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11:3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为了在小学音乐作业练习中落实“双减”的要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深入思考作为切入点设 计探究性作业。为此,作者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观察,并从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相关的资料中获得了一些 理论性认识。文章在综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现状,思考了“双减”背景下 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以期提高小学音乐作业设计质量。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 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 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 减”对小学作业提出了减负提质的要求。为了在减负 提质要求下真正提高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的质量,教师 应充分重视学生完成音乐作业的主动性,启发学生进 行深入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少而精的探究性作 业逐渐成为小学音乐作业设计中的重要措施。简单来 说,探究性作业是指在一定目标引领下,将多样化的 学习任务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 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进行拓展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 综合能力的作业形式。实践表明,小学音乐探究性作 业与减负提质的要求是相符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 应立足于探究性作业设计现状,明确音乐探究性作业 的特点,并据此设计具体的作业内容,从而促进学生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音乐作业设计现状

  第一,作业内容的来源比较单一。在以往的小学 音乐作业设计中,作业内容往往源于教材以及相关的 教辅资料。尽管这样的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 关,但容易导致音乐作业设计较为封闭,不利于学生 开阔音乐方面的视野 [1]。

  第二,作业的形式不够丰富。歌曲演唱练习是以 往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作业形式。设计这类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内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从 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这类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 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但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容 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反复的演唱练习容易 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第三,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抑制。在以往的小学 音乐作业设计中,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一 定的脱节。同时, 作业内容的设计缺少适当的留白, 并 且形式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缺少思考与 想象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 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音乐作业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 体现。

  第四,缺少合理的作业评价。在小学音乐作业设 计中,作业评价环节有时容易受到教师忽视,并且现 有的作业评价模式比较简略。受此影响,教师有时难 以根据有效的评价对作业设计加以改进。
 

\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原则

  第一,生本性原则。探究性作业最突出的特征之 一就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性作 业设计时,必然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作业中为 学生预留相对宽松的探究空间,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 能动性,进而使学生借助作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探究 [2]。

  第二,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强调教师在设计 探究性作业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音乐作业形式。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使 学生在作业练习中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还能够从不 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从而使学生的音乐 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情感性原则。音乐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 科,而音乐作品往往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精 神品质。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音乐作业时应遵循 情感性原则。基于这一原则的要求,教师要在音乐作 业中融入情感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 生获得更加深刻的音乐体验。

  第四,渐进性原则。在减负提质要求下,设计小 学音乐探究性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进而推动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设计 探究性作业设计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引导学生由浅 入深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方法 (一)明确教学内容,设置作业目标

  在教学环节中,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性作业设计时,要以恰当的作 业目标为导向。在目标的引领下,保障作业设计与实 施的有序性,帮助学生顺利参与音乐学习,从而使学 生实现学习的减负提质 [3]。

  例如,在教授《幸福花儿开心上》时,为了在后 续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探究性作业,并利用作业对学生 进行更加全面的指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 作业目标:

  第一,认知目标。学习用活泼、欢快的声音进行 歌曲的演唱, 进行歌曲二声部合唱。第二, 方法目标。 在作业中进行聆听演唱律动活动,深入体会音乐作品 的内涵。第三,情感目标。体会音乐作品中传递出的 情感, 自觉尊重不同民族音乐形式,体会不同风格音 乐的魅力。上述目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相关音 乐作品的学习重点,从而为探究性作业设计提供目标 导向。

  (二)设计前置作业,引导课前学习

  作业并不仅仅是课后学习任务,在课前教师同样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恰 当的前置性作业。从减负提质的角度来看,前置性作 业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自然 地过渡到后续学习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 堂上进行音乐学习的压力会随之减小,学习质量也会 得到提高 [4]。

  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比如, 在教授《小螺号》 时, 为了帮助学生在后续音乐学习中实现减负提质, 教 师可以设计前置作业,在作业中利用恰当的问题启发 学生进行思考,如:(1)这首歌曲表现出了一种怎样 的情绪?(2)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段?每一段描绘 的场景分别是什么?(3)音乐中传递出了怎样的情感 内涵?借助前置性作业,学生可以在目标以及问题的 引领下初步进行音乐欣赏和思考,并梳理出自己对音 乐作品存在的困惑,以便在之后的课堂学习和作业练 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总之,在小学音乐探究性 作业设计中, 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前置性作业是必要的。

