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总结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现实意义,并围绕 “三步走”的原则,从创设阅读情境、创意学习任务、创新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对学习任务群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方 法与技巧进行探究, 并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群助读、助学的作用, 以此扩充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 称《课程标准》) 中阐释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语 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 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 合性), 并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 读与表达”等类型的学习任务群,创新了语文课程内 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了充分体现学习任务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教师应在做好教学调研和前期准备的前提下,依照群 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群文阅读的议题, 创建不同类型、 不同功能的学习任务群,为学生搭建阅读与探究的平 台,让学生开展多样化、自主化的群文阅读活动。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实 意义
(一)增加阅读深度
《课程标准》中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分类和阐 释,从其要求来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任务群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体现了从“以知识为主”到“以 素养为主”的过渡和转变。而在应用学习任务群指导 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也能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 增加,不断增加阅读的深度,挖掘文本的深层信息以 及隐藏在群文之间的本质规律。此外,在阅读深度不 断增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也能得 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
(二)强化自主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任务,“教”与“学”之间界限 分明、不可逾越。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这种绝对 的“教”与“学”已经阻碍了教学活动的进步,而基 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融入了《课程标准》 的理念和生本化的教育思想,凸显了学生在语文课堂 上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强化。 经过长期的任务式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群文阅读 的技巧,更加自如地应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培养良好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时, 他 们不仅会主动寻找阅读资源,思考阅读文本中的相关 问题, 还会根据自身的阅读能力、知识储备等条件, 合 理地规划自己的阅读进度,并将这些良好的习惯迁移 到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而学习任务群作为助 推群文阅读教学的载体或支架,能够为学生开展有序 化、自主化的阅读活动提供资源。经过长期的训练和 自主探索后,学生自然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并在群文 阅读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与精力 [2]。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与 技巧
(一)第一步——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生活经验不 足, 在阅读时, 很难与文本中的人物、事件产生共鸣, 这就在无形中拉远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因此, 在 群文阅读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群,将重点放在情境创 设上,根据群文阅读的议题、内容或形式,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议题,明确阅读任 务,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 [3]。
以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 元收录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这五篇课 文既有诗歌、小说,也有记事类的文章,但它们都有 一个共同的主题,即“革命文化”。从这些课文中,学 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热情,能够体会 到革命先烈为民族、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还能受 到思想和情感的激励。基于五篇课文的主题,教师可 以将群文阅读的议题定为“倾听历史的声音,传承革 命先辈的精神”。围绕这一议题,教师要将第二单元的 五篇课文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体系,为学 生提供研读革命作品、体会革命精神和传承革命文化 的群文文本,让学生在共读、对比等过程中深入理解 群文议题。
在确定议题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议题的理解,激 发学生群文阅读的热情,教师要着手创设有感染力、 有带动性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和带动 下,产生群文阅读的兴趣,并能主动探究不同文本中 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 自觉地寻找传承文化、 弘扬文化的途径与对策。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要思 考如何增强情境的感染力。教师可以融合社会热点和 时事新闻,以语言引导和文本赏析等形式,将学生带 入阅读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如下内容:
七十四年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程。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为了给 祖国庆生,我校特举办“倾听历史的声音,传承革命 先辈的精神”主题文化活动,请同学们以革命作品为 载体,走进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岁月,体会他们的伟大 革命精神。
特别提示:请你以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 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革命作品为主要阅读素材, 借助群文阅读的方式,走进革命先辈们的峥嵘岁月, 感受他们身上具备的坚韧不拔、奋勇向前、无私奉献 等革命精神。
教师以 PPT 的形式展示上述内容,并要求学生带 着饱满的情感阅读文本内容, 让他们深入真实情境, 直 观地感知群文阅读的任务,明确群文阅读的目标。在 这一情境下,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情 怀,继而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革命文化。
在阅读情境的驱动下,学生明确了群文阅读的要点,了解了群文阅读的主要任务。以此为基础,学生 会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获得沉浸式的体验,能够将自 己视为阅读活动的主人公,从而在主动参与、自主阅 读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第二步——创意学习任务
1. 设计链式学习任务
链式学习任务指的是有层次、有过渡的学习任务。 在链式学习任务中,前后两个学习任务之间往往有难 度差异 [4]。链式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 读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而基于群文阅读教学 的链式学习任务,既要展现群文的共性,也要凸显群 文的差异。以“倾听历史的声音,传承革命先辈的精 神”这一群文阅读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三项链式 学习任务,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链,让学生由浅 入深地比较、解读群文。
