过有 效的教学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挖掘语言背后承载的文 化意义,使学生能够基于语言目标进行个性化表达。
(三)培养学生听力策略,提升学生听说技能
听力策略包括听前预测,即根据图片、视频等预 测所听语言材料,提取事实性信息,并进行分析、概 括,做出合理的判断推理,以及借助语音、语调、停 顿等信息识别说话人的意图、情感和态度,注意交际 者的身份角色及人物关系等。在听说过程中,通过模 仿跟读,学生能够体会语音语义中的重音、连读、升 降调、停顿等,在感知、理解、模仿和运用中形成语 感,习得语言技能。
(四)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有层次性的教 学活动
听说教学应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学习理解 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分层次有梯度的教学任 务。每一梯度的教学任务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逐层加 深对语言目标的理解和内化。教师要遵循英语学习活 动观的路径,围 绕主题,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 紧密结合,组织层次递进的系列学习活动,调动学生 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主题意义。教师要 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不同思维层次的 问题 [3]。
在学习理解环节,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为先导,通过 free talk、图片、课前演讲、视频歌曲等 方式引入听说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学 生感知理解新知并进入主题语境,预测听力内容,获 取和整合文本材料, 在听力任务单中理解目标语言, 进 而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
在应用实践环节,教师需培养学生听力策略和技 巧,在听力练习后对听说材料进行感悟分析,搭建词 句段、关键词、思维导图等脚手架,实现内容、知识 和意义的建构与整合,听说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思辨品质。在迁移创新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及探究—展示—反馈的学 习过程,把习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度理解、 创意发挥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英语演讲赛、 辩论赛、趣配音、课本剧表演等,培养学生练习和使 用英语的兴趣 [4]。
(五)借助科学技术,加强视听说训练
听说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整合和重组课 本资源的同时,教师应充分挖掘相应的课外资源,借 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与时俱进的语料, 拓 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视听素材和可 供学习模仿的优质听说学习资源。人机对话是今后英 语考试的发展趋势,在日常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结 合人机对话考查内容, 设置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从 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县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发展 路径
(一)探索英语听说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县域初中学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赛课、展课、评 课活动, 聚焦形式多样的教师能力竞赛, 以赛促教, 以 赛促研,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听说教学设计和教 学实践能力。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与送教交流活动, 可 以有效推动教学交流与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偏远地区 英语教师的成长。推进“双减”下听说作业的创新设 计,科学设计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助力作业精准分 层和创新。开展专题研修活动,对教学研究的经验及 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推动听说教学改革创新的科学、 规范开展 [5]。
(二)构建“教—研—评”一体化的区域教研体 系,开展专题研讨与展示交流活动
在各项活动中,县域初中学校应加大教师听说教 学能力的专业培训力度和听说教学案例的分享,重视 英语听说教学能力的构建。例如,线下开展专题教研 活动;线上构建多平台网络研修社区,通过线上直播 的方式积极开展英语听说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线上 线下联动,建立跨地区教研共同体。
(三) 开发县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生成性资源, 构 建中考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多元化听说测评体系
县域初中学校可依托学科资源平台,逐步建立平 台依托、教师自组的初中英语听说测试资源库,构建 体系化的单元听说教学备课资源和整体教学测评资 源,推动听说课程精准教学。构建中考改革背景下的 初中英语多元化听说测评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测评对 英语听说教学的反馈功能, 实现英语听说教学的“教— 学—评”一体化。通过动态性、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状况, 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四) 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听说能力比赛和展示活动
县域初中学校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 地位和作用,积极融入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学习情境。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视听说活动,拓宽学生的国 际视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文 化品格,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业务素 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县 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应以落实核心素养教学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教学情境, 创新教学方式, 强调实践性的语言应用,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 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路小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探究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57-60.
[3] 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 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 版(外语教学),2022(4):3-14.
[4] 练彩云.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3(34):33-36.
[5] 廖万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 析[J].成才之路,2023(29):101-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