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生肖融入数学,传承中华文化——特级教师华应龙“中国人的十二生肖”教学片段赏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10:47: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我们赏析了特级教师华应龙“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一课,他以十二生肖作为教学内容,借助学习单中的三个大问题展开教学,不仅开发了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以下四个环节:在前置学习中,了解十二生肖圈;在创造探究中,创造天然生肖圈;在播放视频中,了解生肖的含义;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生肖与年龄。

  [关键词]十二生肖,综合与实践,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综合与实践”是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主题活动分为融入数学知识的主题活动和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这两大类,项目式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2022年版课标延续了前一版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定位,还将部分数学新知识的学习纳入该领域,从而引起广大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近日,笔者在“‘和美课堂’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与课例研修在线观摩研讨会”中学习了华老师的“中国人的十二生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会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或者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2)进一步理解周期现象,发展推理意识和审辩式思维;(3)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整堂课不仅拓宽学生了对十二生肖含义的认识,还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学会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和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等真实问题。

  一、在前置学习中,了解十二生肖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文化的主要载体有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艺术与特色技能、其他文化遗产等。其中基本常识主要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基础知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时令节气、命名规范、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因此,华老师选择了生肖这个主题内容,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并完成学习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上课的学习内容。

  1.了解十二生肖,画一个生肖圈

  师:(依次出示学生完成的学习单,让点到名字的学生挥挥手)你看,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真好。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多漂亮。这位同学的生肖圈画的真好。这位同学的蛇画得惟妙惟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出示学习单:

\

  师:第一个问题,你能倒着背十二生肖吗?

  生:猪狗鸡猴羊马蛇龙兔虎牛鼠。

\

  师:真厉害!画一个生肖圈,我选了两位同学的作品,比较一下他们俩画的生肖圈主要不同在什么地方?

  生:左边的同学是逆时针,右边的同学是顺时针。

  师:观察能力真强。一个是逆时针,一个是顺时针,哪个对呢?(都对。)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时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但是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都有多个答案。不过我们与别人交流时,还是要统一的,否则交流起来就有点麻烦了。(黑板上出示生肖圈)同样都是顺时针的生肖圈,看了老师的生肖圈,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有的把鼠放在12点的位置,有的不是。

  师:我们只要把生肖圈转一转就行了。

  【赏析】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会根据出生年份得到一个生肖。在数学课上,教材只是用十二生肖作为例题的情境,因此学生对十二生肖中的数学问题了解得甚少。华老师设计了前置学习单,带领学生聚焦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倒着背十二生肖;第二个问题是画一个生肖圈,并比较不同生肖圈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十二生肖的常识。

  二、在创造探究中,创造天然生肖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教师在指导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转变两个观念:第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价值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必须改变“一定要教给学生知识”的观念;第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因材施教,学习过程是开放和探究,要转变“要得到明确的结果或最好的结论”的观点,对学生“半途而废”的探究思路或结论、“非常规”作品要宽容,积极发现问题所在和过程的价值。在这个环节中,华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创造了天然的“生肖圈”,并由自己熟悉的生肖入手尝试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

  1.认识天然的“生肖圈”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一个天然的生肖圈,请你拿出左手,找一找十二生肖在哪里?

  生1:我觉得生肖圈在掌心的这个部位。

  生2:我觉得在关节的地方,总共有12个关节。

  师:生肖圈的部位和大家说的很像,在指尖和两根手指的关节上。请你用签字笔在手指上标出这个生肖圈。

  2.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

  师:你属蛇,你能在生肖圈上数出今年几岁吗?

  生1:6岁。(从“鼠”开始,经过鼠、牛、虎、兔、龙、蛇这6个生肖。)

  生2:9岁。(今年是虎年,经过蛇、马、羊、猴、鸡、猪、狗、鼠、牛、虎这10个生肖。)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不能数上蛇,这样就是马、羊、猴、鸡、猪、狗、鼠、牛、虎这9个生肖了。

  师:为什么不能数蛇?

  生:因为你自己属蛇,就是蛇年出生的,那是0岁。今年是虎年,我们就数到虎。

  师:属蛇的我们会数了,属龙的人今年几岁?