任务一:朗读课文,说一说本单元的五篇课文有 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体会诗歌、小说以及记事类文 章的不同语言特色。
任务二: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画出课文中令人印象 深刻的词汇或语句,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和深刻含 义,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进行品鉴和赏析。
任务三:梳理课文中表现人物精神的具体方法, 对 比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感受不同体裁文章的抒情特点。
以上三个学习任务构成了一个链式结构,从其内 容上看,任务一指向了文本朗读,任务二指向了文本 阅读,而任务三则指向了文本细读,三个学习任务的 阅读难度不断递升。在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时,学生 既要动口、动手,也要动脑,综合运用对比、赏析等 阅读手段,深入理解群文的主题。
2. 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成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要点。为了顺应《课程标 准》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引导 学生在互帮互助、互相探讨的过程中解读群文内容, 理 解群文主题,并在思想和情感上认知革命文化 [5]。
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 感受与体验,合理地调节合作任务的难度,以此契合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他们既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又 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七律·长征》《狼 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 五篇课文中,既有引领革命事业发展的革命领袖,又 有参与革命活动的革命战士,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推动 了中华民族革命事业的发展,值得当代学生学习与歌颂。因此,教师可以将英雄人物作为合作学习任务的 主要素材,以“人物介绍会”的形式,让学生聚焦人 物、理解人物、赞扬人物,由此设计如下学习任务:
《七律·长征》中展现了一代革命领袖的雄姿与 卓越见识;《狼牙山五壮士》展现了五位革命战士英勇 抗敌、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这些革命先辈以不同 的方式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请同学们以 小组为单位,至少选择两个或两组人物,为他们制作 人生简历,简要介绍他们的贡献。
在合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要与小组其他成员共 同研读革命文学作品,针对作品中的革命领袖、革命 战士等英雄人物,为他们制作人生简历,以他们为革 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在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为主要素材,借助历史文献、图片资料、新闻材料等 资源,丰富简历的内容。
3. 设计拓展学习任务
在设计链式任务、合作任务的基础上,教师也要 设计拓展学习任务,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范围由课内 拓展到课外, 让学生在项目化、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 深入领会群文的主题。以“革命文化”单元的群文阅 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着眼于社会实践,设计以下形 式的拓展学习任务: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为了传承 和弘扬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让同学们受到思想和精 神上的熏陶, 我们将举办“走进老兵”的社会公益活动, 与老兵对话,听他们讲一讲当年的故事。请同学们完 成如下任务:第一,设计采访提纲, 了解老兵的故事; 第二, 从《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中任选一篇,声 情并茂地读给老兵听;第三, 写一篇500 字左右的作文, 记录此次活动的过程与感悟。
这一拓展性学习任务指向了社会实践,其目的是 让学生在完成课内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外活动中 强化阅读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革命文化与革命精 神,自觉地担负起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责任。在这 一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既能在课内阅读中学习和积累 知识,又能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阅读理解和综合探索等 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第三步——创新教学评价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其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等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始终围绕学生的阅读历程和学习进度。为 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以“倾听历史的声音,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这 一群文阅读活动为例:第一,在评价的内容上,除了 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之外,还 要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革命精神,是否理解了革命文 化, 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继承和传扬革命文化; 第二,在评价的形式上,借助学生自评表、生生互评 表等形式,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针对 自身或者他人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如 是否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是否深入理解文本主题等, 由 此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三,在评价的方法 上,以量规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赋分 制 + 评语制”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 的群文阅读情况,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经过以上改革与创新,教学评价便能发挥出“以 评助读”的作用。由此,学习任务群下的群文阅读教 学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充分认识到学习任务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价 值和意义后,教师要秉承“三步走”的原则,从创设 阅读情境、创意学习任务和创新教学评价三个角度, 探 索学习任务群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在这一 过程中,教师要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学习任务为主 线,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表征,以学习评价为特色,设 计和组织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活动,驱动学生展开自主 阅读和深度阅读,促使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学习方法 与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翟国琴.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的小学语文群文 阅读研究[J].华夏教师,2022(35):82-84.
[2] 曹玉婷.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教学融合初探[J].小 学教学参考,2022(13):43-45.
[3] 张亮云.小学群文阅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特点与优 化策略[J].甘肃教育,2021(24):113-116.
[4] 袁庆华.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3(4):1-3.
[5] 许慧琴,李慧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与 实践研究[J].教师,2022(32):33-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