  (三)增强作业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力,而这种动力无疑是 实现减负提质的必要保障。为了提高学生在音乐作业 练习中的参与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在探 究性作业设计中融入一些趣味元素,使作业内容更加契 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完成音乐作业。

  以《动画城》为例,从教学内容来看,本单元的 主要内容是动画音乐。动画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 容,为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并调动学生的多 种感官,教师进行探究性作业设计时可以为学生提供 一些比较经典的动画片段,以此呈现音乐元素。

  (四)尊重学生差异,布置分层作业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出现 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仅仅利用 统一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容易使其学习效 果被弱化。因此,教师进行探究性音乐作业设计时应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层指导。 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各自已有的音乐水平基 础上取得进步 [5]。

  在减负提质要求下的探究性音乐作业设计中,为 了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首先,教师应着眼于音乐知 识积累、音乐爱好、音乐学习习惯等多个角度对学生 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此来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的 差异。其次,教师要适当突出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层次 性。如针对音乐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着眼于 基础知识的掌握,提供一些低难度的作业任务。而针 对音乐水平发展良好的学生,教师则要更加关注其综 合音乐素养的发展,设计一些提升类和拓展类的音乐 作业,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教授《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考虑到 学生的差异化音乐水平,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设计时 可以提供三个层次的作业,具体如下:

  第一,基础作业。如学习演唱 A 主题的旋律,对 木琴的音色进行准确的听辨。第二,中等作业。如一 边进行歌曲哼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三,提升 作业。如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舞蹈动作的设计,以此 来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 学习需要选择所要完成的作业。
 

\

  (五)融入生活素材,加深学习感悟

  音乐创作的灵感和音乐描写对象往往源于生活, 所 以,让音乐回归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为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音乐作业设计时可以适当融 入生活素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 够依托生活背景体会音乐作品,从而加深学习感悟。

  例如,在教授《动物说话》时,学生在课内音乐 学习中欣赏了一些与动物有关的音乐。为了帮助学生 进一步丰富相关的音乐素材,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音乐 作业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图文资料。 之后,鼓励学生据此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比如,学生 可以结合动物的特点编写几段歌词,也可以加入一些 律动较强的表演。教师利用这种探究性作业,可以引 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并锻炼学生的音乐实 践能力。

  (六)突出学生主体,自主设计作业

  在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遵循生本 性原则。基于这一原则,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具体的 音乐作业,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 主进行作业设计,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且契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活 动形式。所以,在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设计中,教师 可以鼓励学生设计游戏化的音乐作业。比如,在教授 《三个和尚》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音乐作 业。《三个和尚》是一首动画音乐,内容具有较强的故 事性,因此,学生自主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尝试设 计角色扮演游戏,将音乐元素融入表演活动中。这类 游戏作业可以将音乐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也 能够增强音乐作业的实践性与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 够更加积极地完成音乐作业,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 拓展。

  (七)完善作业评价,提升作业实效

  小学音乐减负提质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探究性 音乐作业设计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进行动态性的调整。为此, 教师应采用更加恰当的作业评价方式, 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 提升探究性音乐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探究性作业评价环节中,教师要鼓励 学生对作业练习过程进行自我总结,并让学生在作业 交流中进行互评。为了准确判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 况,教师要避免仅仅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而是要对 探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教师既要及时帮助 学生解决每次作业练习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利用档案 袋评价法记录学生每次作业活动的表现,从而通过阶 段性的对比了解学生的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设 计探究性作业逐渐成为一项重要措施。从实际情况来 看,探究性作业的合理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当前 的探究性音乐作业设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教 师应根据减负提质的要求,不断探索小学音乐探究性 作业的设计方法,从而逐步提升作业质量,推动学生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岳.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音乐作业设计优化 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31):64-66.
        [2] 陈其红.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 刊,2020(44):77-78.
        [3] 苏佳露. “减负”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教学 模式探讨[J].数码精品世界,2021(5):479.
        [4] 敖馨予.“减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提质增效探讨[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0(4):301-302.
        [5] 谌丽.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性探究[J].文渊(中学 版),2020(5):8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7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