  生:龙不要算,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所以属龙的今年10岁。

  【赏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华老师从画出一个生肖圈过渡到在左手上寻找天然的生肖圈,学生在各种猜测中寻找生肖圈在哪里。虽然学生的猜测与教师最后给出的生肖圈位置有差异,但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合情推理。学会了根据生肖推算年龄的普遍性方法,为后续解决复杂的生肖与年龄问题做好铺垫。

  三、在播放视频中,了解生肖的含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十二生肖就是其中的一个历史产物。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华老师通过“中国生肖中的中庸文化”这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和每个生肖代表的含义,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师: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你能讲一讲有关生肖的故事吗?把你记录的故事和同桌说一说。

  生1:我知道有关生肖老鼠的故事。生肖老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传说女娲造人后,不惜一切代价修补天上的漏洞,但是大地仍然震动,人间面临了灾难……

  生2:我知道有关生肖龙的故事。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播放“中国生肖中的中庸文化”的微视频)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生3:我知道了生肖里的很多知识,十二生肖是两两相对,表达了祖先对后代为人处世的要求和期待。第一组是老鼠和牛,老鼠是智慧的象征,牛是勤奋的象征;第二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是勇猛的代名词,兔子是谨慎的代名词……

  【赏析】微视频蕴含着大大的信息量,能有效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更多地获得知识,提高记忆效果。教师用播放十二生肖的微视频代替自己的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和故事中了解十二生肖的含义,感受十二生肖的智慧,有助于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四、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生肖与年龄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这不仅体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学内部领域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的综合,还体现在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跨学科主题的内容学习,将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生活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华老师在教学这个环节的重心放在解决与生肖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和“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

  1.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

  师:我们看第三题,大家编的题目都非常好,我把大家的问题概括成两类:第一类问题是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一个孩子编了这个问题:爸爸属龙,妈妈属鸡,你知道他们俩相差多少岁吗?

  生1:我认为他们相差5岁。因为爸爸是属龙,妈妈是属鸡,龙和鸡之间有蛇、马、羊、猴,再加上第一个,所以他们相差5岁。

  生2:我觉得应该是4岁,因为龙是他爸爸出生的那一年,鸡是他妈妈出生的那一年,所以我认为鸡应该不算,所以他们相差4岁。

  师:有人说4岁,有人说5岁。谁能来说服对方?

  生3:我认为是相差4岁,因为爸爸是龙,妈妈是鸡,相差就是他们中间的这四年,并不算他们出生了那一年。

  生4:我觉得假设属龙的人是10岁,那也就说蛇是9岁,马是8岁,羊是7岁,猴是6岁,鸡是5岁。所以他们相差5岁。

  师:我们可以算出来,还可以数出来。刚才属龙的和属蛇的相差1岁,是1个间隔;属龙和属鸡之间有5个间隔,所以相差5岁。

  2.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

  师:第二类问题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邻居王爷爷今年69岁,请问他属什么?

  生:属蛇,因为我姥姥和姥爷都是69,我记得他们属蛇。

  师:如果不是与家人的年龄相同,你还有其他方法得到属什么吗?请你想一想,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像老虎那样胆大,也要像兔子那样谨慎。

  生:69÷12=5(次)……9(年),69岁的生肖就与9岁的生肖是一样的,我们知道9岁属蛇,所以69岁也是属蛇。

  师:这个生肖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生:年龄问题,重复问题,周期问题,有余数问题。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两类问题,你觉得解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觉得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要注意的是他出生那一年是不算他相差的第一年,比如说刚才那个问题,爸爸属龙,那他就是龙年出生的,他到蛇年才满一岁。第二个问题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比如说求王爷爷属什么,要注意数的顺序。

  师:很高兴同学们找到了三把金钥匙,一是从哪儿数,第二往哪儿数,第三数几个。我推荐大家课后延伸去读《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你会了解更多的关于生肖的学问。

  【赏析】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生肖与年龄的问题,这个环节中的两类问题属于进一步学习生肖与年龄的问题。第一类问题是根据生肖推算出年龄,华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解题思路,学生既可以考虑妈妈比爸爸大也可以考虑爸爸比妈妈大,既可以考虑相差几岁也可以考虑相差几个周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二类问题是根据年龄推算出生肖,华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王爷爷的生肖,并且引导学生把这类问题归结为有余数问题。在课堂结尾,华老师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这两类问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出解决生肖与年龄问题的三把金钥匙;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了一本有关十二生肖的书籍,通过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地了解十二生肖的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虽然较少,而且没有设计具体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但是教师要重视综合与实践领域中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思考、实践、探究、交流和表达中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现象,创造更多的新鲜事物。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无痕渗透,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应用、跨学科知识融合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实现,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慧荣,唐恒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定位、路径、策略[J].小学数学教师,2023(Z1):17-22.

  [2]杨豫晖,卢梦奇.数学文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以小学数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Z2):14-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7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